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都宁山 世知崖门事,不知都宁岗。 千古一悬疑,万古犹心伤。 东坡有后裔,忠勇苏刘义。 崖门浴血战,终因力不逮。 突围上此岗,筑寨暗潜藏。 赵旦立为帝,重竖义旗倡。 遥与南边应,骅骝事宋皇。 沙涌马南宝,二十万旟旐。 败亡何其速,旋踵旦寿夭。 块肉黯然消,刘义亦归钓。 今伤空山路,伫怅离离草。 山高千馀丈,春来鹃啼早。 牡蛎墙何在?旦墓踪亦杳。 遥想白鹇啼,坠林悲巉峭。 木棉吊英魂,碧血映岭峤。 自注:块肉,原指南宋末帝赵炳。此处指赵旦。宋祥兴二年,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背幼帝赵炳跳海死。帝母杨太后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 都宁山又称都宁岗,位于顺德北滘东北方、广珠公路傍。据乾隆十五年《顺德县志》、清咸丰三年《顺德县志》及罗天尺(1687-1766)《五山志林》记载:南宋末崖山之役,张世杰与苏刘义指挥战船十多艘夺港而出,适遇暴风,张世杰溺死,殿前指挥苏刘义率士卒千馀人突围至顺德城东北的都宁山上,建寨据守,立赵旦为帝,称其山寨为都宁,意谓“赵王所都,永安宁也”。愈月,赵旦死,苏刘义葬之于山北。此事正史不载。当时所筑牡蛎壳墙,清乾隆年间尚有残留。当地人民为纪念这段历史,一直沿用此名,并在山下建三忠祠,祭祀抗元的民族英烈。 当时崖山之战后,民间盛传宋帝逃到占城(今越南),马南宝与顺德逢简的梁起共同起兵,众至二十万人,一时声势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