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9

制曲十六观——顾瑛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2831

帖子

98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34
贡献
2693
金钱
3415
发表于 2015-8-23 06:0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贴由“非子若云”发表在曲苑。

制曲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其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复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需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调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变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意不断。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中需要精炼句法,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放过,相答衬副便了。如东坡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如美成《风流子》云:“凤幄绣帏几许,听得理丝簧。”如史邦卿春雨云:“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如吴梦窗登灵岩云:“连呼酒,上琴台去,秋雨云平。”闰重九云:“簾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姜白石扬州慢云:“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此皆平易中有句法。制曲者当作此观。

句法中有字面,若遇中有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锻炼,字字敲打得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语。如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者,多于李长吉、温庭筠诗中来。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与诗不同,曲之句有两字,有三字、四字。至七、八句者,若惟叠实字,读之且不通,况付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一字如“正”、“但”之类,两字如“莫是”、“又还”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之类,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用非宜,自语自话,观者宁无掩卷之诮。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要清空,不可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来去无迹,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折碎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又如《声声慢》云:“檀栾金碧,袅娜蓬莱,浮云不蘸芳洲。”前八字恐亦太涩。如唐多令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风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前事梦中休,花开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杨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北曲疏快不质实,恨不多见。白石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虚,又且骚雅。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以意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如东坡中秋《水调歌》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夏夜《洞仙歌》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姜白石《齐天乐》:“候馆吟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皆全章精粹,所咏了然在目,切不留滞于物,作者必在心传,传以心会意。有误人处,然须跳出窠臼外,时加新意,,自成一家。若屋下架屋,则为人之臣仆矣。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之难于令,犹诗之难于绝。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心,有余不尽之意。如陈简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乃自然而然。大抵前辈不留意于此,有一两曲脍炙人口,余多邻乎率易,近或有用力于此者,倘以为专门之学,亦词家之射雕手。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之语句,太宽则容易,太工则苦涩。如起头八字相对,中间八字相对,却须用工著一字眼,如诗眼,一同若八字既工,下句便合少宽,庶不窒塞,莫太宽易。又著一句工致者便精粹,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耆卿辈不必论,虽美成亦有所不免,如“为伊泪落”。如“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如“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损容光”,如“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所谓淳朴旧变如浇风矣,制曲者当着此观。

曲中用事最难,要紧著题融化不涩。如东坡《永遇乐》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疏影》云:“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又云:“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下飞来,化作此花幽独。”用少陵诗。此皆用事不为所使。制曲者当为此观。

诗难于咏物,曲犹为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令显。一段意思,全在结尾。如史邦卿《东方第一枝》咏春雪云:“巧沁兰心,偷粘草甲。”春雨云:“作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至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双双燕》咏题云:“过春社了,度簾幕中间,去年尘冷。”皆清空中有意思。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不可强和人韵,若倡者曲韵宽平,庶可赓和;倘韵险又为人所先,而必欲牵强赓和,则句意安能融贯?未尽苦思,未见有全妥溜者。东坡和质夫杨花,《水龙吟》,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况后段愈出愈奇,真是压倒古今。吾辈倘遇险韵,不若祖先其元韵,随意换易韵答之,亦故人“三不和”之说。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如少游《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尤且不免东坡诮。制曲者当作此观。

簸风弄月,陶写性情,曲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之间,稍近乎情可也,若邻于郑、卫,与缠令何异焉?如陆雪窗《瑞鹤仙》云“脸霞红印枕,睡起来、冠儿犹是不整。屏闲麝煤冷,但眉山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簾露井。怅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疏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远,云雨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稍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辛稼轩《祝英台近》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瀺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皆景中带情,而存骚雅。故晏酣之乐,别离之愁,回文题也之思,岘首西湖之感,一寓于曲。若能屏去浮艳,乐儿不淫,是亦汉巍之道。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中咏节序者,不惟不少概见,类皆尘腐,不过为应时纳吉之作。所谓“清明折桐花烂漫”,“端午梅霖乍歇”,“七夕炎光谢”。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岂知美成《解语花·咏元夕》:“风消焰蜡。露浥红炉,花市灯相射,桂花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阗,人影参差,满路风飘麝。”史邦卿《东风第一枝·赋立春》云:“草脚愁回,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旧歌空忆朱簾,翠笔倦题绿户,昼鸡贴燕,想立断、东风来处。暗想一掬相思,乱藏翠盘红楼。 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日动、探花芳绪。寄声沽酒人家,款约嬉游伴侣。怜他梅柳,怎忍润天街酥雨?待过了、一月灯期,日日醉扶归去。”【黄钟调·喜迁莺】赋登夕云:“月波疑滴,碧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随香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计约,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簾隙。”如此词不独精粹,又且见时景之感。人家宴乐之词,如李易安《咏遇乐》云:“不如向簾儿下,听人笑语。”此亦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岳韶外,良可叹也!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中最难离情,情至于离,则哀怨必至。苟能调感怆于融会中,斯为得矣。白石《琵琶仙》云:“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娥眉正奇绝。春渐远,汀州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秦少游《八六子》云:“倚危亭,恨如芳草,凄凄尽刬还声。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絃声断,翠绡想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消凝、黄鹂又啼数声。”离情必欲如此,乃为情景交炼,得言外意。制曲者当作此观。

曲中咏字有清浊法。人声自然音节,到音当轻清处,必用阴字,音当重浊处,必用阳字,方合腔调。用阴字法,《点绛唇》首句韵脚,必用阴字,试以“天地玄黄”为句歌之,则歌“黄”字为“荒”字,非也;若以“宇宙洪荒”为句,协矣。蓋“荒”字属阴,“黄”字属阳也。用阳字法,如《寄生草》末句,七字内第五字必用阳字,以“归来饱饭黄昏后”为句歌之,协矣;若以:“昏黄后”歌之,则歌“昏”字为“浑”字,非也。蓋“黄”字属阳,“昏”字属阴也。制曲者当作此观。

1750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古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60
贡献
20565
金钱
25159
发表于 2015-8-23 06: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李老师学习奉献精神!

点评

词和曲是我国古代韵文的重要休裁。词原称曲子词、曲、曲子、曲词,或称杂曲、歌曲、琴趣、长短句、诗余、语业、乐章等,到南宋时称为词。 曲是流行于元明时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又称词和乐府等。曲是和乐的诗歌,曲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3 07:07
借吴兄评论。 白石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虚,又且骚雅。制曲者当作此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3 07:00
借吴兄评论。 赋、比、兴,是诗、词、曲最基本的运用手法。 赋:既赋陈、铺陈、排比,就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相关的事物景观、人物形态、主观行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法或写作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3 0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2831

帖子

98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34
贡献
2693
金钱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6:5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一凡 发表于 2015-8-23 06:20
向李老师学习奉献精神!

借吴兄评论。
赋、比、兴,是诗、词、曲最基本的运用手法。
赋:既赋陈、铺陈、排比,就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相关的事物景观、人物形态、主观行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法或写作章法。
比:即比喻,是为了让描述的对象更加生动具体和特征显明,便于读者联想和想象。
兴:即以物寓志,以景寄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观古人诗词,兴起者运用较为普通,兴结者不多见,而兴起兴结者,在一首诗中,尤为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2831

帖子

98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34
贡献
2693
金钱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7:0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一凡 发表于 2015-8-23 06:20
向李老师学习奉献精神!

借吴兄评论。
白石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虚,又且骚雅。制曲者当作此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2831

帖子

98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34
贡献
2693
金钱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7:0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一凡 发表于 2015-8-23 06:20
向李老师学习奉献精神!

词和曲是我国古代韵文的重要休裁。词原称曲子词、曲、曲子、曲词,或称杂曲、歌曲、琴趣、长短句、诗余、语业、乐章等,到南宋时称为词。
曲是流行于元明时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又称词和乐府等。曲是和乐的诗歌,曲形诸文字后就与词相近似。
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词中通行的词调大都只分为平、仄,而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

曲的特点是故意使用俗字
例如,柳永的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眼凝噎’,被关汉卿化为‘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曲)。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被王实甫化为‘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曲)。关汉卿、王实甫都是故意使用了俗字。今人如果写词,既要做到明白如话,又要避免太俗,以免变得词不像词、曲不像曲。
前人曾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曲)
作为词与曲分界的代表。

配乐不同:词乐属燕乐;曲乐则为胡曲番乐与中原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新乐。

结构区别:
词可有多片组成,曲的小令只有一片。词不能几首放在一起,曲则可以是套曲,同一宫调的几首或十多首小令组成套曲。除此以外,还可以不同宫调的组在一起,叫集曲。

感情基调的区别:
曲按不同宫调表现不同的感情,其实词原来也是如此,不能说现在词一点都不存在谱的感情色彩问题,现在还有些遗传,只是越来越不受重视。曲也开始向这方面发展。

字数的区别:
曲为了演唱的需要,可加衬字,衬字的多少和位置都很灵活,另外还有一些相当音乐中的“啊”一样的“也么哥”之类的字。

前人话:诗者,歌也!词者,诗之余也!曲者,词之俗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443
贡献
36450
金钱
42159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8-23 07:5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激赏好资料,问好李老!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3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812
贡献
49907
金钱
54747

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5-8-23 1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感谢您的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3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812
贡献
49907
金钱
54747

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5-8-23 10: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245
贡献
67760
金钱
715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8-23 13: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收藏学习,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

主题

9376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94
贡献
8975
金钱
12670
发表于 2015-8-25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谁啊,厉害,高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9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