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 有关回文诗起源的说法皮日休说始于晋温峤,刘勰认为是道原(可能是宋贺道庆之误),多数人认为是始于晋苏蕙。但《回文类聚》已指出,曹植(192—232)镜铭八字,“回环读之,无不成文,实在蕙前”,比苏蕙早一百五六十年。因此回文诗应发端于汉末或更早。 回文创作,最初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题于砚台、酒杯、镜子上的玉连环常见,多以四言为主。随着文学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回文词、回文赋和多种多样的回文图,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许多意境深远,韵律和谐的佳作。在创制的方法上,后人更注重对汉字结构和句法排列的研究,运用了顶针、藏头、拆字、回环、反复、调序等多种变现手法。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回文种类丰富多彩,有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回文谜、回文联、回文铭、回文赋等。 回文的方法更加丰富多彩,有通体回文、本句回文、本篇回文、双句回文、折叠回文、错杂回文、拆字回文、拆字通贯回文、多读回文、隔句回文、合璧回文、双篇回复式回文、辘轳回文、反复体回文、本句双回文、回锅体回文、双句倒读回文、顺逆同韵回文、百变回文、多变回文、回文、回文、回文、回文、 上海学者丁胜源、周汉芳经半个世纪的辛苦努力,历经风雨,于最近编纂完成的大型《回文集》,计6册、64卷、300多万字,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此书集历代回文作品之大成,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权威的、学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回文总集,为今后我国回文体文学的学习、研究、宣传,提供了一个扎实的、难得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