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三第6讲作业 赋41-秋之心语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声调的平声和仄声。古汉语的声调有四声。那么其中平声就是平,上去入三声都属于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平仄特点有四个方面:1本句相邻节奏点平仄交替。但一句中有三个节奏点那么就不一定全部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要相对。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声调不同。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个字的同声调。韵同调,对求异。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是由很多骈句组成。如果第一个骈句的句脚是仄、平,第二个的句脚就是平、仄,第三个又与第一个一样……直到最后一个骈句。反过来同理可推。如果有隔句,隔句的马蹄要融合在骈文的马蹄中。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用括号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⑴;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⑹,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参照下列的短文任意发挥 ,写出 6 个不同的隔句 、 两个紧句 、一个壮句 、两个长句(各自独立不用写成文章) 。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 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壮句: 远红尘;居山野。 紧句: 登顶凌云;临渊结网。 泉边醉卧;林下高吟。 长句: 听鹂莺之宛转;嗅草木之芬芳。 静看松柏之姿;闲听涧琴之语。 轻隔: 野果盈筐,拈之酸甜满口; 河鱼入馔,啖之鲜美盈肠。 重隔: 不言风雨无常,安于舒适; 最是溪山有乐,独享悠然。 疏隔: 居山野,远离俗世之喧嚣; 望水涯,恰似浮云之自在。 密隔: 淡看花开落,不问四时之更替; 静守月缺盈,笑谈千载之变迁。 平隔: 春风阵阵,悄绽桃花; 细雨濛濛,初萌草色。 杂隔: 登高望远,念天地之苍茫; 悼古谈今,感岁时之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