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第一讲作业: 秋之心语 一、简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与赋是两种文体。辞,就是楚辞。赋,指的是赋文。由于赋这一文体的发源,受到诗经、楚辞、散文的影响,并且,《文心雕龙》认为,赋是“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所以后来的人,常将“赋”这一文体,与“辞”并列,笼统地称为“辞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 (1)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铺陈, 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2)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主要见于骈句。
(3)辞赋篇幅内容主要铺陈,借景抒情。
(4)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可以换韵,可以一韵到底。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指两句话的结构要相似、内容要相关、行文要相邻、字数要相等。
5、什么叫散句?
答: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就是散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意思关联的一组有应答关系的句子。
7、什么叫排偶?
答:是一种字数相等,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既有排比又有对偶三个以上句形相同句意相近的修辞手法。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在对偶排偶句中的同位置重复使用相同的字,就是古偶句。 9、什么是马蹄律? 答:就是马行走时马蹄着地的规律:简单点说,就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我们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熟读讲义,简答什么是“骈四俪六”,并从自己熟悉的古文中找出三个例句加以说明。 答:“骈四俪六”是古代骈文的一种句式特点,指文章多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构成排比、对偶等形式,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和对称美。 滕王阁序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 。 答: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楚辞的创造者和代表者。被称为:辞赋之祖。其代表作为:《离骚》《九歌》《天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