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4

绝句十六种结尾(十五)(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58
贡献
93967
金钱
1237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8-20 1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句十六种结尾(十五)
发句倒用,姿态另生
明末清初诗评家贺贻孙曾谓:诗有极寻常语,作发句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郑谷《淮上别友人》云云,盖题中正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诗筏》)贺贻孙所指的这种结句方法,称为发句倒用,其目的在于将即兴起咏的主题藏匿到后面,导引一种姿态另生、诗意盎然的境界。所举郑谷原诗为: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此诗是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手握别:友人渡江往潇湘,诗人往北入。诗兴正由此生发,首句当为君向潇湘我向秦。可诗人在构思时灵机一动,撇下此句先状景抒情,把扬子江头的景色与友人分别的情感搅和在一起,让杨花柳絮牵曵离情别绪,先勾出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接着移笔回来写驿亭宴别情状:天色已晚,酒已喝过了,叙别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席间响起凄凉清幽的笛声,让人顿感言语之多余,于是便在默默相对的静坐片刻后思量该离席各奔前程了。这时,诗人方把发句拿来作结,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己结而意未尽,所以贺贻孙说是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这正是发句倒用的妙处:姿态方生,情韵深长。
白居易的一首七绝《逢旧》,结尾也是这种发句倒用法。其诗曰: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此诗写诗人在长安遇到几十年未见的童年旧知,一时悲喜交集,勾起无限思念旧情往事复杂情感,诗兴正由此而来,诗句少年离别老相逢脱口便得。但正是此句蕴含着太多的诗情画韵,诗人舍不得放在前头白白流失掉情感。于是诗人先以悲呛笔调描述自已和先前女友相逢时各自衰老的容颜:一个是满头白发,一个是花容凋零。白发人看凋零女,惆怅之情骤然而生,此时,诗题主旨便要揭开了,原来惹祸的是少年离别老相逢。发句此时拿来倒用作结,一瞬间激发多少人生感慨溢满情怀,诗意自然也就嚼味万千。
李白那首著名的《峨嵋山月歌》结尾也是发句倒用: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景色,平羌江水清韵,都是诗人舟行下渝州向三峡之所见,而思君不见下渝州蕴含着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所以被诗人倒用作结,含不尽之意溢于诗外。杜甫《解闷》十二首中也有一首用发句倒用结尾法,诗曰: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诗思起自老夫乘兴欲东游,但被诗人倒用作结。也有言尽意不尽之意绪。
宋人绝句中也有这种发句倒用为结句的用法。举如陈与义的《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此诗题为《牡丹》,写的却是乡关沦陷、江山分裂的悲呛情感,但因此一情感源于诗人看牡丹而生发,所以独立东风看牡丹本为诗思首句,诗人为拢住无限情思而倒用为结,为诗境增添慨叹不已的情韵。


521

主题

9306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华夏韵墨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25
贡献
9788
金钱
11650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8-20 2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也许有点用处,随便看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0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58
贡献
93967
金钱
1237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2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有点用处,随便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58
贡献
93967
金钱
1237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