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0
金钱10405
贡献7949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0 点
贡献- 7949 次
金钱- 1040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5-2-12 1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2-12 11:12 编辑
世间一切第一等诗词,情感必具个人化、超越性之色彩,初与社会集体无涉,故奉命文学鲜有足称。诗人自当悲悯人群,要须是悲悯人群之个人,当谨守自我,固藏元胎,慎不可走泄。罗膺中庸《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调寄《满江红》)虽奉命文学,而“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北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冯友兰评语),词意警拔,寄托幽微者,正坐元胎在焉。当彼之时,个人之追求、自我之追求、之理想,亦为全中国、全中华民族之追求、之理想,故能守藏自我,葆其元胎。苟非其人,苟非其时,则不能成此绝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