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0-9-17
威望432
金钱1222
贡献773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威望- 432 点
贡献- 773 次
金钱- 1222 枚
|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十一讲竹郎组论坛作业
认真阅读讲义,至少把今天所学的句式记住,逐渐模仿在自己的写作中去。然后读一下下面这首杜甫的七绝:
少年行(762年)
唐·杜甫 押阳韵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认真查找资料,另外对比一下王维,李白的同题,看看三人的风格不同在哪里?
期待大家的解析作品哦!
竹郎~梦依魂牵
一、解读杜甫诗
1)、词语注释
①、白面郎:对年轻男子的一种泛称,强调其年轻、面容较好等特征。这里用来指那些出身富贵、养尊处优,常以白面示人,注重外表修饰但可能缺乏实际才能和品德修养的富家子弟。
②、床:古代,“床” 的含义较为宽泛,不仅包括卧具,也可指坐具,如胡床,它类似于现在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常用于出行或户外休息等场景,诗中的 “床” 有可能就是这类坐具。
③、粗豪:豪横,蛮横。
④、银瓶:指的是银质的酒瓶,盛酒之器。
⑤、索:意思是索要、索取。
2)、译文
坐在马上的不知是谁家的公子哥儿,来到台阶前下马就直接坐在别人的床上。也不告诉一下人家自己的姓名就显得非常粗鲁豪爽,还指点着银瓶索要酒来喝。
3)、创作背景
《少年行二首》是杜甫上元二年(761 年)夏在成都所作。杜甫在 759 年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在成都的这段时间,他可能目睹了一些富家子弟或贵族少年的轻狂行为,这些少年凭借着家庭的财富和地位,行为放纵,不拘礼节。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将这些少年的形象和行为写进了诗中,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风气现象,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年轻一代行为规范的思考。
4)、浅析:
这首诗为一三结构。第一句总起描写“谁家白面郎”,二三四句具体对白面郎的行为进行描写和刻画,把白面郎的粗豪和不懂礼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一二句"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以问总起。着重描写马上的白面郎给人的第一印象,年轻、面容较好,为下文的"粗豪甚"作好铺垫。第二句具体描写白面郎的行为,来到阶前下马就直接坐在别人的床上,凸显其举止粗鲁蛮横。
三四句"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继续细节描写白面郎也不通报姓名,就指点着银瓶要酒喝,活脱脱展现出一个娇纵任性、不知礼节的少年形象。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行为细节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和讽刺。
二、对比王维、李白的同题《少年行》各有千秋
1、王维的《少年行》(组诗四首)
杂曲歌辞 其一 少年行四首 盛唐 · 王维
七言绝句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少年行四首
七言绝句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少年行四首
七言绝句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李白
杂曲歌辞 其一 少年行二首(731年)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壮士悲歌 鲁句践 燕太子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其二 少年行二首(731年)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杜甫、李白和王维的《少年行》在主题、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存在显著区别。
主题和情感表达
[王维的《少年行》:王维的《少年行》系列诗作主要描绘了游侠少年的英勇形象和生活场景
多采用正面描写和夸张的手法,表达对当时少年英雄的赞美,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基调较为昂扬,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李白的《少年行》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形象地写出少年的英姿飒爽,同时通过对少年外在形象和行为的夸张描写,突出少年的风采。充满了对少年的赞美和羡慕之情,情感基调较为明快、豪放,流露出诗人对少年那种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李白的风格则更加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并能大胆想象,夸张描绘,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融入其中,语言奔放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色彩。
3、杜甫的《少年行》则主要运用白描的手法,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少年的行为举止,情感基调相对复杂,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含蓄地表达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