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友就其用韵跟帖请教并对“佳节到”、“倩怀嘉”提出商榷。岂料“畸形自信”早已“极度爆棚”的某“文学院副首版”居然端个架子,对请教者一通呵斥:
“对救知道吗?”
“对不起,百度去吧!
“看来你真的不懂,慢慢学吧!”
“整个诗坛都这样用,唯独你不知道吧?”
“没那个义务解释,你是来找茬的吧?”
吟者:
提出“请教”也好,“商榷”也好,“质疑”也罢,便被视为“找茬”?岂有此理嘛!屏间交流理应促进共同提高,无论对什么货色,都得“只许叫好,不许说不”?
记者:
“只许叫好,不许说不”之风早就甚嚣尘上了啊!否则在圈内根本就没法混啊!请教者一直不卑不亢,继续讨教“对救”新概念,某“文学院副首版”乃回复说:
“仅回两句:上下句不合律,只要平仄相对就是对救,单句不合律,一三五平仄互换就是本救。就此打住了。”
由于当事人已然“关门”,请教者乃另发主帖讨教。结果南江咆哮、一韵初成、温柔的风、水在瓶、老来少等人竟对某“文学院副首版”一顿痛批!兹摘录几帖:
“以讹传讹罢了,对救怎么可能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救法。基础知识,没必要讨论。”
“平时在诗词版放荡形骸就罢了,既然到理论版来解释理论,就必须把自己的理论基础的根据解释清楚,不能溥衍了事,误导广大诗友!”
“悠悠华夏佳节到,脉脉春风倩怀嘉。有上拗下救之说,但没听说过这种拗救方式。”
“诗词理论是谁权大就谁说了算的吗?
金池长老在世时还诋毁过拗救理论是‘左腿瘸了再把右腿打瘸’,谁信谁完蛋!话说回来,你所举之例倒正符合了‘左腿瘸了再把右腿打瘸’。”
“平仄相对是近体诗对仗的基本要求(如颔颈联需平仄相对),与拗救机制无关。若出律处仅满足平仄相对即可豁免,则近体诗格律体系将彻底瓦解。”
“整个诗坛都这样用”的虚妄性……”
“佳节到”(平仄仄)与“倩怀嘉”(仄平平)不符合任何已知拗救范式。
“拗救理论由来已久,岂是随便什么人“上下嘴唇一碰”便可轻易推翻的!那不就乱套了吗?长此以往,律将不律也!”
《“对救”新概念研讨暴露出的“学风问题”实在堪忧》尾段还曾如是强烈质问:
“整个当代所谓诗词学术界,像“某文学院副首版”那等“一知半解”甚或“一无所知”却又“不容说不”的专业/业余型“诗词学者/诗词学人”,到底还有多少呢?彼等“如彼爆棚”的“畸形自信”又是从哪儿来的、跟谁学的呢?”
“某文学院副首版”自始至终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反倒如此气急败坏:
“你这个搬弄是非的小人,找一群盲人摸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吟者:
十分典型的案例啊!“某文学院副首版身份”也颇具代表性啊!诗词学术界“学风败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啊!叶先生“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式学风”可谓“居功至伟”啊!
倒也难怪。既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诗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大神仙”带头“上下嘴唇轻轻一碰”,既然“全球汉诗总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诗学会前副会长”钟大咖同样“上下嘴唇轻轻一碰”,既然中诗学会“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更是动辄“上下嘴唇轻轻一碰”,甚至动辄“双唇接地天”,某“文学院副首版”“如法炮制”天经地义嘛!纯属“正当防卫”嘛!
“和尚摸得,阿Q怎就摸不得”呢?“大和尚摸得,小沙弥怎就摸不得”呢?
须知,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也好,中诗学会带头大哥的“加强版非中国式诗论”也好,钟大咖等“神魔级人物”的歪理邪说也罢,“根本就禁不起推敲”嘛!若不“杀人灭口”,而是“放开批评”,下场“必定比某文学院副首版更惨”啊!
诚如是,“境外颠覆势力”的“鬼蜮伎俩”、“吃里扒外之徒”的“海外津贴”、“雅腐大中小鳄”的“巨额雅腐暴利”、“诗词企业家及其狗子”的“昧心钱”谁来保障呀?!
也正因此,境内外“各有所图”的“牛鬼蛇神”才“内外勾结”、“上下其手”、“左右勾连”,联袂打造成“平水词林无声哑韵利益共同体”之“大染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