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4

寻梦燕子湖,邂逅心中桃源 根据南樵子先生《桃源行》

[复制链接]

35

主题

107

帖子

8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42
金钱
343
发表于 2025-1-21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梦燕子湖,邂逅心中桃源
根据诗林晓月发表的南樵子先生《桃源行》改编

       桃源的故事,在一条悠悠历史长河中,自千余年前淌至今日,携着岁月的痕迹,在时光中泛起层层涟漪。武陵太守当年满怀憧憬前去寻觅,却终究一无所获,只留下无尽感慨,在历史的角落里暗自叹息。
       时光车轮滚滚向前,当我怀揣着对桃源的向往,踏入阳朔的燕子湖时,刹那间穿越了千年时光隧道。就在那一瞬间,我寻得了梦中萦绕已久的桃源,心中顿时涌起无尽的震撼与惊喜。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恰似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回母亲怀抱。
       踏入景区的那一刻,便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曲径似一条蜿蜒绸带,在山林间若隐若现;回廊曲折有致,紧紧环抱着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我迫不及待登上一叶轻舟,轻如柳叶的一片小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我缓缓划动船桨,船桨与水面温柔触碰,发出悦耳声响,奏响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小船悠悠前行,驶向那传说中的 “桃源”。抬眼望去,长长的风雨桥横跨水面,稳稳连接着田园,那是通往宁静与美好的时光通道,一直延伸至远方,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
      湖面平静无澜。湖水颜色淡雅柔和,在阳光轻抚下波光粼粼,闪烁着细碎光芒,景色空明澄澈,让人的心也随之宁静祥和。抬头仰望万里晴空,洁白云朵悠悠飘荡,影子倒映在清澈湖面上,与湖水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置身梦幻之中。岸边,浓密树荫如巨大绿伞,为大地洒下清凉。在树荫的庇护下,错落分布着蛮侗风格的房屋,与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天然和谐的水墨画,每一笔都满含大自然的韵味。远处山峰连绵起伏,有的山峰宛如玉簪,纤细秀丽;有的山峰好似螺髻,圆润饱满。它们环绕簇拥着闪烁的繁星,守护着这片宁静天地,让人心生敬畏。
       沿着杨柳依依的河岸缓缓前行,河岸上的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姿,细长柳枝随风飘舞。鸟影在天空中翩跹起舞,欢快歌声回荡在空气中,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好。小舟静静停靠在岸边,在等待远方归人。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其间隐隐可见蜿蜒的竹涧,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声响,是大自然的轻声细语。忽然,一阵欢快的侗鼓瑶舞声传来,激昂的鼓声、灵动的舞姿,是热情好客的人们在迎接远方来客。他们的笑容灿烂,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再看那湖面上,荷花亭亭玉立,粉嫩花瓣上挂着晶莹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光芒。湖水弥漫着淡淡的清香,那是荷花的芬芳,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心旷神怡,所有烦恼都被这一缕清香驱散。
       乘船进入燕子洞,洞口被岩石遮蔽,初入时一片昏暗,于是我进入了一个神秘世界。随着船只缓缓前行,洞窟渐渐明亮,黑暗中透出曙光。一座仙桥横跨其中,如梦如幻,连接着两个神秘的世界。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这仙人居住的地方,心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
       出了洞,眼前豁然开朗,从黑暗走进光明。桃花岛上,桃花开得正艳,粉嫩花瓣在阳光下闪烁光芒,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每一朵桃花都像一个小小的精灵,在枝头跳跃、欢笑。我满心欢喜,刚想伸手去摘,船儿却不停前行,只留下那一抹娇艳桃花渐渐远去,如梦一般,让人回味无穷。
       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嘹亮的蛮歌,那歌声悠扬动听,从云端传来。随着船儿行进,村庄的屋舍和小巧的桥梁渐渐映入眼帘,屋舍错落有致,充满生活气息;桥梁小巧玲珑,横跨水面,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笔架山峰耸立在烟雾缭绕的山间,绘就一幅如梦似幻的水墨画卷,正是人间仙境,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登上岸,走进侗寨,那高高的花楼引人注目,一座神秘城堡,隐藏着无数故事。不禁遐想,侗女会在何时抛出绣球呢?也许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当花楼被月光笼罩,侗女会带着羞涩笑容,将绣球抛向心仪的男子。在这里,能看到精美的苗绣、绚丽的壮锦、独特的革家蜡染,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少数民族的智慧与心血。还有那转动的纺车、流淌的水车以及横跨水面的采菱桥,每一处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那纺车在岁月中转动,时光在水车里流淌,采菱桥横跨水面,连接着人们的生活与梦想 。
      在渊明山庄,穿越时空与五柳先生对话。山庄里,陶诗随处可见,每一句诗都如美酒般醇厚,让人沉醉其中。细细品味那些诗句,感受着陶渊明笔下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让人向往。在这里,寻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离开的时候,在心中默默记下这桃溪之路。莫要嘲笑武陵太守找不到桃源,因为在这世间,只要有清幽宁静之处,便有桃源的灵魂。阳朔的燕子湖,便是我心中那真实可触的桃源,它的美,它的静,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每当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时光,心中便充满温暖与感动,使我又回到了那个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

468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307
贡献
103492
金钱
1168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21 17: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5-1-21 17:14 编辑

谢谢诗友的文章,说出了自己的游览经历和内心的眷恋之情,我感受到了,学习点赞。 也说几点个人看法以供交流,比如第三段第四段中,"我迫不及待登上一叶轻舟,轻如柳叶的一片小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湖面平静无澜。"似有矛盾;“莫要嘲笑武陵太守找不到桃源,因为在这世间,只要有清幽宁静之处,便有桃源的灵魂。”这个因果句似乎没有什么必然逻辑联系;还有就是总结性感受性言论颇多,描述性似乎不足。总的来说不错,几条个人意见说的不一定对,错谬处还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点评

谢谢诗友,写之前我注意到这个地方的用字,推敲过后才用的是澜字,澜是较大的水波。一般形成澜就差不多与壮阔联系起来了。微澜也比一般的涟漪要大得多。如果小波用澜就是错误用字了。澜和涟漪关系很特殊既是反义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2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07

帖子

8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42
金钱
343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0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江咆哮 于 2025-1-22 00:26 编辑

谢谢诗友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07

帖子

8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42
金钱
343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00: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江咆哮 于 2025-1-22 00:37 编辑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5-1-21 17:10
谢谢诗友的文章,说出了自己的游览经历和内心的眷恋之情,我感受到了,学习点赞。 也说几点个人看法以供交 ...

谢谢诗友,写的时候,我注意到这个地方的用字,推敲过后才用的是澜字,澜是较大的水波。一般形成澜就差不多与壮阔联系起来了。微澜也比一般的涟漪要大得多。如果小波用澜就是错误用字了。澜和涟漪关系很特殊既是反义词(从大小来说)也是近义词(非同义词,从类型来说都是水波),涟漪是较小的水波,所以微风是吹不起澜的,只能吹出涟漪。湖面的平静是相对的,绝对的平静是没有的。这里其实主要是用平静的湖面来烘托心境。典籍里有注明, “澜”的基本含义是大波浪,微风兴起的微波,不能称澜,故称无澜。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描绘的就是一种平静的水面状态与清风微微吹拂同时存在,但未达到澜的水平,所以,微风与水面平静在苏轼笔下也是同时存在的,我之所以用到摇曳,这是生活经验,轻舟,甚至轻如柳叶的小舟,是摇曳的。若水面波浪稍大,风大一点,就可能会用到 “澜” 字来描绘。再就是细节描绘,确安排很少,因为我本意就是立足散文,而非记述文式游记,在原帖下面我说明了“这里面景色太美了,我又写了一篇散文代赏析” ,可能这里没有交代是散文。这两种文体的游记都有写的,相对散文写得人多一些。散文和记述文,两种方式写游记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记述文侧重实景和细节,散文侧重于内心和抒情(形散,故描写细节没有深入),也就是感受。否则,会造成文体不清,再次谢谢交流。

点评

谢谢诗友的坦诚交流,说的有道理,我对散文了解不多,都是些个人不成熟的感受观点,还请海涵。至于散文的创作手法问题待详细了解后再行讨论,也向您问好,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2 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8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307
贡献
103492
金钱
1168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22 13: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江咆哮 发表于 2025-1-22 00:25
谢谢诗友,写的时候,我注意到这个地方的用字,推敲过后才用的是澜字,澜是较大的水波。一般形成澜就差不 ...

谢谢诗友的坦诚交流,说的有道理,我对散文了解不多,都是些个人不成熟的感受观点,还请海涵。至于散文的创作手法问题待详细了解后再行讨论,也向您问好,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