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版主
精华1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689
金钱4759
贡献3240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威望- 689 点
贡献- 3240 次
金钱- 4759 枚
|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5-4-22 14:48 编辑
聂绀弩偶然读到郭沫若的七律,即兴泼墨题诗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古迹遍布神州,古代很多帝王将相虽然早已化为尘烟,可是后人却依然津津乐道地叙说那些传奇故事,也会以不同形式不断地告诫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郭沫若有一次参加亚洲国家会议归来,顺路游览了西安的几处风景名胜,并即兴吟诵了一首《华清池》,表达了自己的感怀。原文如下: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
一脉温泉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
已驱硕鼠歌麟凤,定复台澎系犬羊。
捉蒋亭边新有路,游春士女乐而康。
郭沫若首先落笔于骊山的秀丽风光,赞美山中绿树繁茂、高耸入云。诗人又歌颂骊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周幽王曾在骊山烽火戏诸侯,秦始皇死后也安葬于此。汉武帝和唐玄宗更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及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如今风光依旧、温泉常流,可是那些风流人物却早已埋入荒冢。诗人感慨宛如硕鼠的封建官吏都被驱走,那些仿佛“麟凤”一般的高士则受到后世崇敬。他也深信台澎等地必将被收复,让那些反动派如犬羊一样服服帖帖。
最后诗人回顾了西安事变中骊山捉蒋之事,并告诉大家那里又重新开辟了一条新路,年轻男女来此游览,一定会感到快乐怡然、身心健康。
聂绀弩在1964年时曾以普通话推广委员的身份,前往西安参加普通话教学观摩会。他在此这期间也抽空游览了临潼古迹,并发现了郭沫若的这首诗刻在壁间,虽然时隔十年,依然清晰可辨。聂绀弩偶然读到郭沫若的七律,即兴泼墨题诗。
临潼古迹,次壁间郭沫若韵
作者:聂绀弩
楼台万树苍,一水祸前唐。
秦冢无胡亥,鸿门惜项王。
亡幽因举火,捉蒋似牵羊。
谁可方扁鹊,使人寿且康。
临潼一带古迹众多,除了华清池,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骊山烽火台等等,作者没有逐一具体描绘,而是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古迹周围的地形特点,楼台屹立、浓荫茂密,与郭沫若的“云树郁苍苍”相互呼应。
次句回顾历史,前唐是相对于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政权而言,是指由李渊和李世民等人打下的江山,不过这里代指唐玄宗李隆基执掌的乾坤。“一水”即红颜祸水,原指汉成帝所宠信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这里是指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具体故事不必赘述,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并让大唐王朝从此以后由盛转衰。
“秦冢无胡亥,鸿门惜项王”,这两句既显得风趣幽默,又表达出一种哀婉之情。胡亥即秦二世,他陷害太子扶苏、腰宰丞相李斯,更杀戮了数不清的无辜百姓。胡亥的暴政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后他只当了三年皇帝就被逼自杀,后来以黔首的礼节被葬在西安郊外。
项王即楚霸王项羽,他随叔父项梁起义,又在亚父范增的辅佐下逐渐壮大。可惜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后来又陷入十面埋伏,最后不得不自刎乌江,令人叹息不已。
颈联描写形象,“亡幽因举火,捉蒋似牵羊。”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不惜拿军国大事开玩笑,最后却因为自己戏弄诸侯而被众人抛弃,从而导致覆灭。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兵谏蒋介石,让这位委员长魂飞魄散,他仓皇出逃,躲到了骊山的一处洼坑里,最后还是被士兵们发现并抓住。“举火、牵羊”,这两个词语极其生动,作者好像在轻松地讲故事,其实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谁可方扁鹊,使人寿且康”,最后两句意在言外,表达出诗人由衷的祝愿。诗人了解到很多地方缺医少药,百姓们患了疾病后无处医治,让家人们非常担心。诗人希望多一些像扁鹊那样的神医,采用行之有效的良方,让普罗大众健康长寿。
作者熟读诗书,并能娴熟地将一些典故和传说融入诗行,看似平白如话,又显得诙谐幽默,其实却委婉地讲述了深刻的道理。结尾更显博大襟怀,颇有诗圣杜甫的仁爱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