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明末“岭南三忠”之陈岩野先生殉难三百六十四年(十一首之十一)
(十一)不屈殉国 汩罗之月照珠江,碧血崖门烟水凉。 杞国书生梦望帝,锦岩史册载蛮荒。 穗城风雨悲秋日,桑梓遗民忆雪堂。 一夜木棉辞故土,英雄独哭湿衣裳。 自注:陈邦彦被押到广州后,任凭巡抚佟养甲百般劝降,迄自凛然不屈,五日不食,端坐赋诗,只要来纸笔,写下生平自述和绝命诗三首。永历元年九月二十八日(10月25日),佟养甲见劝说无望,下令将他押到四牌楼杀害。临刑前,邦彦慷慨高歌:“天造兮多艰,臣也江之浒。书生漫谈兵,时哉不我与。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崖山多忠魂,后先照千古。”歌罢,从容引颈受刃,年仅45岁。 后来历史学家评价: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领导的广东义师虽然先后被清军所镇压,但是,死难者的鲜血并没有白流。正是由于他们在广东各地掀起势如潮涌的武装抗清飙风,迫使清两广当局匆忙调回进攻广西的主力,永历朝廷在广西的统治才赖以维持下来。(顾诚《南明史》)孙中山称赞陈邦彦“当得起‘忠义仁勇’四字。他以天下为己任,忠于民族,是忠;轰轰烈烈,应做就做,是义;犯大难,杀身成仁,是仁;一个书生,上万言书,奋力救亡,带兵禦侮,是勇。’” 2012年(壬辰年)4月于顺德凤山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