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资料编辑) 重音在朗读或说话中有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有人形象的把它比喻为朗读的生命。它是为了突出主题、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而对于句中的某些词语加以突出强调的音,是体现语句内容的重要手段。 一.重音,一般指词、词组、句子里重读的音。特指语句重音,不包括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在朗读与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理解重音概念时要注意基本原则: 其一,重音贵精不贵多。确定重音应有立得住脚的道理,否则就放过它;不要“为了重音而重音”,重音过多等于没有重音,也就起不到增强效果的作用了。 其二,处理好重音和非重音的关系,重音和次重音的关系,重音和重音的关系,非重音之间的关系,要轻重交替。总之,要用重音的提领把次重音、非重音和谐组织起来。 其三,重音的表达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最后,把握重音首先要综观全篇,从全文的宏观角度体会作品意图和主要内容,然后落实到具体的语句当中。 还有:1.重音不是词的轻重格式2.重音不是重读 3.重音不是一成不变的 4.重音位置不同,语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 我(知道)你爱看小说。(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爱看(小说)。(爱不爱看诗歌我不知道) 5. 同一个重音的作用可能有多种,比如呼应性重音可能还是并列性重音、强调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只要能够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来,语句的目的实现了,听众就能听明白了。 词的轻重音有的是有规则的,有的是不规则的,至于一个句子里哪一个字应当重读,那就要看我们说这句话的目的,目的不同,语意就变,重音的位置也跟着变。 重音可以反映出角色的要求、愿望、内在的感受,所以要从人物关系上去找;要从对手的反应上去找;要从角色所谈的话题上去找;从矛盾的关键点上去找…… 二.分类 重音的类型一般可分成三种: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情感重音。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被称之为强调重音。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由语句的结构自然表现出来的重音。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 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根据语法关系说的重些的音节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在排除句子的特殊思想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特点的重读。语法重音属于自然重音。语法重音有规律,重音位置一般比较固定。当然,句子的语法重音是相对而言的,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因为,按照人们说话的习惯自然地把某个词语说得重一些,不具有特别强调的意思,也不易分辨。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是很强,只是比句中的其它部分读得重一些罢了。 语法重音重音应该是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是指那些在语句中占主导地位和最能揭示语句本质意义的词或词组。它们是准确、鲜明地传达语句目的的核心。起说明、修饰、限制作用的主要词语:有些语句的目的除了叙述事实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强调事件的性质、特点等等。在这类语句中,那些与语句目的最直接相关的说明、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也是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 一般在语句中,谓语、主谓结构的词组、中心语的修饰成分,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是语法重音。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例如: ◎主谓句中谓语重读 太阳出来了,人却不能看见它。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谓语) ◎如果再带了宾语,宾语重读 他有一个愿望。 月亮升起来了。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一般重读。 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不止一个。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重读,如“我轻轻叩着板门”,“这里工作很紧张”。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重读,如“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表性质状态的定语重读,如“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麦穗在和煦的风中点着头。” 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表喻体的词语常常重读, “坦荡如砥”,“街灯象星星似的眨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