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人灵思的“易字诗”竞答(古韵) ——当年我这样教学生记熟古诗词 所谓“易字诗”,就是有意改换古诗词原句中的某一个字或词。所谓“竞答”就是扣住原诗易字处发出疑问(问句要给人以广泛联想的空间,且还要具有可行性和趣味性。)答句必须用另一首古诗(或词)的原句,且与问句相合。答句虽然不求唯一,但必须切和易字诗词句子的问句意思。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巩固你学习的古诗词,还可以培养你的联想创新能力,激发你去大量阅读古诗词,丰富你的诗词素养。实践证明,我的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们学好古代诗词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使得阅读古诗词毫无单调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时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本地仅仅我一人。哈哈。)下边我们先举出数例,然后就请你根据示例的要求来回到列出的“易字诗”句子,看看谁是先进者。 示例: (1) 少小回家老二回。(贺知章·《回乡偶书》) 问:老大为何不归? 答: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2)故人西辞白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黄鹤为何不见? 答: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 根据例句形式,请你给下面古诗词的“易字”处(括号内的为诗词的原字),扣住设问,寻找一古诗词的句子作答,几人同时进行,最先完成者为胜利。 1,西塞山前白鹅(鹭)飞。(张志和·《渔夫》) 问:为何不见白鹭? 2,犹抱琵琶半遮颜(面)。(白居易·《琵琶行》) 问:何不见人面? 3,唯见长江天际回(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长江为何不流? 4,劝君更尽千(一)杯酒。(王维·《渭城曲》) 问:为何要喝千杯? 5,西出阳关有(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问:关外有故人? 6.低头思他(故)乡。(李白·《静夜思》) 问:何不思家乡? 7,疑是地上月(霜)(李白·《静夜思》) 问:霜为何变月? 8.李(桃)花依旧笑东风。(崔颢·《题都成南庄》) 问:桃花哪里去了? 9,留连鹧鸪(戏蝶)时时舞。(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问:何不见蝴蝶? 10、却看父母(妻子)愁何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问:妻子哪去了? 11、恨别草(鸟)惊心。(杜甫·《春望》) 问:何不见鸟? 12、同时天下沦落燕(人)(白居易·《琵琶行》) 问:何不见人行? 13、遥知兄长(弟)登高处,(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问:弟弟何在? 14、烟火(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为何不见花。 15、远下(上)寒山石径斜。(杜牧·《山行》) 问:为何不上? 16,何当共剪西窗花(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问:为何不剪烛? 17、家祭无忘告乃婆(翁)。(陆游·《示儿》) 问:为何不告翁? 18:风吹树(草)低见牛羊。(乐府《敕勒歌》) 问:草为何不见? 19、病树前头万木秋(春)。(刘禹锡·《酬乐天席上赠》) 问:春到哪去了。 20、房(茅)檐低小。(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问:为何不见茅? (下略) 参考答案: 1、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人面不知何处去。(崔颢·《题都成南庄》) 3、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虏酒千杯不醉人。(高适,《营州歌》) 5、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黄鹤楼上吹笛) 7、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闻笛) 8、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9、至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怀古)) 10、不知何处抛妻子。(张碧·农父) 11、千山鸟飞绝。(柳宗元,《江雪》) 12、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3、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 1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示张寺丞》) 15、北人莫上动乡情。(刘禹锡·《竹枝词》) 16、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老翁逾墙走。(白居易·《石壕吏》) 18、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19、落花流水春去也。(李煜词) 20、茅飞渡江洒江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