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10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

[复制链接]

4074

主题

6020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093
贡献
3301
金钱
12709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劫灰八秩忆峥嵘,家国情怀笔底倾。
卅万金陵魂泣血,九州龙裔志成城。
平型关上狼烟烈,台岳阵前剑戟横。
莫道腥风随浪逝,惊涛犹作警钟鸣。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劫灰八秩忆峥嵘,家国情怀笔底倾。
卅万金陵魂泣血,九州龙裔志成城。
平型关上狼烟烈,台岳阵前剑戟横。
莫道腥风随浪逝,惊涛犹作警钟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联
劫灰八秩忆峥嵘,家国情怀笔底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联以“劫灰”开头,直接点出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沉重。八十年过去,历史的记忆仍然鲜明,令人回想起抗战期间的种种艰辛。“忆峥嵘”说明了对那段岁月的深切怀念,凸显了历史的伟大与痛苦。第二句“家国情怀笔底倾”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通过文字倾诉出来,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英雄们的崇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联
卅万金陵魂泣血,九州龙裔志成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联提及“卅万金陵魂”,指的是南京大屠杀中无辜者的悲惨命运,感情深沉,令人心痛。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在悼念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灵魂。“泣血”二字则更加强调了痛苦与悲哀。接下来的“九州龙裔志成城”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韧,强调了民族的力量和信念,表明了经过磨难后,人民志向坚定,共同铸就国家的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联
平型关上狼烟烈,台岳阵前剑戟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联通过“平型关”和“台岳”两个历史战役地名,具体描绘了抗战中的激烈战斗和英勇斗争。诗人运用“狼烟烈”和“剑戟横”的意象,生动再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表现出抗战勇士们的英勇无畏,激发出读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联
莫道腥风随浪逝,惊涛犹作警钟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联以“莫道腥风随浪逝”发出警示,提醒世人不要因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历史的教训,尤其是关于战争的惨痛经历。“腥风”即战争带来的血腥与苦痛,流逝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消失。接着“惊涛犹作警钟鸣”则进一步强调,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警示仍然在耳,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55
贡献
22165
金钱
26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对英雄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警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表达。它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