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5-3-18 08:39 编辑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古风 二首 陈玉喜
【一】 小人女子难唯强,论语十七阳货章; 近则不逊远则怨,强调执政相关亡。 误解并列瞧不起,理解不同意思祥; 女子小人不泛指,臣妾宠幸绕君王。 【二】 颇具争议智者详,各有见解谦称枉; 古代小人亦称鄙,大人老爷礼仪框。 目光境界短浅小,歧视并无辱责扬; 学识渊博究孝悌,爱人仁者胸怀旷。
赏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则谚语,是孔子所说。孔子这全句原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借这句话来强调,执政者要管理好国家,就首先要防范处理好自己身边的“女子与小人”的关系,否则就会误大事。 有人对孔子这句话不理解,说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在一起说,是看不起女子。孔子所说的女子与小人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应放在当时来看,就会发现和现在我们理解的意思是有所不同的。这句谚语中的“女子与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而是特指“人主”身边的“臣妾”,亦即为“人主”所宠幸的身边人。在孔子时代,女子、小人就是指围绕着君王身边的,被宠爱的人,包括一些世家望祖中的侍妾,这一部分女人和小人,又被称为“幸人”。知道了女子、小人的指向,就明白了孔子的重点不是指女子和小人,而是说如何与这两种人相处,孔子是在感叹,要想找到与这些“幸人”,打交道合适的方法不容易,要与他们很好地相处则,更是难上加难。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享誉海内外,是华夏的灵魂人物,他的一些言论至今仍被奉为圭臬[guī niè准则]。但是孔子有一句话却颇有争议,就是这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原文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解读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很多人把这句话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把女子与小人并谈,甚至认为孔子是男尊女卑的始作诵者。真正的意思是古人的谦称、谦词,小人在古代亦称“鄙人”,称呼对方为“大人”,“老爷”,“掌柜”。如“小人这里给您见礼了”等等。 一、“小人”指;境界底线目光短浅的人,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小人的解读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是道德败坏、人格卑下的人,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小孩子之意。 《论语》中还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刑,小人怀土”等语,这里的“君子”与“小人”都是注重从人的对象、心理、从政等方面的分类,并没有辱责歧视为“小人”之意。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小人”是指思想境界不高、目光短浅之人,并非现在所指的卑劣龌龊之意。 二、把女子与小人并谈,并非歧视女性之意。首先孔子的一贯主张是“仁者爱人”,一个胸怀高旷、学识渊博、以仁爱为主导思想的圣人,怎么会歧视近社会一半人口的女子呢? 其次,孔子非常讲究孝道,他的“仁”的核心就是“孝悌”。孔子三岁丧父,是他的母亲把他辛苦养大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所以孔子对母亲感情很深,也很尊重母亲,而且孔子还有九个姐姐,有妻子和女儿,因此他怎么可能歧视鄙视女性呢? 再次,孔子深为推崇《诗经》,在修订时把《关雎》放在第一篇,“关关雌鸠,在河之洲。窃宽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很多篇章,歌颂女子的青春美丽、大方善良,歌颂当时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浪漫氛围,由此可知,孔子对女性是非常尊重的,他若歧视女性,就不会选那么多赞美女子的诗篇了。 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谈,是因为当时社会女子普遍文化不高,所以思想、眼界、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受到限制,境界、格局不可能太高。 综上所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并非歧视女子,鄙视“小人”之意,而是说古代“那些目光短浅、境界不高、思想狭隘的人和女子都比较难于相处,过于亲近被认为不够尊重,太疏远又怨恨你。” 个人理解,如有不同,请勿拍砖,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