放眼闲云染晚霞 -----七律·《题卧薪斋主人》赏读 尝胆卧薪依剑麻,栖身瓦舍出无车。 西窗层叠提神卷,南亩平栽解暑瓜。 卖菜得钞酬米债,浇园获利买鱼虾。 吟诗绣句孤松坐,放眼闲云染晚霞。
【赏读】卧薪斋是一间石墙小屋,十分简陋,不过20平方米,一张木床,一台电脑,几叠书籍而已。这是利川山居诗人的休息室兼写作室。作者黄金山,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早年当兵,后来从教小学,退休后建设家乡文化,写诗20多年。当兵,从教,写诗,构成他独特的人生。从这首《题卧薪斋主人》的诗可以看出他的简单生活,执著事业,富有恒心的特质。这首七律起句不凡,尝胆卧薪依剑麻,点出他的艰苦发奋的人生,富有剑麻一样的精神。全诗以隐逸生活为题材,巧妙化用历史典故与田园意象,展现了作者苦修与豁达交织的精神境界。「尝胆卧薪」: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复国的典故,暗喻诗人以刻苦自砺之心面对清贫生活。「依剑麻」:剑麻为坚韧植物,呼应“卧薪”意象,象征在粗粝环境中坚守心志。「栖身瓦舍出无车」以简陋居所(瓦舍)与无车代步的困顿,对比勾践的帝王身份,凸显平凡中的坚韧精神。典故与现实的反差,暗示精神追求超越物质局限。以白话写市井琐事(卖菜偿债、浇园购物),却暗藏三重深意:谋生智慧:化用范蠡助勾践复国后经商典故,将政治韬略转为生存智慧。苦中作乐:“米债鱼虾”的烟火气,对冲“尝胆”之苦,体现豁达心态。循环哲理:劳动(浇园)→交换(获利)→享受(鱼虾),构建自给自足的生命循环。朴素语言中蕴含道家“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尾联:孤高境界与天地交融「吟诗绣句孤松坐,放眼闲云染晚霞」「孤松坐」:以松喻人格孤直,呼应勾践“置胆于坐”的仪式感,但转向超然独处,不随意社交。「闲云晚霞」:打破“卧薪”的悲情框架,以云霞自由舒卷象征心境解放,暗合“破釜沉舟终成功”的结局。「吟诗绣句」:将心怀大志转化为艺术创作,实现精神升华。尾联以天地为幕,苦修者蜕变为天地对话的诗人。全诗核心立意在于,诗人以“尝胆卧薪”为精神底色,却颠覆了典故的复仇内核,转而书写一种现代隐逸哲学:物质层面:通过劳动(栽瓜、卖菜、砍柴)建立自足体系,对抗困顿;精神层面:以诗书养志、以自然疗心,将历史悲情转化为生命诗意;终极境界就是,在孤松与云霞的凝视中,完成从“忍辱负重”到“天人合一”的超越。全诗如一幅水墨长卷:前幅以焦墨勾勤苦筋骨,后幅以淡彩染逍遥云气,在矛盾中达成和谐。放眼闲云染晚霞,意境悠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倔强的乡村老人,在黄昏的云霞中彳亍前行。(作者 野山梅 江山文学网乐亭社团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