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22

俞陛云与某AI分别简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复制链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发表于 2025-3-11 14: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A 于 2025-3-11 19:05 编辑


俞陛云与某AI分别简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在火帖《[七律] 人工智能写诗》下,西木子先生跟了一帖洋洋洒洒的《用Ai评小吉仙《七律  人工智能写诗》。有诗友交流说:
       “烦请让"AI"从"诗境"角度简评一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何如?”
       西木子先生乃又贴来《从"诗境"角度简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堪称洋洋洒洒,而且可谓相当能“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另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笔者早年读过俞陛云老先生的《诗境浅说》,其中就有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简评。有道是“有比较才能鉴别”。又曰:“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斯言信然。只消将俞陛云与某AI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简评稍加比较,便不难看出,二者差距可谓极大,而且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言以蔽之,便是二者“根本没法儿比”,若说相互之间存在“云泥之别”,也不过分。当然是俞评大优,AI评极劣。笔者这样讲,并不是否定西木子先生,而是否定某AI之评。又岂止否定某AI呢?哪台冷冰冰的机器能给出真正的诗评呢?
       事实上,仅以AI货根本无法“知人论世”亦即根本无法判明“是否真性情”或曰“情之真伪”一端,便足以对所有“AI评”“百分百”地“根本否定”了。不过,王勃乃初唐四杰之一,早有定论,此处大可不必深究“知人论世”,姑且单说“诗境”可也。
       稍具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古来诗话往往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寥寥数语,点到为止。读者却颇受用。时下则多拽来拽去,云里雾里,甚至不着边际。兹将俞陛云与某AI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之简评附后,列位方家又作何观感呢?

俞陛云简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住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伤别。推进一层,不做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某Ai从"诗境"角度简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雄浑与超然: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境建构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气象宏阔的笔触重构了传统送别诗的哀婉范式,在初唐诗歌由六朝绮靡向盛唐风骨嬗变的进程中,树立起一座意境高远的里程碑。这首五律通过空间与情感的张力、豁达与深沉的辩证,构建出雄浑与超然交织的独特诗境。

一、山河入怀的壮阔意象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大写意手法展开地理图卷。长安城阙巍峨矗立,三秦大地如金汤拱卫,这是对都城气象的实写;而蜀地五津隐现于风烟迷蒙中,则是虚实相生的想象性眺望。两个地理意象通过"辅"与"望"的动词张力,形成空间收放的艺术效果:长安的具象雄浑与蜀道的缥缈苍茫,在诗人视线的牵引下构成流动的画卷。这种天地入怀的意象经营,超越了具体送别场景的局限,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更为宏大的时空维度。

二、宦游意识的哲学升华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喟叹,将私人化的离愁升华为士人阶层的集体命运写照。唐代文人"游宦"已非简单的仕途奔波,更蕴含着追寻生命价值的深层意蕴。诗人在此建构起双重诗境:表面是宦海浮沉的漂泊感,深层则是士人精神家园的互文性建构。当个体命运被置入历史长河,"宦游"便成为生命存在的诗意象征,这种认知使诗歌获得形而上的哲学深度。

三、宇宙意识的审美超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展现出初唐诗坛罕见的宇宙意识。诗人以"海内"为经,"天涯"为纬,将地理距离消解于精神维度之中。这种空间观念的突破,源于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哲学思辨,却转化为更具人间温度的审美表达。在六朝诗歌仍耽于庭院楼阁的精致描写时,王勃已能用浩渺的宇宙视角观照人间情谊,这种审美意识的跃升,预示着盛唐气象的来临。

四、生命境界的终极叩问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道家话语作结,完成了诗境的最后升华。"无为"非消极避世,而是对生命本真的澄明观照。诗人将离别的涕泣解构为"儿女"情态,实则指向更高层次的生命觉醒:在洞悉了时空的本质与情感的真谛后,涕泪纵横的表层悲伤,已然让位于精神相通的深层喜悦。这种超越性的生命姿态,使诗歌最终抵达"即离即合,不粘不脱"的禅意境界。

此诗如浑金璞玉,在尺幅之间包孕天地。王勃以天才般的艺术直觉,将地理空间转化为心理空间,将宦游体验升华为生命感悟,在初唐诗歌的转型期,率先完成了从物象摹写向意境创构的审美飞跃。千年之后重读此诗,仍能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精神气度,这正是伟大诗境的不朽魅力。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09
贡献
13058
金钱
1547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11 2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惜别,情真意切,以诚感人。包孕天地的宇宙意识,过份拔高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1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5-3-11 22:52
依依惜别,情真意切,以诚感人。包孕天地的宇宙意识,过份拔高了吧。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披露,网上有个题为《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的短视频。竟称“DeepSeek”居然仅用十几秒,便给出(实则是“算出”)了宣称“连李白看了都会被惊艳”的《登金陵凤凰台怀古》呢!句曰: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

凤凰台上瞰江流,钟阜龙蟠势未收。台城柳暗埋金埒,淮水烟寒锁玉舟。

雨打三山沉铁瓮,潮分二水现沙鸥。莫叹六朝弦管寂,芦花吹雪满沧州。”

该视频节目进而公然宣称
“这首诗突破传统怀古诗抒情模式,开创“考古实证主义诗歌新流派每个字词都经得起卫星地图校验每联诗句都可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当“台城柳”的年轮数据与“淮水烟”的PM2.5的指数相遇,诗歌不再是朦胧的抒情,而成为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典诗学的尝试,恰是数字思维给予传统诗学最珍贵的礼物开创人机共生诗学新纪元。


这又算怎么回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19: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5-3-11 22:52
依依惜别,情真意切,以诚感人。包孕天地的宇宙意识,过份拔高了吧。

怎么样?在此AI面前,彼AI可谓"小巫见大巫"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09
贡献
13058
金钱
1547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12 23: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A 发表于 2025-3-12 12:11
据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披露,网上有个题为《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 ...

中二联第五字皆动词,摞眼。水字重。

点评

既然宣称“连李白看了都会被惊艳”,应是把《登金陵凤凰台怀古》看成像崔颢《黄鹤楼》一样的存在了吧?诚如是,自可不拘小节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3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5-3-13 0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No001 :   诗 名:《登金陵凤凰台怀古》        作 者:AI
诗  式:七言律诗 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第三式
入韵部:026下平十一尤 (平水韵)


  01 :凤凰台上瞰江流,    (流,下平十一尤 )
     :●○○●●○○     :去平平◎去平平     标准式: B0011100  (韵)
     :
  02 :钟阜龙蟠势未收。    (收,下平十一尤,去声二十六宥 )
     :○●○○●●◎     :平上平平去去◎     标准式: A1100110  (韵)
     :
  03 :台城柳暗埋金埒,    (埒,入声九屑 )
     :○○●●○○▲     :平平上去平平入     标准式: b1100011   -----
     :失粘 2,4,6,拗句
  04 :淮水烟寒锁玉舟。    (舟,下平十一尤 )
     :○●○○●▲○     :平上平平上入平     标准式: B0011100  (韵)
     :2,4,6,拗句
  05 :雨打三山沉铁瓮,    (瓮,去声一送 )
     :●●◎○○▲●     :◎上◎平平入去     标准式: a0011001   -----
     :2,4,6,拗句
  06 :潮分二水现沙鸥。    (鸥,下平十一尤 )
     :○◎●●●○○     :平◎去上去平平     标准式: A1100110  (韵)
     :4,6,拗句 失粘
  07 :莫叹六朝弦管寂,    (寂,入声十二锡 )
     :▲◎▲○○●▲     :入◎入平平上入     标准式: b1100011   -----
     :
  08 :芦花吹雪满沧州。    (州,下平十一尤 )
     :○○◎▲●○○     :平平◎入上平平     标准式: B0011100  (韵)
     :
本诗里出现相同字是: 台台水水
说明:1)诗文下面○●▲◎符号,分别是代表此字的平、仄、入、多声属性。
      2)平,上,去,入四声,为诗句用字的四声属性。
      3)带字母数字行表示标准平仄格式分别为 :0 平声,1 仄声。
      4)空白栏如有文字,即为简略出律评价内容。但可平可仄◎处,不予评价。
      5) 带圈数字例如① ② ③ 是表示“犯大韵”字的所在位置。但在◎处,仅供参考。


点评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有没有可能是仿《黄鹤楼》旧例,根本不在乎这些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3 1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3 08: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5-3-12 23:06
中二联第五字皆动词,摞眼。水字重。

既然宣称“连李白看了都会被惊艳”,应是把《登金陵凤凰台怀古》看成像崔颢《黄鹤楼》一样的存在了吧?诚如是,自可不拘小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3 14: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3 06:19
No001 :   诗 名:《登金陵凤凰台怀古》        作 者:AI
诗  式:七言律诗 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第三式
  ...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有没有可能是仿《黄鹤楼》旧例,根本不在乎这些呢?

点评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依照崔颢《黄鹤楼》的意境,将凤凰台的地理位置与诗性融为一体,写一首登金陵凤凰台怀古的七律。 但我估计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3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5-3-13 2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5-3-13 20:44 编辑
老来少A 发表于 2025-3-13 14:18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有没有可能是仿《黄鹤楼》旧例,根本不在乎这些呢? ...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依照崔颢《黄鹤楼》的意境,将凤凰台的地理位置与诗性融为一体,写一首登金陵凤凰台怀古的七律。

但我估计,诗是有掺假的可能。一是说 作七律,二是DeepSeek的作 律诗 能力 现时点是不足。

点评

还有这套说辞:当“台城柳”的年轮数据与“淮水烟”的PM2.5的指数相遇,诗歌不再是朦胧的抒情,而成为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 这算怎么回事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5 08:27
关键还是那个短视频中““这首诗突破传统怀古诗的抒情模式,开创“考古实证主义”诗歌的新流派,每个字词都经得起卫星地图校验,每联诗句都可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云云,那算怎么回事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5 01:12
就算日后DeepSeek之类进一步完善了,其所拼凑的"AI货"就是诗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4 19:04
问罢贵帖后,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还真是的。问题是那就是七律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4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1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A 于 2025-3-14 17:18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3 20:39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 ...

阅罢贵帖后,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还真是的。问题是那就是七律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911

帖子

33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969
金钱
1189
发表于 2025-3-14 19: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3 20:39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 ...

就算日后DeepSeek之类进一步完善了,其所拼凑的"AI货"就是诗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3 20:39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 ...

关键还是那个短视频中““这首诗突破传统怀古诗的抒情模式开创考古实证主义”诗歌的新流派,每个字词都经得起卫星地图校验每联诗句都可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云云,那算怎么回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8: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3 20:39
我也看了一下,《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
婉晴说,我给它下了个指令: ...

还有这套说辞:当“台城柳”的年轮数据与“淮水烟”的PM2.5的指数相遇,诗歌不再是朦胧的抒情,而成为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


这算怎么回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5-3-15 1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5-3-15 12:32 编辑

  总而言之,无论诗AI 或某人,写这首诗,将主题的诗格式要求是“七律”,而写成为“古风”。文不对题,此轮考试是不合格。

  但是,用词的水平还是比较好,"经得起卫星地图校验,每联诗句都可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
  这种要“突破传统怀古诗”等等的精神和努力还是值得鼓励的。

  回去后,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应该是能合格的。

点评

哦,还有这套“宏论”呢:“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典诗学的尝试,恰是数字思维给予传统诗学最珍贵的礼物,开创人机共生的诗学新纪元。” 这又算怎么回事呀?“中国传统诗学”还剩下多少“零碎儿”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5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5-3-15 11:51
总而言之,无论诗AI 或某人,写这首诗,将主题的诗格式要求是“七律”,而写成为“古风”。文不对题,此轮 ...

哦,还有这套“宏论”呢:

“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典诗学的尝试,恰是数字思维给予传统诗学最珍贵的礼物开创人机共生诗学新纪元。

这又算怎么回事呀?“中国传统诗学”还剩下多少“零碎儿”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25
贡献
3086
金钱
6064
发表于 2025-3-16 14: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A 发表于 2025-3-15 13:54
哦,还有这套“宏论”呢:

“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典诗学的尝试,恰是数字思维给予传统诗学最珍贵的礼物, ...

既然是数字思维,可量化,请把考古实证主义的公式方程式公告天下。诗人善考古,考古非
诗也。



点评

另外,那位婉晴是用的“DeepSeek”,还有“Deepseed ”等其它的AI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7 12:01
“考古实证主义新流派”、“三维数字模型”、“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数字思维”等等都只是表象而已,“公然偷换中国传统诗学基因”才是症结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7 08:30
那是有位唤作“婉晴”的在《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说的。其后应有“高人”提供指导吧?只是我也联系不上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6 15:46
三山侃侃堂主人   左海淡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15: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侃石 发表于 2025-3-16 14:02
既然是数字思维,可量化,请把考古实证主义的公式方程式公告天下。诗人善考古,考古非
诗也。

那是有位唤作“婉晴”的在《当DeepSeek邂逅盛唐诗魂:一场跨越千年的凤凰涅槃》短视频中说的。其后应有“高人”提供指导吧?只是我也联系不上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08: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A 于 2025-3-17 11:56 编辑
侃石 发表于 2025-3-16 14:02
既然是数字思维,可量化,请把考古实证主义的公式方程式公告天下。诗人善考古,考古非
诗也。

“考古实证主义新流派”、“三维数字模型”、“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数字思维”等等都只是表象而已,“公然偷换中国传统诗学基因”才是症结吧?

点评

以考古偷换怀古概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7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1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侃石 发表于 2025-3-16 14:02
既然是数字思维,可量化,请把考古实证主义的公式方程式公告天下。诗人善考古,考古非
诗也。

另外,那位婉晴是用的“DeepSeek”,还有“Deepseed ”等其它的AI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25
贡献
3086
金钱
6064
发表于 2025-3-17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侃石 于 2025-3-17 12:50 编辑
老来少A 发表于 2025-3-17 08:30
“考古实证主义新流派”、“三维数字模型”、“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数字思维”等等都只是表象而已 ...

以考古偷换怀古概念.考古要实事求是属科学范畴,诗人怀古属艺术活动,可失事求似,如郭沫若的历史剧。怀者,诗人之情怀也。
三山侃侃堂主人   左海淡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侃石 发表于 2025-3-17 12:08
以考古偷换怀古概念.考古要实事求是属科学范畴,诗人怀古属艺术活动,可失事求似,如郭沫若的历史剧。怀者 ...

以考古偷换怀古概念。”所言极是!“不相及”的事情,那冷冰冰的AI以及AI后有关人等愣是硬生生地搅在一起、偷而换之,居然还宣称“开创”了“诗学新纪元”!居然一直没人有效监管!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911

帖子

33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969
金钱
1189
发表于 2025-3-18 17: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七千步A 于 2025-3-18 17:57 编辑

我倒是觉得,还是这段最震撼:

诗歌不再是朦胧的抒情,而成为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典诗学的尝试,恰是数字思维给予传统诗学最珍贵的礼物,开创人机共生的诗学新纪元。”

点评

的确。“将怀古偷换成考古”、“诗歌不再是抒情”,居然宣称开创了诗学新纪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9 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4

帖子

1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371
金钱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3: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A 于 2025-3-19 14:00 编辑
每日七千步A 发表于 2025-3-18 17:55
我倒是觉得,还是这段最震撼:

"诗歌不再是朦胧的抒情,而成为可量化的文明基因图谱。这种将GIS系统融入古 ...

将“怀古”偷换成“考古”、“诗歌不再是抒情”,居然宣称“开创”了“诗学新纪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