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明末“岭南三忠”之陈岩野先生殉难三百六十四年(十一首之六、七)
(六)山中隐居 生涯老去空山瘦,子美何曾忘国忧。 烟水闲云沽月下,桃源醉里亦多愁。 自注:两个南明小朝廷的争斗,使陈邦彦痛心疾首。失望之余,化名林居士,退隐高明山中,招募义军。他写了《丙戌冬日山中感事》、《东还书白业庵壁》等诗,抒发忧国、失意和无奈的情感,格调低沈。有多首提到以酒排遣的郁闷心情:“行云野鹤浑无定,莫厌陶潜醉里来。”(《东还书白业庵壁》)“直拼破戒谋深醉,沽酒何当月下还。”(《丙戌冬日山中感事》) (七)起兵救亡 王师风鹤又西去,大明谁人救君王。 兵科有泪倾遗老,无兵缺饷正彷徨。 高明山中奋义旗,甘竹滩里降强梁。 舟船浩荡奔穗城,虎门初捷露锋芒。 清军惶恐急回防,桂林君臣喜欲狂。 司马兵法未虚读,世人称誉史流芳。 自注:隆武二年,镇守赣州的万元吉在广东招募了一支千余的队伍,为首的叫余龙,还未成行,赣州失守,余龙在甘竹滩落草为寇,陆续收编各地溃散土卒,众至二万多人。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清将李成栋攻陷肇庆,夺梧州,深入广西腹地,永历朝廷岌岌可危。陈邦彦听到消息,潜归家乡龙山,和弟子马应房冒险到甘竹滩收编余龙所部。二月初十,遣余龙全军舟船数百艘进迫广州,在东莞虎门击败清军水师,焚毁清军船只百余艘。连攻广州四日不克。陈邦彦从高明起兵,与余龙汇合。。清两广总督佟养甲见形势危急,关闭城门,令李成栋火速回援。义军攻广州城不下,清方又扬言李成栋将回师先捣甘竹滩,余龙部顾念老家老少,闻讯立即退兵。陈邦彦孤掌难鸣,只好退回高明。此战虽然未能攻取广州,但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