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181
金钱496
贡献197
高级会员

威望- 181 点
贡献- 197 次
金钱- 496 枚
|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a 于 2025-3-23 10:16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五十四:再谈《品令·咏棋》主人公、主题及其意象
在《我读咏棋兼与诗友商榷》文中,其实业已涉及到了本文欲阐述的问题,但似乎应该强调,而还有新表达,故再。
本文涉及的是这品令咏棋的主人公、主题(或者叫做情绪抑或氛围)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意象。
一、《咏棋》主人公及设棋摆局、对弈锁眉主人。
有关对弈所在,有解家一再说“杨泽民是东道主”,坦率说这当属无稽之谈!
从作品提供的环境交代上看,唯有“浓香在、珠帘花影”字样可作依据,其他别无。要判断此次对弈所在,只能凭此,也不能离此。“浓香在”,应该不是用来衬托、刻画男子形象的,而“珠帘”,则不能不属于女性。那么在“珠帘花影”的女性居室里,其设局待客的主人,怎么会是杨相公或者杨大人呢?杨相公、杨大人在杨府接待来访女流或者说是艺妓陪他们玩乐?这可能吗?成何体统!
手谈在女主人家里,作者杨氏在作品中突出表现的是谁?主人公是谁?在“双叠远山非有恨”和“有幸君须尽”这两句里,我们只能说,此篇的主人公就是设局的女主人,设局的女主人就是词中对弈的女主人公。
环境交代是“浓香在珠帘花影”,肖像描写是“双叠远山非有恨”,道白心理是“有幸君须尽”——读作品文字,不离文本,《咏棋》中设局的主人、对弈的主人公,无疑是女性:也许深闺、或是少妇、亦或艺妓,后两者尤艺妓的可能性较大。
除主人公,《咏棋》中另一来访者、对弈者作品没有顾及,那应该是杨泽民本人。而是否还有还有更多的观战者、喝彩者?有解者发挥“有眷属、家妓观棋凑兴”,还说有艺妓“躲在帘后插嘴、喝彩”云云,这完全是离开文本的主观猜测,无疑属穿凿附会。从作品提供可能,从作者要表达的情绪,哪里有什么更多的“凑兴”?更没有喧哗叫采。
认知主人公及其相关人物,是起码的解读,也有助于理解《咏棋》,不是“破案推理”,但一定要由表及里,由词入境,不违逻辑。这与毫无根据的说来了若干“眷属艺妓”还有“在帘后观战喝彩”的凭空臆造,有质的差异。
二、《咏棋》主题或者说是情绪氛围。
文学是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诗言志,歌咏言。诗,是人主观对于客观的认识和表现。不具情感、不具主观的文学是不存在的,举凡任何一个题材都无可例外的带有诗者的审美雕龙之心。
有网友说,“此词并无深意,无非记叙一场棋局”。非也!固然是记叙一次下棋的活动,但并非描写棋局格杀纠缠场面,而是侧重刻画人物情态、心理。 实际上,《咏棋》表在说棋,实在托情。它经由一次私密,表达一种情调,一境氛围。表现女性的孤寂、思念和对意中人的、渴盼——这是一个古诗词中的多见主题。
当然,“咏棋”这一题材本身,可以表达多主题。既可以表现棋的多变,亦可以反映弈者的智谋,还可以活画对弈的妙趣等等——但此刻杨氏无心涉足这些。“夫‘言外之意’,说诗之常,然有含蓄与寄托之辨。诗中言之而未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俾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钱钟书论诗,用在这首《咏棋》,应该合适,这也才是杨氏的咏棋本意:非咏棋也,实说情也。
何以结论是女性孤寂、爱怜主题?可纵览全篇,从开头、中间、结尾的设计、铺垫、呼应来考虑。“日长风静”,并非一般写景,他是烘托和铺垫。而“日长”,也不是表面说白天长,其实是女主人主观感觉时间,是女主人公寂寞、闲愁心态下的讨厌日长。“双叠远山非有恨”,锁眉不是恨,这“恨”,非指一般意义上的敌对和仇恨,是女主人公对倾慕、思恋之人的嗔怪和怨恨。尽管有对恋人许久不来的嗔怨,但此刻锁眉不是为了这,是为了棋。“局番无定有幸君须尽”。天还很长,见一面不容易,您(君)既然来了,就多呆会儿,多下几盘吧——女主人在寂寞中的兴会与渴盼多厮守一些时间的心理,已经无遮无拦、跃然纸上。 而从“日长风静”——“双叠远山非有恨”——“棋番无定有幸君须尽”来看,作者的整体构思和遣词用意,已经表露无遗。
不论新诗旧诗,可以直抒其情,明言其事,亦可情附物上,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称之为“寄托”,也即语言的暗示性。 而许多以含蓄、蕴籍的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或艺术氛围,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方式,也称为诗词的暗示性。
《咏棋》的语言简洁、朴实。但叙事全篇及有关意象含蓄而有暗示性,这含蓄和暗示性,使作品迷漫一种意境,较好的表现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抑或说是氛围或情绪。
三、《咏棋》有关词语及其意象。
篇中有几个词语亦即意象,能否正确认读很必要,它们也是能否准确解析全词的关键点。解读不了就会误入歧途,在谬误之路上发挥越多,越南辕北辙。
“珠帘”。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词语,也是一个特指意象。多指美丽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的孤寂、思念和悲伤。以至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词牌名“卷珠帘”,题材多为恋情。《咏棋》中只此一词,一意象,凭以判断词中人物和词的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词中“浓香”、“珠帘”,是《咏棋》内容、人物、主题的标志与揭示。
“鸦鹭”。取雅黑鹭白意,喻围棋黑白子,后成为围棋别称之一:“乌鹭”。词中该句是说猜先确定孰为黑孰执白。
此外,如“非有恨的‘恨’”、“远山”等,前文已专门提及,此文不再。这些,都是解开此词的钥匙,不能得到这把钥匙,只能是门外徘徊盲探。
面对古诗词固定意象和约定俗成的事物别称而不顾,不识,却要或是离开具体意象随心所欲的穿凿附会、离题万里的信口开河,或是云里雾里的高深莫测、远离文本的王顾左右,都不是忠实的解读态度,都远离了艺术的审美标准。
附有关"珠帘"和《卷珠帘》作品如下: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独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王昌龄《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杜牧《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欧阳修《蝶恋花》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苏轼《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张元干《卷珠帘》魏夫人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誰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2010-0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