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明末“岭南三忠”之陈岩野先生殉难三百六十四年(十一首之一) 陈邦彦(1603-1647年),字会份,号岩野,祖籍为广东省顺德县龙山人。明末岭南抗清英雄,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并称“明末岭南三忠”。他的诗歌与黎遂球、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他师法杜甫,被称为“粤中杜甫”。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九月二十八日被清军杀害于广州四牌楼,殉难距今三百六十四年。 (一)锦岩忠烈 锦岩拱北门,崒嵂西山邻。 木棉哭壮士,松柏忆旧尘。 百年身寂寞,千秋多荆榛。 杏坛二十载,满门忠义臣。 三家与四子,文章灿星辰。 书生奋刀剑,神州叹沈沦。 申氏不忘楚,鲁连不帝秦。 弃家赴生死,肝胆照昆仑。 伏波桥下水,千古碧粼粼。 渡头巷边雨,化泪祭英魂。 自注:锦岩山位于顺德县城北区闹市中。山旁设有南宋建筑锦岩庙,陈岩野祠、陈邦彦纪念馆,山顶建有望月亭。陈岩野祠即陈邦彦讲学处,他在此授徒讲学近二十年,世称“岩野先生”。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几位岭南诗人,都曾受教其门。“岭南三大家”中,陈恭尹为其子;屈大均、梁佩兰亦从游日久。还有号称“四子”的薛始亨、何绛、罗大宾、程可则,亦在锦岩门下,“三家”、“四子”,被称为“锦岩诗派”。门生马应房追随老师起兵,后在攻顺德县城时被俘不屈,被沈溺于伏波桥下。追随起事殉难的门生还有:杨景烨、高为□(石+襄),广州内应事泄被杀。霍师连,在三水十余战,杀敌千余;在清远与李成栋激战,败走四会,为李成栋追及,溺水死。朱学熙,杀清远县令举城以应,倾家产以助军饷,城破自杀。关钟喜,陈邦彦入清远,命其为县令,城陷战死。邓研聪,龙山举人,黄连之战战死。此外,锦岩山东庵主持性显,与陈邦彦共谋起兵,自统兵一队,清远城陷时巷战被杀。陈邦彦一家,除长子陈恭尹幸免于难外,全家惨遭清军杀害。陈恭尹后来多年奔走在抗清救亡的路上。他晚年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并终身不仕清朝。 渡头巷即离锦岩不远处,陈邦彦墓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