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精华1525
注册时间2022-6-29
威望8516
金钱157316
贡献132058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威望- 8516 点
贡献- 132058 次
金钱- 157316 枚

|
【七绝】纪念诗人戴望舒
诗/爱我中华
雨巷诗人戴望舒,丁香愁怨见其书。
深宵独对朦胧月,一缕清辉照影虚。
题记: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朝安,字承,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1905年11月5日,戴望舒出生于大塔儿巷11号的一个小康家庭。1913年,进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17岁时,其处女作小说《债》发表于1922年8月《半月》刊上;同年9月,与张天翼、叶秋原、李大可、杜衡,施蛰存等人成立文学创作社——兰社。1923年秋,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开始了诗歌创作。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8月,《雨巷》在《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发表。随后于1929年4月,戴望舒首部诗集《我底记忆》出版。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留学,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对现代派诗歌有着浓厚兴趣。1935年,戴望舒回到上海。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和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戴望舒历经艰险抵达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3月,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戴望舒拘捕,写下慷慨激昂的《狱中题壁》一诗。1950年2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戴望舒的诗歌,音乐性与东方式象征体、东方式婉约情调的巧妙融合,把中国的象征主义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颠峰。戴望舒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诗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