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吟书院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1-16
威望323
金钱1341
贡献465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威望- 323 点
贡献- 465 次
金钱- 1341 枚
|
主讲:副总辅导-踏雪寻梅
(四)行调总结:
1.行调来源:
“行调”吟诵是古代盛行在淄博及周边地区的一种读书方法,特别是在格律诗的读法上非常具有学院派的特点,节奏鲜明,平长仄短,声情并茂,与淄博地区(特别是桓台)的地方语言紧密结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吟诵技巧与风格。“行调”以王佩行先生名字的最后一字而得来,起源于桓台县荆家镇姬桥村。
2.行调特点:
(1)低诵慢吟:
“行调”的吟诵讲究“低诵慢吟”,在“低诵慢吟”中,有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去赏诗、悟诗,去深刻地领会诗歌的美妙和神韵。
(2)腔音唱法:
“行调”吟诵特别注意像京剧那样的字正腔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也就是普通话吟诵中总结的规律“腔音唱法”。
与桓台方言紧密结合,“依字行腔”。
我们学习的行调用的是普通话的发音、行调的旋律。毕竟去学一个地方的方言还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3)节奏鲜明:
“行调”没有固定的曲谱,但节奏非常鲜明,完全按照格律诗对平长仄短的要求来吟诵,非常具有学院派的特点,能够读出格律诗真正的节奏。朗朗上口,简单易学。
“行调”的旋律特点与山东的地方音乐有着直接的联系,“行调”吟诵的旋律是山东人骨子里的音乐,并且只要会说山东的方言,就能更快的学会乃至掌握“行调”的内涵,也能很快体会“行调”吟诵古诗文的魅力。
3.行调吟诵五绝平起与五绝仄起的关系:
五绝平起第一句、第二句旋律与仄起第三句、第四句对应,旋律基本一致。
图例说明更容易看懂:
4.七绝平起与七绝仄起的关系:
和五绝一样,七绝平起第一句与七绝仄起第三句旋律基本一致。第二句和仄起的第四句也基本一致。而第三句,平起第三句和仄起的第一句旋律稍有区别。
还是图例说明比较好懂:
到目前为止,四讲行调课程已经讲完,分别是:五绝平起、五绝仄起、七绝平起、七绝仄起。
行调有八种调式,还有四种律诗的调式,我们将会在课程结束后慢慢教给大家。也不复杂,是我们学过的五绝、七绝四种调式的延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