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9|回复: 7

[国学纵横] 思无邪漫谈之四十五:“香菱学诗”略谈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56

帖子

1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1
贡献
197
金钱
496
发表于 2025-3-2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a 于 2025-3-5 22:27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四十五:“香菱学诗”略谈


       红楼梦博大,有涉近体诗及古典诗学可见一斑。
       红学研究,有专就其诗词而成类。
       就读诗、学诗、诗教、诗观、诗鉴、诗创,红楼梦都要远远超过“四大名著”之另三著。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侧重了香菱学诗情节,香菱经王国维的“三境界”,由乐学、善学、苦学而终于成功。
       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志者经过对路和刻苦的努力,事会成。
       曹雪芹业经这一节及其他,塑造了香菱虽出身低微、受尽凌辱但乐观向上、聪慧好学、神有寄托、终于立足的聪灵执着形象。

       而林黛玉教诗,即曹雪芹诗观。
       曹雪芹借林黛玉,表达其对前代诗人的评价和推崇,表达自己的格律诗观,表达写诗见解。
      
       当然,也是塑造林黛玉才女形象的重要一笔。

       香菱学诗,同时亦是黛玉教诗三部曲。

       强调了立意。

       黛玉在与香菱概略介绍了格律诗的基本规则、基本做法之后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黛玉的这个观点,反映了曹雪芹对格律诗的清醒认识  ,就是既尊重格律诗的形式要求,又不完全拘泥于形式。不为表面字词合乎规则,更看重诗的立意和境界。这之前的第三十八回,曹雪芹即以李纨之口,肯定黛玉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在第四十九回,又以众人之口,称赞香菱诗“新巧有意趣”。

       黛玉的立意第一,不只是要意在笔先,动笔前要有构思,更强调的是诗要有意境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理境交融,意趣交融。

       因为看重立意,所以黛玉直接否定了香菱的“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而不容质疑的告诉香菱:“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黛玉之所以直告香菱放翁那首“浅近”,正是源于她诗要讲究立意的观点。她认为陆游此诗立意不高,无有境界,表意止于文字表面,诗句直白平常。

       曹雪芹这个观点,与严羽诗观一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显然是受了沧浪诗话影响。

       顺便我也想就此说几句与黛玉不同。黛玉评陆游这诗,或许是要求太高,或许是对陆游的闲适平铺不以为然,也或许是对放翁尾句表意还没有充分注意到,总而言之,我觉此评有嫌过苛。


       强调了阅读。
       黛玉和香菱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黛玉先是给香菱推荐了王维、老杜和李白,以学他们为主。这三位不但是唐代的超一流诗人,也是中国旧体诗的三位巨匠而李杜更是至高无上。而这三人,都在唐代,具不同风格。尤后两者,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绝对的有代表性。
       而后又推荐了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这几位都在唐代之前,是诗歌史上有特点有地位的大诗人,尤其陶谢。
       于此可见,林黛玉的阅读观是毋庸置疑的。读诗有重点,又要广博丰富,“
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这种阅读,乃取法其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券,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第一步,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
       黛玉教香菱写诗之第一步要阅读,是对路的,也是经验之谈。

       强调了讨论。
       黛玉对前来还书的香菱说:“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之后,二人就王维的《塞上》,进行了讨论,黛玉肯定香菱“已得”“三味”。
       通观《红楼梦》,不论是“赛菊花诗”还是填“柳絮词”或是作“芙蓉诔”,都是当即品评,相互切磋‘’,交流氛围甚好。尽管属于荣宁二府家庭内部学习讨论,但要比当今网上号称国字号的网站论坛高雅到近乎霄壤之别,绝无庸俗低劣,更无怒向泼骂。
       于此可见,曹雪芹深知文学讨论之妙,即在讨论中看到好诗,知晓病诗;在讨论中认知自己,学习他人;在讨论中学到真知,提高彼此。

       香菱学诗,从对诗的态度上,曹雪芹继续遵循性格逻辑而塑造了黛玉、香菱、宝钗、宝玉等不同人物形象。
       香菱学诗,就格律诗,之于读者,是一篇难得的诗教。




70

主题

156

帖子

1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1
贡献
197
金钱
496
 楼主| 发表于 2025-3-2 1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帖,重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志者经过对路和刻苦的努力,事会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林黛玉教诗,即曹雪芹诗观。
       曹雪芹借林黛玉,表达其对前代诗人的评价和推崇,表达自己的格律诗观,表达写诗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塑造林的才女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了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了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5-3-5 2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了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