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之婉约、豪放与正变谈
作者/肖旭
所谓流派,是指当某一时期一些对社会有影响的作家在思想倾向,文学见解,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多方面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点,并对当时的文坛发生一定影响的话,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流派。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讲,那就是说,所谓流派,是指在当时的文坛上的一批成名作家以他们在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某种共同的特点所形成的派别。流派是由具有共同特点的作家形成的,但我们不能说凡是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家的特点是完全一样的,也不能说每个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这个流派的特点。
如宋代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豪放词风都是由他们的词所表现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所釆用的手法决定的。苏轼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提高了词的地位,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辛弃疾等许多爱国词人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他们的共同基调就是爱国的豪迈情怀。辛弃疾的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从写战斗场面到写田园风光,从写登临怀古,到写相思离别,从写百姓流亡的苦难到写美人失宠的哀愁,从写对朋友的热情勉励到写自我幽闷的难遣,都包罗在内,触及也深。这都与内容、感情交织在一起。苏、辛虽同属豪放词风,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苏词雄壮,辛词悲壮。苏词“横放杰出”,超旷、飘逸,辛词“潜气内转”,豪放中带有苍凉沉郁的色彩。苏轼“以诗为词”,笔力矫健,辛弃疾“以文为词”,能刚能柔。又如同属豪放型的诗人,曹操之豪放,同老辣苍劲溶为一体,故有“幽燕老将”之称。刘禎之豪放多慷慨骨直,所谓“真骨凌霜,高风挎足”。李白之豪放显得飘逸潇洒,一派仙风道古。
文学史上流派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对具体的流派进行分析,就能体会到“流派”的含义。《诗话补遗》引毛西河《与友札》说:他曾登览泰山,“见奇峰怪崿,拔地倚天,然山涧中杜鹃红艳,春兰幽香,未尝无倡条冶叶,动人春色,此泰山之所以为大也,人家之诗何以异此!”毛西河从泰山自然风光的多样性,悟得一个颇为有趣的美学课题。大家的诗歌,常常既有铜喉铁板的英雄绝唱?又不乏妩媚委婉的儿女风情。作家个人的文学风格尚且刚柔兼并,可以想见,盛行一代的词作,其体性风格必然是更加丰富多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