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8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5861
金钱106782
贡献94408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5861 点
贡献- 94408 次
金钱- 106782 枚
 
|
【原创】慎要跟我学诗二(观察)
huge 发布于2019-10-07 09:30 点击:301 评论:2 手机浏览
七绝 以诗代序
一首诗歌一片情,所思所语意先明,并非捉笔钟纤巧,要识功夫急不成。
二
龙家小院在拙作《七律·诗之技》下跟评:2019-09-17 06:25
先生所言是也,我常听人说做诗的功夫在诗外,这种诗外的功夫正是日积月累的开卷,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正所谓水到则渠成,水未到焉能急于求成?先生的教诲晚辈记下了,非常感谢先生的直言,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后续我会尽量做到日日开卷,少些颠倒妄想,好好织属于自己的网。如果遇到困惑而不能解决时还会向先生求教,再次感谢,祝您一切安好。书不尽言,就此拜上。
huge回复:2019-09-17 08:23
看来朋友也是个有感情、懂事理,能说得动的人,且认识很活分,脑筋转得快,也清楚往哪里去想和怎么想,这种心态当今并不很多,可见朋友有自己的优势。
一个人的优势和他的潜力是做好事情的两极,一个显性,一个隐性,优势越明显,潜力越易于调动。望朋友努力。--
人人何有不相同,非是天分主运中。终待头颅凭打造,一无品质便无功。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08:55
谢谢老师鼓励,对了,还有个问题在这里请教老师,我对仗不太好,声律启蒙需全文背诵吗?请老师指教。
huge回复:2019-09-17 09:30
格式问题是熟能生巧的问题,单凭知道,乃至背诵,都毫无意义。写诗不是纸上考试,是心绪萌动和有话要说,是怎么说的问题。格式只是诗的一种限定模式,要先求学会写诗,再求学会限定,倒着来不仅事倍功半,十之八九要入歪途。朋友做一下反思,就会感受得到。--
做事循其序,贪成无好功。扎根如太浅,出土不禁风。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09:31
我会记住老师的话,一定加倍努力的。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09:44
鄙人姓杜,先辈也是洛阳人,想学习杜甫写好律诗是我早有的心愿。谢谢老师提点,我刚好就是先限定格律,然后学写诗。因才力不济,故词不达意,多跑题。幸得老师点破,如梦方醒,以后一定改正,循序渐进,步入正轨。再次谢谢老师指点,祝您一切如意,就此拜上。
huge回复:2019-09-17 10:23
看来朋友也是个善于反思的人,这个反思很有用。反思就是人以及做事的一个规律。规律也是原理,任何违反原理的情形都蒙不了人,写诗也如是。什么事只有符合原理,才差不了,也走不了歪途,否则还是要回到原点上来,如此走弯路是不值得的,这也是不能随波逐流的道理。--
汪洋里逐流,到死是浮游。此命何其丑,难当有所求。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11:07
谢谢老师的鼓励。网上有幸遇到老师这样的大才并给予指导诗文,是晚辈的荣幸和莫大的机缘。以后我一定戒急戒燥,扎根基础,循序渐进并不懈的努力学习。再次谢谢老师并致以深深的祝福,愿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鹏程万里,志气展扬。书不尽言,就此拜上
huge回复:2019-09-17 11:50
认可朋友这样的态度,唯不喜欢套上“才”这个字。“才”是年轻人的属性,是优势和潜力的象征,是面对不可预知之未来的资本,本人则从中年开始到现在老去,便不再愿意与这个字相联 系了,因为未来在哪里已经清清楚楚,所谓“才”已经是应当应份的日常修涵,已经与前途和命运无关,这时若再闻“才”而喜就是虚荣,除了与年龄不相符,就只剩下自我轻蔑了,倒是朋友若能迎才而上,才具有积极意义。--
万物有归时,须臾应自知。适人非适己,焉可替人痴。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12:17
谢谢老师批评和鼓励,是我用词不当,以后一定慎重考虑。老师评语的结尾都是一首哲理性的好诗,观点清晰明了并且紧扣前面的议论,令晚辈很是受教和佩服。正是"直言激后学,语罢背犹凉。看似如刀斧,实为妙法藏。"再次谢谢老师,祝一切安好,就此拜上
huge回复:2019-09-17 13:30
互动中还能够有心关注拙诗的人没有几个,这说明朋友在对诗的敏感上也有优势。好的敏感是人的一种造化,凡需要透彻的东西,想在上面有作为的东西,都得先要有好的敏感。很欣赏朋友这一点。
“直言激后学,语罢背犹凉。看似如刀斧,实为妙法藏。”这几句是朋友写的吧,语通言畅,感性知性因有体验感而都很得体,不错。
提醒一句。这是议论诗,要避免耍嘴皮子而走向流滑,避免空泛狡诈,像这样强调体验感是很合适的。几句励友,--
鞭梢抽快马,不打懒耕牛。无望招无视,也招空有秋。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17 16:26
谢谢老师的抬爱,实不敢当。因之前的诗大多为做诗而做诗,绞尽脑汁反而流于空泛,缺少根基,故脱离现实体验者颇多;这首由感而发,反而很是愉悦,轻松,笔无停滞。这是老师指点的结果,受益匪浅,再次谢谢老师。
huge回复:2019-09-17 17:50
朋友能这样说,很让人高兴,说得也很实际。不过,纵朋友再有天赋,也不可能这么快见效,还是因为朋友有一定这方面的认识和体验积累,毕竟这还属于一般的人情事理,只要人不麻木,这种感受还是易得的。
从写诗有助于修身养性上讲,写诗的修养是长期的,特别在灵感来临时,要想瞬间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这没有一定经历中的苦苦的主动积淀是不行的,临时抱佛脚永远不靠谱。
所以说,朋友讲:“因之前的诗大多为做诗而做诗,绞尽脑汁反而流于空泛,缺少根基,故脱离现实体验者颇多。这首由感而发,反而很是愉悦,轻松,笔无停滞。”这个感受是对的,但还不能说“这是老师指点的结果”,因为任何指点都是拨灯开窗之为,根本还在于朋友相关方面不空虚,否则指点也没用。
尽管爱听朋友这样见实效的说话,奈何我这个人习惯警醒,总是爱考验人,爱观察人明里暗里具体的表现,今天整日有机会在办公室,也恰巧少有人打扰,与朋友算谈了一整日的话,通常对周围人如有经受不住考验的情况,这样的点拨就不会有第二次,哪怕对谁都不曾吝惜过第一次。
任何点拨,表面看言辞不一定多,却是长期大量且繁复的心血凝聚,不可能白白送给不忠诚的人,弄不好反而助纣为虐,所以不管这二日彼此说过什么,对朋友还要观察,今天就这么过来了,如果有以后则须酌情而定,还望朋友理解。
这样说,不算泼冷水吧,愿朋友明白。--
一艺操来须硬功,但能点拨赖无穷。与人善助防愚昧,为虎作伥情不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