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32

沧浪书院赋三第六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复制链接]

753

主题

95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02
贡献
1046
金钱
6156
发表于 2025-4-5 18: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5-4-5 21:11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赋三期第六讲作业(特训组)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mò)。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注:本次作业写完时间为一周,截止下周六晚上八点,过期不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5.4月11日晚七点半。



0

主题

168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263
金钱
497
发表于 2025-4-6 07: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黛眉山 于 2025-4-6 07:18 编辑





沧浪辞赋三第六讲作业:
特08-子衿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在不平直之中,再加上升降与短促声调的区别,分别对应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这三个声调都归纳在“仄”声调,加上“平”声调,就成了我们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但要尽量做到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
至于居山野,住穷家。
紧句:
登临高处,眺望天涯。
山果甘甜,河鱼鲜嫩。
长句:
静坐于葱茏树下,闲行于潋滟湖边。
清泉洗涤之心灵,暖日熏陶之逸趣。
轻隔:
静坐横桥,看白云之舒卷;闲依垂柳,听紫燕之呢喃。
重隔:
濯足沧浪之水,洗净铅华;凝眸浩渺之川,洞明世事。
疏隔:
尝山果,美味而甘甜;食河鱼,珍馐以鲜嫩。
密隔:
掬绿水而洗尘,保自身之洁净;揽清风以涤念,守心底之澄明。
平隔:
山径行吟,唐风宋雨;水滨唱和,晋韵秦章。
杂隔:
日常作息,无定之时间;心境清宁,有馀之逸趣。

点评

作业合格,骈句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  发表于 2025-4-7 20:15
问答题部分回答认真。  发表于 2025-4-7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3

帖子

7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9
贡献
1702
金钱
2812
发表于 2025-4-6 1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39小憩片刻 于 2025-4-6 22:20 编辑

沧浪赋三期第6讲作业
特训07-小憩片刻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按照汉语每个字发音的起伏变化特点而规定的名称,有平声:声调平者(包括阴平、阳平),仄声:有声调升降变化(包括上、去、入)。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除去必须符合骈句的平仄特点外,骈文的句脚平仄一定要符合马蹄律。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
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于是居山野,眺远方。
紧句:悠然树下,忘却人间。清泉濯体,甘果怡心。
长句:垂钓之鱼虾,观林之鸟雀。登高之望远,闲坐之看云。
轻隔:繁茂林中,享悠然之清静,萧疏月下,修恍若之通玄。
重隔:常享鱼虾之鲜,淡忘穷困;时聆鸟雀之啭,闲记行吟。
疏隔:山林鸟,相追上下之翻飞;草木花,自得高低之秀色。
密隔:起居之随意,寝食无需其定时;岁月之自然,心情最是其舒畅。
平隔:虽巢居之穷困,得山野之幽情;享岁月之无忧,看烟霞之自乐。
杂隔:清泉奏乐,洗浴水中以洁身;野鹤翩飞,摘果林间以助兴。

点评

作业完成的不错,骈句基础知识掌握尚好。对偶有点小瑕疵,略酌即可。  发表于 2025-4-7 20:21
翻飞-秀色,不工。  发表于 2025-4-7 20:19
钓,动词,林,名词。  发表于 2025-4-7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174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赋三期版主赋版块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409
金钱
683
发表于 2025-4-6 13: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元伞业 于 2025-4-8 10:09 编辑

沧浪赋三期第六讲作业(特训组)
特三02开元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泛指诗文的韵律,是指汉字的平声和仄声。
平声:阴平(拼音的第一声),阳平(拼音的第二声)。
仄声:上声(拼音的第三声),去声(拼音的第四声),古入声字。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本句相邻的节奏点尽量做到平仄交替。对句同位节奏点平仄相对。句脚平仄相对。
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句脚走马蹄,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0,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
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
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平)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平)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平)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答:
平隔—穷困家居,修身山野;虚华莫问,在意渔樵。
轻隔—登高望远,寄情意于云霞,临水观澜,托心怀于日月。
重隔—安之茂树荫浓,悠然静坐;听而清泉流澈,自在长吟。
疏隔—山果垂,犹带露华之润;溪鲜钓,已闻味蕾之欢。
密隔—随性而得安,故起居之无定;澄心以见性,方动静之有常。
杂隔—岩扉松径,自得之幽人;苔砌藓阶,忘机之野客。
紧句— 云岚为伴,泉石作朋。
紧句—尘嚣尽隔, 天趣长存。
壮句—松不老,竹长青。
长句—坐相伴于清风,醉长吟于明月。
长句—听松涛于床榻。观月色于轩窗。

点评

谢老师指正,已修改。  发表于 2025-4-8 10:10
作业完成合格。小毛病略酌即可。  发表于 2025-4-7 20:26
穷困家居-功名莫问,词性不工。  发表于 2025-4-7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6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28
贡献
2603
金钱
516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4-6 13: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期第6讲作业
特三04-静影沉璧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
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在不平直之中,再加上升降与短促声调的区别,分别对应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这三个声调都归纳在“仄”声调,加上“平”声调,就成了我们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归纳起来,无非是“韵同调,对求异”。即对诗赋而言,押韵字必须同声调,相骈对的字要求声调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无论诗与赋,用平声韵时,其相对的字要用仄声的。而仄声韵时,除了可以用平声字相对之外,还可以用仄声字中的其余两个声调的字去骈对。但就声韵原理而言,两句之间无疑是“凡平以仄对”或“凡仄以平对”读起来更加铿锵有力。所以,在我们今后的创作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这点。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无论放哪里都不会被挑剔。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mò)。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
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平),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平),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平);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繹(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凡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二选一,从下面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有兴趣的也可以全部完成。)

(1)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于是登山望,倚树休。

紧句:1.贫居陋室,久住山村。
2.鱼虾鲜嫩,果菜清香。

长句:1.临清泉而洗漱,倚茂树而安闲。
2.食野果以尝鲜,钓溪鱼以品味。


轻隔:贫居山野,可登高而望远;静坐树阴,堪息养而休闲。

重隔:住山野而韬光,不忧贫困;远江湖以养晦,无意功名。

疏隔:居山野,自洁而濯清泉;住困穷,躬耕且堪饱食。

密隔:登眺而留山,自处江湖之远;钓游以近水,相逢泉石之幽。

平隔:采乎山珍,香甜欢得;烹乎水味,鲜嫩饱食。

杂隔:生活虽贫,但乐山居而爱闲适;林泉不老,也贪野食而增健康。


(2)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❶、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❷、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

《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❶、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典故:
①五色笔,②十香词,③紫盖黄旗,④青袍白马,⑤流涕策,⑥专诸剑。

❷、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

一、
壮句:至乃韩干画,李陵诗。
紧句:山亭水榭,鹦鹉鸬鹚。
长句:几处花街乃夺锦,有人香径则凝脂。
隔句:万里烽烟,战士于边头争塞;一犁膏雨,农夫于村外乘时。

组篇:
观乎山亭水榭,鹦鹉鸬鹚。几处花街乃夺锦,有人香径则凝脂。至乃韩干画,李陵诗。万里烽烟,战士于边头争塞;一犁膏雨,农夫于村外乘时。

二、
壮句:至于沽酒价,买山资。
紧句:霞明似锦,雨细如丝。
长句:璠簪与珠履,剑客与琴师。
柳绊于长堤万树,花横于野寺三枝。
隔句: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之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之儿。

组篇:
若夫霞明似锦,细雨如丝。柳绊于长堤万树,花横于野寺三枝。璠簪与珠履,剑客与琴师。至于沽酒价,买山资。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之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之儿。

三、
壮句:然则流涕策,断肠诗。
紧句:轻裾长袖,瑞芝灵芝。
长句:禹庙千年垂乎桔柚,尧阶三尺覆以茅茨。
隔句: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以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乎胭脂。

组篇:
闻夫轻裾长袖,瑞草灵芝。禹庙千年垂乎桔柚。尧阶三尺覆以茅茨。然则流涕策,断肠诗。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以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乎胭脂。

四、
壮句:尔乃专诸剑,博浪椎。
紧句:仙风道骨,野葛山栀
长句:位尊民物之主,德重帝王之师。
隔句:金属闭来,赋乞茂林题柱之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之词。

组篇:
若夫仙风道骨,野葛山栀。位尊民物之主,望重帝王之师。尔乃专诸剑,博浪椎。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之笔;王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之词。

点评

总的来说,作业完成的不错,小瑕疵注意改之即可。  发表于 2025-4-7 20:34
平隔,四字句不宜用虚词。  发表于 2025-4-7 20:32
住困穷?疑自造词。密隔,登眺而留山,不太通顺。  发表于 2025-4-7 2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375

帖子

39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6
贡献
882
金钱
1552
发表于 2025-4-6 2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六讲作业
赋三特训06和铭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泛指诗文的韵律,是指汉字的平声和仄声。
在古汉语中,有平上去入四种音调,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如《平水韵》《词林正韵》。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仄是四声的二元化,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已行成入声取消的格局。平仄是骈句对偶必须注意的因素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但要尽量做到平仄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⑴;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二选一,从下面的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有兴趣的也可以全部完成。)

【1】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
于是居山野,听水声;
紧句:
家庭贫困,树下凄凉。
野果甘甜,河鱼鲜嫩。
长句:
登高之眺望,幽谷之闲坐。
泉水清清之洗涤,炊烟袅袅之飘零。

轻隔:

山野家居,观崔嵬之山势;清闲静坐,听宛转之水声。
重隔:
枕青石之悠闲,云舒云卷;观幽兰之寂寞,月冷月明。

疏隔:
摘山果,甘甜之润心;采山花,娇嫩之悦目。

密隔:
虾鱼之溪水,影摇幽壑之山花;
燕鹤于松巅,声碎空山之野树。

平隔:
山野之幽情,陋居之穷困;山溪之清澈,青草之精神。
杂隔:
清泉奏乐,踱步于花丛;紫燕吟诗,翩飞于树影。

点评

骈句基础知识掌握尚好,稍许毛病,略酌改之即可。  发表于 2025-4-7 20:48
密隔,虾鱼之溪水,没有主语,致使语句意脉不顺。  发表于 2025-4-7 20:47
紧句,家庭-树下,词性不工。  发表于 2025-4-7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461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赋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1
贡献
111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5-4-7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六讲作业
特03-墨痕

1. 平仄
   平仄是汉字声调的分类。"平"指平声(古代包括上平声、下平声),声调平稳悠长;"仄"指上声、去声、入声,声调曲折短促。现代普通话中,平声对应阴平(如"诗")、阳平(如"时"),仄声对应上声(如"使")、去声(如"是")及已消失的入声(如"石"古音为入声)。

2. 骈句平仄特点
   - 单句内平仄交替:四字句常用"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如"声以动容,德以象贤":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 对句间平仄相对:上下句对应字平仄相反(如"候时而来(仄平仄平),顺阴阳之数(平仄平仄)")。  
   - 句脚平仄相顶:前句脚决定后句脚(如"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平)")。

3. 骈文平仄特点
   - 马蹄律:句脚平仄按"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循环,如马蹄踏步(如"余禁所(平)→厅事也(仄)→数株焉(平)")。  
   - 段落平仄回环:全篇平仄起伏如波浪,避免连续三平或三仄。  
   - 关键句铿锵:段首、段尾多用平仄分明的句式(如"嗟乎(平),声以动容(平)"以平声定调)。

---

二『在狱咏蝉』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  
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  
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  
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  
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  
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  
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  
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  
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  
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  
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  
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  
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  
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马蹄律
1. 首段"平→仄→平→仄→平"形成"平仄平仄平"交替,
2. "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严格遵循"平→仄→仄→平"循环。  
3. 尾段"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呈现"仄→平→平→仄",体现声韵收束。

---

三、句式创作

隔句轻隔/重隔交替)  
1. 采薇南岭,撷露润青衫之袖;垂钓北溪,分星入素月之舟。  
2. 山果盈筐,尽染烟霞之色;江鱼满篓,犹沾雾雨之痕。  
3. 朝陟层峦,振衣千仞之壁;暮临曲涧,濯足万里之流。  
4. 树影婆娑,时伴幽人独坐;泉声淅沥,长随野鹤同眠。  
5. 云无心以出岫,任卷任舒;鸟倦飞而知还,倏来倏往。  
6. 石上苔痕,暗锁春秋几度;林间月色,空明今古一心。

紧句
1. 苔侵石径,雾湿柴门  
2. 山肴野蔌,涧酒溪茶  

壮句
霞未散,日初升  

长句
1. 每登高而望远,见千峰叠翠、万壑生烟,恍若游天地之外。

2. 于汲泉烹茗之际,听风过松涛、鸟啼竹影,悠然忘尘世之机。

点评

最后长句,写成楹联的长联了。  发表于 2025-4-7 20:55
自查长句,字数不等,乱了。  发表于 2025-4-7 20:53
隔句4,无虚词。  发表于 2025-4-7 20:52
句式创作6,无虚词,马虎了。  发表于 2025-4-7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0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7
贡献
498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5-4-7 2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期第六讲作业(特训组)
特三05-白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
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
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平)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平)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住山野,眺远方。
紧句:悠然静坐,偶尔闲吟。
树林茂密,泉水清凉。
长句:住山野而登高望远,濯清泉以去秽怡心。
钓鱼虾以待客,采山果以充饥。
轻隔:树林茂密,坐其下以养神;泉水清凉,于此中而怡性。
重隔:临水边而牧鹤,但得悠闲;居山里而眠松,不妨自在。
疏隔:采山果,聊度日以充饥;钓鱼虾,已为常而得趣。
平隔:水中洗涤,山里逍遥;世外消磨,心间静定。
杂隔:日常作息,无定时则宜;心绪从容,有吟处则喜。
密隔:得清宁于山野,作世上之神仙;经岁月于江湖,有壶中之世界。

注:本次作业写完时间为一周,截止下周六晚上八点,过期不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5.4月11日晚七点半。

点评

作业合格。  发表于 2025-4-8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3

帖子

2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93
贡献
656
金钱
1055
发表于 2025-4-8 14: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鱼红色666 于 2025-4-8 14:23 编辑

:53
辞赋第六讲作业
赋三特训01-非鱼红色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泛指韵律,在古汉语中,有平上去入四种音调,平为平声,分阴阳平,上去入为仄声。平仄是骈句对偶必须注意的因素。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四个特点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但要尽量做到平仄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尽量)。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4)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⑴;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二选一,从下面的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有兴趣的也可以全部完成。)

【1】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
遂令困家居,游山野。
紧句:
穷困家居,闲游旷野。
树下悠然,泉中洁净。
长句(五字):尝草果之甜,品鱼虾之嫩。
轻隔:穷困家居,树下托情以果;闲游旷野,泉中吟咏以流。
重隔(前六后四):长迷草果乃安,肝胆谁怜;久爱鱼虾则适,舌唇自济。
疏隔:蔬果美,揽岭南之清风;鱼虾鲜,集河北之劲气。
密隔:穷困于家居,嗅花香而动念;闲游于旷野,闻鸟语而兴思。
平隔:身困于家居,整日忧而坐;心娱于旷野,全年寡而游。
杂隔:树下脱鞋,尽采香甜之果;泉边解佩,高歌洁净之流。

点评

疏隔,鱼虾鲜,三连平,可适当调整。  发表于 2025-4-8 20:44
重隔马蹄有误,自查。。  发表于 2025-4-8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05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7
贡献
1705
金钱
3217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4-11 05: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辞赋三第六讲作业:
特10-东江渔夫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诗文韵律的重要概念。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平声声调平直,上、去、入声调不平直,被归纳为 “仄” 声调,由此形成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平仄是对四声进行二元化尝试,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但要尽量做到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
至于栖茅舍,隐幽林。
紧句:
漫步溪畔,聆听泉音。
野花烂漫,翠竹婆娑。
长句:
静赏天边之云卷云舒,卧看林里之花开花落。
清风拂面而怡情,明月映窗以寄意。
轻隔:
竹林静立,听虫鸟之啁啾;石径徐行,赏烟霞之聚散
重隔:
踏破山间之晨雾,探秘寻幽;拨开林里之斜阳,探奇觅趣。
疏隔:
饮泉水,甘冽而沁心;品鱼虾,嫩鲜以爽口。
密隔:
披暮色以归家,享时光之静好;沐旭日而驱寒,守岁月之安然。
平隔:
溪边垂钓,宋月唐风;岭上放歌,秦关汉韵。
杂隔:
作息无常,有馀之逸趣;行藏随性,无尽之闲情。

点评

密隔写成平隔了,自查。  发表于 2025-4-11 15:23
重隔前六后四,自查字数。  发表于 2025-4-11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