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对仗分析 例1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前三、四句。溪山、书史。(实字互成) “随巧拙,任浮沈”。○合璧对。
例2 卜算子•漫兴 宋·辛弃疾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试上累累丘垄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檐,山压高低瓦。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 1.注释 丘垄:虚墟,荒地。亦作“丘陇”。坟墓。 强梁:指的是强劲有力、勇武,也指勇武有力的人、健儿。强梁也形容强横凶暴,也是强盗的另一种称呼。
2.对偶对仗分析 “水浸浅深檐,山压高低瓦”。----后第一、二句。浅深、高低。(虚字互成)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珠玉、山谷、泥沙、牛马。(实字互成)
例3 浣溪沙·政和壬辰正月豫章龟潭作,时徐师川、洪驹父、汪彦章携酒来作别 宋·向子諲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旧愁新恨若为情。 1.赏析 这是一首别词。政和二年正月,向子諲结束了在镇南军节度使推官的任期,于此与文友作别。上片写酒宴的环境,璧月澄辉,梅边水畔,名士们饮到月色西倾,这是何等清美雅致。下片串入别情:梅欲黄时与月重圆处作对,工致灵妙之景,用来表现“短长亭”的离情,便格外令人难以为怀了。将一段名士风致,写得如此生动感人,不愧高手。 2.作者简介 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3.对偶对仗分析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后第二、三句。朝暮、短长。(虚实字互成:双虚实对)、合璧对。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合璧对、宽对。
例4 浣溪沙•有感 清·吴绮 吴苑青苔销画廊,汉宫垂柳映红墙。教人愁杀是斜阳。
天上无端催晓暮,人间何事有兴亡。可怜燕子只寻常。 1.赏析 虽只六句,但内涵厚重,寓意不凡,是吴绮的代表作之一。上片,一句一意象,三种意象看似独立,却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画面。 “吴苑青苔锁画廊”,以吴国的兴衰寄托情感。建都苏州的吴国,终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取代;昔日金碧辉煌的画栋雕梁,只剩残垣断壁的遗迹;莺歌燕舞的宫苑庭园,却是门可罗雀般的冷清。 “汉宫垂柳映红墙”,以汉代的典故抒发情感。唐人徐凝《汉宫曲》有汉代宫廷盛景: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照一般写法,接下来应赞美这个充满活力的王朝,词人却笔锋一转,以“教人愁杀是斜阳”的荒凉意境收束上片词作。 词人以通俗的语言写出世事沧海桑田的意境,洋溢着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天上无端催晓暮”,这句是词人在斜阳夕照中生发的感慨。“无端”表明时间过得快。 “人间何事有兴亡”。对历史兴替的迷惑与不解,无可奈何的感叹。吴绮在明清易代之际,对故国眷恋,又不能明言,纠结的情感只能寄托在一抹斜阳中。 词人巧妙地将“无端”与“何事”分别镶嵌到一、二句中,对大自然日月更迭、风云变幻联想到朝代兴衰与历史变迁,表现出迷惑与不解。 结尾一句“可怜燕子只寻常”,是对前代文人感慨的活用,唐人刘禹锡在乌衣巷的今昔对比中抒发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的无限感慨。 吴绮化用了刘禹锡的诗句,却写出了新意。因为在词人眼里,燕子是不会为纷繁的世事而殚精竭虑,也不会为世事感到迷惑与不解,燕子甚至不会去关注朝代的更迭。
2.作者简介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有“红豆词人”之称,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吴绮的词,小令多描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题材狭窄。吴绮的诗摹仿徐陵、庾信,以清新为尚。著作有《林蕙堂集》26卷。
3.对偶对仗分析 “天上无端催晓暮,人间何事有兴亡”。○晓暮、兴亡。(虚实字互成:双虚实对)“吴苑青苔销画廊,汉宫垂柳映红墙。”○工对。
作业 鹧鸪天•又见枫叶红 运用互成对。各自注明,看谁用得多与用得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