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5-1-28 06:47 编辑
春节 二首 七律 新韵 陈玉喜
【一】 古遗祭祀演来篇,俗称新春或过年; 岁首之冠谦庆贺,载传悠久本乎天。 内涵文化蕴深注,除旧迎丰谱禧轩; 忆祖拜神求乐抚,泰行裕富渡浓潜。 【二】 精灵凝聚中华翩,辞旧迎新开笑颜; 五谷丰收多富佑,合家敦亲共团圆。 一堂欢续夜嘘饭,守岁闲聊压拜钱; 子丑交年鞭炮响,期春来令过潜瞻。
赏析;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