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29

沧浪书院赋三期第三讲论坛作业贴 (特训组)

[复制链接]

753

主题

95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02
贡献
1046
金钱
6156
发表于 2025-3-15 19: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5-3-15 19:38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2、重隔:
3、平隔:
4、疏隔:
5、密隔:
6、杂隔: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一周,截止次下周五晚八点前,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哦!

作业要求:

提交作业时,学号、用户名都要齐全。

作业时间截止到3月21日晚上7点,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


签到如下:
特训管一岁月霓裳
特训三01一非鱼红色
特训三02一开元
特训三03一墨痕
特训三04一静影沉璧
特训三05一白雪
特训三06一和铭
特训三07一小憩片刻
特训三08一子衿
特训三10—东江渔夫




0

主题

168

帖子

11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263
金钱
496
发表于 2025-3-15 2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黛眉山 于 2025-3-16 08:29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特训08-子衿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
一、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具体分为: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句脚)的平仄为:平仄仄平,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平仄仄平。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平仄仄平。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漫句就是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如:
(1)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王起《墨池赋》
(2)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宋玉《风赋》
(3)直端门而未出,天锡予以灵瑞。是何祥而何吉?——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
(4)若事因感甄而名托洛神,间有之耳,岂待明帝始改?---- 曹植《洛神赋》
  以上这些就属于漫句,也叫散句。
  2、漫句的用法
(1)漫句的使用,既可发感慨,亦可执笔点睛;
(2)骈文或骈赋中,一般用于文章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不必用;
(3)唐宋人用“漫”,尚用“古偶”之法,更见苍劲;古偶句的概念,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
1、发的概念及种类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发语包括三种:
原始 如:原夫、若夫、观夫、稽其、伊昔、其始也
提引 如:洎及、然则、矧夫、于是、已而、是故、借如、乃知
起寓 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
2、发语的用法:
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3.送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
1.提引词的用法
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鉴于此,我们在判断句式时,应将提引词剔出后再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承接,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就是另起段落的开头。
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2.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答案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十里桃花,披红妆而结绮;千堤翠柳,沐玉露以摇姿。


2、重隔:沐十里之春风,游人似柳;瞻一塘之芳草,过客如萍。


3、平隔:紫燕回门,邀来故旧;黄莺啼树,唱响春韶。


4、疏隔:杨柳风,曳春枝而绕砌;杏花雨,滴香露以沾衣。


5、密隔:梨花带雨而轻嗔,蹙蛾眉妩媚之娇态;杏子迎风而巧笑,抛媚眼缠绵而温馨。


6、杂隔:粉蝶寻花,含情而脉脉;黄蜂酿蜜,得意且翩翩。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本赋共三节,每一节首二字均为提引词。
第一节前二字的“若夫”,乃大起,即开启文首,简介白鹦鹉的产地与声色之美;
第二节前二字的“夫其”,乃承接,换韵,换段时用之。即承接上文,深入铺排状写白鹦鹉自身特点及与人之关系等;同时也为开启下文做好铺垫。
第三节前二字的“至如”,乃转述,换段,换内容时用之。即承接上文而来,状写白鹦鹉与海燕山鸡的不同,从而收束全文。

点评

作业完成的比较认真,隔句基本合格。  发表于 2025-3-18 22:09
分句句尾应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5-3-18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343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416
贡献
3866
金钱
6368
发表于 2025-3-16 14: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影沉璧 于 2025-3-16 14:09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
特三04-静影沉璧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    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前四后六为轻隔;前六后四为重隔;轻隔和重隔刚好是颠倒的。

前三后五至八字为疏隔;前五至八字,后六至九字为密隔;

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为平隔,(注意平隔字数不要超过八个字哦)

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为杂隔。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以上例句,非常清楚明白。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发语包括三种:
原始 如:原夫、若夫、观夫、稽其、伊昔、其始也
提引 如:洎及、然则、矧夫、于是、已而、是故、借如、乃知
起寓 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八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六字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六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七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六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六字长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七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六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六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六字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七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六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七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自南自北,开次第以纷然;匪疾匪徐,拂璇题而炯若。

2、重隔:映青山以浮翠,袅袅烟岚;听细雨以敲窗,汤汤春水。

3、疏隔:看河边,草萌而柳绿;听燕语,水暖而风轻。

4、密隔:垂岸边之柳,柔条胜于丝绦;绽风里之花,秀色娇于锦绣。

5、平隔:深流之下,静谧安闲;暖回之时,疏狂豪放。

6、杂隔: 春装小试,尽展娇媚之容颜;玉镜平铺,远观晴明之状貌。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1、若夫:用于句子的开头、铺陈。
   
     2、夫其:用于换韵、换段、陈述。

    3、至如:转述、换段。

点评

隔句合格,基本掌握要领,不错。  发表于 2025-3-18 22:13
问答题回答认真详细,并有所引发,赞!  发表于 2025-3-18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461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赋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1
贡献
111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5-3-16 14: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痕 于 2025-3-17 11:05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
赋三03-墨痕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
一、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具体分为: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句脚)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平仄仄平。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仄平平仄。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散句,不需要对偶,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漫句是古偶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既承上接下。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

作用:
发语为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送语有感叹之用。引起下文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有起承转合之用。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一树梨花,绽芳华而绝代;千丝翠柳,添妩媚且妖娆。
2、重隔:
赏溪流且怡情,潺潺碧水;观翠柳而纵目,飒飒清风。
3、平隔:
暖日千重,桃花朵朵;春风十里,柳色枝枝。
4、疏隔:
柳眉月,挂前窗则乡怀;莺语声,穿西壁而客近。
5、密隔:
鱼飞水面以垂柳,棹动轻摇于点点;鹊跃梢头乃乱云,风过碎落而纷纷。
6.杂隔、人生尽意,饮酒以三盅;岁月余欢,题诗于一篓。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答∶
若夫:大起。
夫其:承述,换韵,换段。
至如:转述,换段,换内容。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点评

密隔写成平隔了,上下皆为七字,而且马蹄有误。  发表于 2025-3-18 22:17
问答题填空题完成的认真正确。  发表于 2025-3-18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3

帖子

7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9
贡献
1702
金钱
2812
发表于 2025-3-16 1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39小憩片刻 于 2025-3-18 20:28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07-小憩片刻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六种:轻、重、疏、密、平、杂。
特点:隔句的特点:①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②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③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四句是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④隔句必须有分号。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但使用时务必间开,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的定义: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偶句的概念: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即,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在句中、或文中、或段落中起到提醒、引导作用的词。“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发送”语的使用,亦是赋文和诗词的主要区别。如果说骈句是珍珠,那么提引发语就是一条丝线,把珍珠一个一个穿起来。提引发语不但在段落之间起连接作用,在同一个段里,也一样起连接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提引,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发语)。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提引,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提引,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提引)。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领字,紧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提引,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发语,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提引,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雪尽中原, 风催之桃李绽;春归大地,人悟之岁华匆。
2、重隔:春风乎梳细柳,雨润新苗;霁日乎照桃园,蝶飞芳蕊。
3、平隔:新绿之悄添岸柳,娇红之暗点山桃;风和之鸟唱悠扬,日暖之花开艳丽。
4、疏隔:柳芽摇,嫩蕊之含朝露;莺儿啭,飞絮之弄轻柔。
5、密隔:童子开学,野花乎遍山川;老牛耕田,春雨乎乐乡里。
6、杂隔:瑞气盈门,春日而祥光灿;东风送暖,人间而喜气浓。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第一段起首: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若夫,引入本文,着眼于起源、特点的描述。
第二段起首: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夫其,承接上端,引出下文,着眼于成为人类之宠物,其所得的。
第三段起首: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转意为其所失去的。



点评

可以适当调换虚词位置,读着顺即可。  发表于 2025-3-18 22:24
密隔杂隔皆同上,尾节奏点有误。  发表于 2025-3-18 22:23
轻隔重隔六字句尾节奏点皆3了,应2-4。  发表于 2025-3-18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05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6
贡献
1704
金钱
32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3-16 2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5-3-17 06:23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特训10——东江渔夫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
一、答:隔句有六种:轻、重、疏、密、平、杂。
特点:隔句的特点:①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②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③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四句是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④隔句必须有分号。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但使用时务必间开,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漫句就是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2、漫句的用法
(1)漫句的使用,既可发感慨,亦可执笔点睛;
(2)骈文或骈赋中,一般用于文章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不必用;
(3)唐宋人用“漫”,尚用“古偶”之法,更见苍劲;古偶句的概念,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
1、发的概念及种类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发语包括三种:
原始 如:原夫、若夫、观夫、稽其、伊昔、其始也
提引 如:洎及、然则、矧夫、于是、已而、是故、借如、乃知
起寓 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
2、发语的用法:
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3.送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
1.提引词的用法
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鉴于此,我们在判断句式时,应将提引词剔出后再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承接,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就是另起段落的开头。
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2.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答案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素月娟娟,夭桃灼而临水;
熏风瑟瑟,细草茸以承辉。

2、重隔:
新篁时而摇影,绿满山隈;
琼蕊俄尔粘襟,香浮野渡。

3、平隔:
风梳细柳,燕剪春烟;
桃晕新妆,莺调锦瑟。

4、疏隔:  
立芳洲,看白鹭穿于青蔼;
循曲径,听黄鹂鸣以朱阑。

5、密隔:

桃花映日而含羞,粉颈
娜之倩影;
柳叶随风而曼舞,纤腰
妩媚之柔姿。

6、杂隔:
杨柳飘摇,彷见谢氏咏絮之身影;
芹泥微润,恍如杜老寻春之杖痕。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本赋共三节,每一节首二字均为提引词。
第一节前二字的“若夫”,乃大起,即开启文首,简介白鹦鹉的产地与声色之美;
第二节前二字的“夫其”,乃承接,换韵,换段时用之。即承接上文,深入铺排状写白鹦鹉自身特点及与人之关系等;同时也为开启下文做好铺垫。
第三节前二字的“至如”,乃转述,换段,换内容时用之。即承接上文而来,状写白鹦鹉与海燕山鸡的不同,从而收束全文。








点评

其他均可。  发表于 2025-3-18 22:29
注意隔句格式,不可分段另起行,应连续书写。  发表于 2025-3-18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174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赋三期版主赋版块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409
金钱
683
发表于 2025-3-17 1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元伞业 于 2025-3-19 11:06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特三02开元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 轻、 重、疏、密、平、杂。
轻隔  前四字后六字。
重隔  前六字后四字。
疏隔  前三字后五到八字。
密隔  前五字后六到九字。
平隔  前后字数相等为四到七字。
杂隔  前四字后五到八字,六字除外。或者颠倒。
特点:隔句 单边两个分句,共四个分句。一和三相对,二和四相对。
每个分句尾字的节奏是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隔句有分号在第二分句中表示。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就是不对偶的句子也叫散句,古偶句为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发语分为,原始、提引,起寓。发语的作用 表示要发表议论,承上启下。
送语是 而已、者也、哉,之类也。一般在文赋中使用,起到感叹的作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是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之间的提引词,特点是承上启下。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紧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春弦拨动,百花争艳之音;山笛闻吹,万木向荣之曲。
2、重隔: 映人面之红桃,方生羞态;沐春风之绿柳,已显醉姿。
3、平隔:彩蝶花间,留连何事;黄莺枝上,婉转为谁。
4、密隔:天光垂以野,春归而草木新生;麦浪叠于田,风过则涟漪乍起。
5、疏隔:每迟来,还作流星之易逝;偏悄去,化成春梦而难寻。
6、杂隔:趁此韶光,将把酒东篱之下;闲无心事,欲藏春醉梦之中。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
若夫 大起表示要发表议论。
夫其 换韵与承上启下。
至如 表示要换段与换韵。

点评

辛苦啦老师。已作修改。  发表于 2025-3-19 11:05
其他完成的尚好,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  发表于 2025-3-18 22:32
重隔下四字句,不宜用虚词。  发表于 2025-3-18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375

帖子

39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6
贡献
882
金钱
1552
发表于 2025-3-17 2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赋三特训06和铭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下面我们作介绍。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句脚)的平仄为:平仄仄平,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为:平仄仄平,或者平仄仄平。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平仄仄平。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但是,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要么是平仄仄平,要么是平仄仄平。
总结: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
二、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以上例句,非常清楚明白。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在这里补充一点说明,辞赋是以一个骈句为单位组成的,骈句的标点一定要标的正确,因为它是骈句句式的标志。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的定义: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漫句的用法:(1)漫句的使用,既可发感慨,亦可执笔点睛;(2)骈文或骈赋中,一般用于文章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不必用;(3)唐宋人用“漫”,尚用“古偶”之法,更见苍劲;古偶句的概念,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提引词的用法
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鉴于此,我们在判断句式时,应将提引词剔出后再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承接,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就是另起段落的开头。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轻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海角逢春,桂棹白帆之漾;天涯为客,沙滩碧浪则闲。
2、重隔:芳草萋萋则茂,水绿天青;桃花灼灼而香,风光和暖。
3、平隔:野芳竞秀,长杨绿岸;巉岩交互,古木凌空。
4、疏隔:沐春光,泉水淙淙而冽;伴柳色,莺声恰恰则明。
5、密隔:香飘之曲径,沁人心脾以安神;翠滴之田园,遍地粮蔬而触目。
6、杂隔:春风款款,沐绿野之山花;杏雨飘飘,润青山之岩树。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提引词:
若夫,起到了开篇引入的作用。
“夫其”提示读者注意并起到承接转韵换段作用。
“至如”起到转换段落 引深内涵和收结全篇之意。

点评

注意对偶,注意遣词造句,莺声咋能明?  发表于 2025-3-18 22:40
平隔句脚平仄有误,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5-3-18 22:37
每个分句句尾的平仄,应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5-3-18 2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0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7
贡献
498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5-3-18 00: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特训组)
特三05-白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古偶句是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的用法:
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
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是辞赋的发端词,是用于开头,引导出下文或强调主题的词汇。
提引词用法及特点
(1)提引词的用法
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承接,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就是另起段落的开头。
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柳绿桃红,已扮平湖之景;
莺啼燕啭,自成春日之声。
2、重隔:
桃园艳而多香,频招蝶往;
垂柳柔而无力,自有风扶。
3、平隔:
细雨如丝,东风拂面;
清江似练,白鹭翔空。
4、疏隔:
菜花香,蜂闻而自到;
春水暖,鸭试而先知。
5、密隔:
怅如锦之春光,虽是纷华而易逝;
悲似丝之岁月,只因寂寞而不甘。
6、杂隔:
今日桃花,空笑春风而寂寞;
昨天人面,初逢访客而娇羞。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1)若夫,用于文章的开头。
(2)夫其,用于换段、换内容、换韵。
(3)至如,用于转述、换段。

点评

作业完成的认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  发表于 2025-3-18 22:44
注意隔句格式,不可分段分行,要一个骈句连续书写。  发表于 2025-3-18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3

帖子

2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93
贡献
656
金钱
1055
发表于 2025-3-18 1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训01-非鱼红色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    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前四后六为轻隔;前六后四为重隔;轻隔和重隔刚好是颠倒的。
前三后五至八字为疏隔;前五至八字,后六至九字为密隔;
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为平隔,(注意平隔字数不要超过八个字)
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为杂隔。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以上例句,非常清楚明白。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发语包括三种:
原始 如:原夫、若夫、观夫、稽其、伊昔、其始也
提引 如:洎及、然则、矧夫、于是、已而、是故、借如、乃知
起寓 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提引词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八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六字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六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七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六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六字长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七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六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六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六字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七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六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七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前四后六):天作高山,星分箕尾而衍;地呈沃壤,俗重耕桑则调 。
2、重隔(前六后四):气回嫩暖而歌,秩秩明堂;云放新晴而舞,依依爱日。
3、疏隔(前三后五至九):翡翠苔,探林间苍藓而侵径;珠玑物,闻陌上新花而缀墙。
4、密隔(前五至八后六至九):夜气之炎景,笼旌旆而生香;清光之海碣,映山川而动色。
5、平隔(前五后五):枝条之嫩叶,宛转而风和;积雪之余妍,崎嵚而月皎。
6、杂隔(前四后五至九): 飞瀑万仞,泉细而通幽壑;种翠千年,庭深而暗古松。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 1、若夫,起开篇作用。
2、夫其,起换韵换段作用。
3、至如,起转换段落作用。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隔句合格,对偶工稳。  发表于 2025-3-18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