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0
金钱10405
贡献7949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0 点
贡献- 7949 次
金钱- 10405 枚
|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2-17 17:07 编辑
日前看到一首诗,诗题是正月十六醒悟,诗曰:
他乡佳节本无关,追逐人流另有欢。灯下已猜迷底好,路边还问卦中难。
虚名富贵传千载,实力贫穷换一餐。牛马如真只听喝,斯文锦瑟对谁弹?
这诗并不难理解,诗题既云正月十六说明了是刚过元宵佳节,故有他乡佳节本无关之句,接下来的追逐人流另有欢,前四字说明了跟随着返城或其它地方的人群,结合前句看则说明了是远去他乡,至于另有欢的欢所欢是什么?作者虽未明说,读者仍可猜度一、二,元宵之后远去他乡大体有出门打工、出门求学、出门公务上班、出门照顾家人、出门开店或其它自己当老板之类,结合结联来看的话应是最后一项,出门开店或其它自己当老板挣钱既合法也自古以来天经天义,无可厚非。当然,结合诗题看的话这里的欢也可能是作者的醒悟之欢。
灯下已猜迷底好,路边还问卦中难。颔联之大意是在灯下已经预料到了结果是好的,但过程可能会有点困难、艰难。
虚名富贵传千载,实力贫穷换一餐。诗如白话一样却是作者的醒悟之所在,实力贫穷本就不通,即便借‘实力单身’网络用语的用法也难通,但却属明显的自创网络用语了,这里先姑作通吧,此联无外说的是虚名、富贵能传千载,贫穷的打工者仅堪填饱肚子,换个角度来说,诗题既云醒悟则说明了作者是看不起贫穷的打工的,要去他乡追名逐利了,寻常心来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虽非值得宣扬的人间正道,但只要是合法地追逐名利倒也无可厚非,看不起贫穷的打工就看不起贫穷的打工呗,读者心态自己摆正了就是。
牛马如真只听喝,斯文锦瑟对谁弹?牛马,在无任何语境照应下本义是牛和马两种动物,有一定语境下可以是当牛作马或牛马精神--不论这牛马精神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奴性的意识,如给资本家当牛马、甘给人民当牛马、当老婆的牛马、当儿孙的牛马等皆无不可,网络用语中的调侃用语‘牛马’即属此类,牛马如真只听喝也相当于是大白话,更白话则是牛马如果真的只会、只懂得听喝斥或呵喝的话,斯文锦瑟对谁弹无外是说自己高雅对谁去倾诉呢,言外之意是知音难寻。
问题就出来了,心向往高雅或想装高雅都还好说,用不着先去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吧?先是无任何语境照应的情况下把打工者贬为牛马已经难免显恶心了,再把打工者贬为高雅的对立面粗俗更是恶心,天下的打工者多了去,连国家公务员甚至是几届的领导人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难道打工就一定粗俗吗?会码几行分行文字就显得有多高雅吗?如果说牛马如真只听喝这句中的牛马没有任何隐喻同样是不忍卒读,一个人装X都装到对牛马去弹锦瑟了除了犯傻外恐怕还是犯傻,这醒悟又夫复何存?
诗者,品格、境界、意趣,三者不能随意偏废,品格先失,境界何存?就遑论一堆大白话几无意趣可言了,贬低一大片以抬高自己,装X都装到这个份上夫复何言?
所以说诗人心向往高雅或想装高雅都还好说点,但装高雅却不代表装X,靠装X以显得自己有多高多雅的也决不是诗人的当行本色。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有一定的教化意义的,即诗教,何谓诗教?子曰: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中国之诗人一直秉承着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作诗填词,中国是个提倡人文关怀的国度,诗人除了个别的、偶尔的调侃斗趣外一直以来何曾有过贬低天下打工者、贫者等下层人民来抬高自己的?中国一直以来的诗教又何曾有过宣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又又何曾有过视追名逐利为人间正道为诗道的?
故曰:诗人绝不是靠装X装出来的,装X装出来的也决不是什么诗人。所谓‘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真正的诗人一定是有一定社会担当和责任感的人,又怎么可能靠贩卖追名逐利和随意践踏底层民众的装X呢?故《毛诗正义》曰:“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真正的诗人一定是胸怀博大的人、大写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