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老年卡 门票 自打身份证能证明已达七十周岁的第一时间,能作为门票免费进入之前需要花钱买票的公园,我着实是激情满满的逛了几天。那还是有了六十五岁的老年卡时候,把公园普遍的逛了一次(六十岁能办老年卡是后几年的事),什么香山、颐和园、大观园、天坛的都逛遍了,却被止步世界公园的门外。这里老年卡不管用,需要七十周岁以上年龄的身份证明方可免费入园,否则要买门票。 哈哈,带世界两个字就是不一样,高了一等,是把年龄设置高了一等。 我没有进去,不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小瞧人吗?我是达不到那一等的人吗?况且那么多免费的公园任凭进进出出,等七十岁再来让你看看....... 时光荏苒,岁月在老年人并不期待中流逝,七十岁就真的显示在了身份证上面。 我逛了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哈哈,都是带世界的。当然也有不带的:欢乐谷等等。欢乐谷里边,也就是看看年轻人玩的东西,什么海盗船啦、过山车啦什么的,自己什么也不敢坐,怪不得人家把免费杠设在七十岁,七十岁你来了也是白来,要是头几年么——唉,天生胆子小,说真的,头几年也不敢坐。 敢不敢坐也来了,反正不花钱,近距离看看年轻人玩的东西也开眼了。特别是病老伴看着过山车呼啸旋转简直比亲自坐上还开心。....... 对于岁月的馈赠,无论期待或不期待,反正都无法拒绝,转眼七十有六了, 由于北京禁止燃放鞭炮,就连六环外都限制,过年就显得格外的静,无论怎样用彩灯填补,也代替不了烟花和鞭炮的那种氛围。不是吗?几千年的文化,有哪一首哪一篇诗文或影像,在描写过年的快乐和人间喜庆的场合能离开烟花的绽放与鞭炮的响声?哪怕是上元之夜这个独冠“灯”称的节日,没有秧歌锣鼓烟花鞭炮的交融,灯再多再艳再华丽也显得单调而孤寂,也可能是因几个月前老伴走了,觉的更是如此。 我坐公交遛弯,反正老年卡免费,专选择农村路线,也只是略有鞭炮三五声。车上路过月季主题公园,看见门上写着南中轴线元宵节彩灯大世界,我下车去看看,透过围栏,彩灯布置的满园皆是颇具规模,到了入口,老年卡不管用,七十多岁的身份证也是枉然,八十周岁的身份证方可免费。呵呵,不进,我的犟脾气又来了,小样,八十岁,吓唬谁呀,有能耐你把杠抬的九十岁,到时候我老人家照样能来。我毅然走向站牌等待下一趟公交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