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精华1100
注册时间2019-3-27
威望42852
金钱151784
贡献62325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威望- 42852 点
贡献- 62325 次
金钱- 15178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5-2-8 1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心语轩窗老师详评鼓励,录此存照,高挂共赏:
心语轩窗老师:
这首作品,出现了一些调与情不太符合的情况,我着重从这方面交流下我的观点。先来粗略地看看这个词牌的调的特点。这个词牌全是以仄结尾的句子,上下句各只有中间一个略为缓和语气的平尾句。连续仄尾(含句读),尤其是有拗怒现象存在时,语气都比较急促,不太适合比较美感、深情的舒缓类歌颂,适合含有愤、或者怒、或者悲壮或者悲苦、抑或是无比畅快(如岳飞的饥餐肉,渴饮血,怒中带畅快)。
(晓客:其实,我不完全赞同老师的观点,此词牌体例除了范体和无名氏题外,并不具备愤怒,悲壮等激烈的情绪。反而柳体、张先体、高体均偏向婉约多一些。特别是柳体,尽管有忧有愁,但不激烈,意象不无美感。 )所以这个词牌 总体适合 沉郁悲壮 哀怨忧愁 孤寂落寞 思念怀人 等感情色彩的宣泄。
从整体看,先生的词作感情色彩是符合这个调的,主要是谈个别语句。首先来看开篇【和风暖煦葱青被。听飞雁、归程启】字面上很美的一幅画面。适合稍舒缓的调调
(晓客: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裂开来让人看。以雁喻人,在春节这美好祥和的时候,为了工作、生活,却要奔波远行返工,亲人方才团聚,又要分别,强烈的反差,也许更感人些!)
这句字面当然没有壮、愤、怒、苦等,但用这个短促的调,读出了无比畅快感。与后面的 几声欢喜几声忧 以及整体牵绊的感情色彩不相谐合。我们来借鉴下词格范词的用句“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种悲苦感扑面而来。适合这种急促调调。非常谐合。
再看【几声欢喜几声忧】,急促过后,来个舒缓的平尾句。形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哽咽之势。那么这句是非常契合的。
【云若絮、天如水。翁童不舍,犬猫欲泪,欲诉心儿事。】全仄尾句式。语气之快,可想而知,有不吐不快的感觉,那么字面上,符合这种调调,这种调调只有去声字或者入声字能担得起来。偶尔个别上声迂回一下,不适合连用上声。上声字 水和舍的连续迂回,减缓了这种“快”的调调,破坏了气势。稍有违和。犬猫欲泪,欲诉心儿事。是十分契合的。
也借鉴一下范词“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只有一个上声“水”迂回了一下,尤其后面连续三个去声尾句(可含入),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阕和上阙也基本类似,就省略了,不啰嗦了。先生的字面意思基本符合下阕的调。尤其【尊前多少挂牵情,翻绿浮红庭砌。倚门影印,亲声萦耳,驿路上、孤鸿无寐。】是十分契合和谐调的。主要是开篇的几句,问题有点大。
我直言了,先生莫怪,或许说得并不完全正确。仅作交流。问好!新年快乐!
先生这首可以看出是模仿这首范词填的,但个别词句特点不同,导致语调有些出入。
(晓客:多谢老师关注支持!初十一愉快,文祺笔丰!期待指正!)
我直言了,先生莫怪,或许说得并不完全正确。仅作交流。
(晓客:谢谢老师直言指正!我就喜欢这种诗友,不是捧友,而是诤友!真心交流才有提高!)
先生这首可以看出是模仿这首范词填的,但个别词句特点不同,导致语调有些出入。 ...
(晓客:是的,模仿痕迹太重,反而失真!谢谢老师指导!)
主要是开篇的几句,问题有点大。
(晓客:开篇主要是为了适应节日气氛,目的是想反衬以下后面的离别伤感情绪。)
连续仄尾(含句读),尤其是有拗怒现象存在时,语气都比较急促,不太适合比较美感、深情的舒缓类歌颂,适合 ...
(晓客:其实,我不完全赞同老师的观点,此词牌体例除了范体和无名氏题外,并不具备愤怒,悲壮等激烈的情绪。反而柳体、张先体、高体均偏向婉约多一些。特别是柳体,尽管有忧有愁,但不激烈,意象不无美感。)
首先来看开篇【和风暖煦葱青被。听飞雁、归程启】字面上很美的一幅画面。适合稍舒缓的调调 ...
(晓客: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裂开来让人看。以雁喻人,在春节这美好祥和的时候,为了工作、生活,却要奔波远行返工,亲人方才团聚,又要分别,强烈的反差,也许更感人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