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七律  新韵                    陈玉喜

[复制链接]

206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42
贡献
12361
金钱
1834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22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5-3-22 08:09 编辑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七律  新韵
                   陈玉喜

【一】
桃欣柳绿万牵红,陌上花开缓瞬融;
王待贤妻归切盼,温馨尤重愫情衷。
佳颜摒作嘴边话,乡间谦为传唱鸿;
惜敬东坡相佩聚,三诗颇有感盈浓。
【二】
江山昔日几度垂,游女长歌矣缓归;
路贯争看留聚在,风流身后悔君窥。
含思宛转听凄见,咏叹王朝兴蔚规;
感慨荣华虚涌利,陌花即逝谢凋眉。

赏析;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这句出自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liú)写给原配夫人戴氏王妃的一封信。寓意是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春天都到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形容吴越王期盼夫人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吴越王钱镠的庄穆夫人吴氏,每年寒食节都要回临安。吴氏回家住得久了,吴越王就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有一次吴妃又去了临安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看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经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吴妃当即落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到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对钱镠敬佩有加,苏公喜欢走动,也常来临安,听到里人之歌后,颇有感触,便写下了三首诗,题为《陌上花》 。
三首诗云:
   (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陌上花三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译文: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镠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
   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
   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