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4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疏影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569

主题

138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7
贡献
1619
金钱
41106
发表于 2025-1-14 2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25-1-14 22:27 编辑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毕业论文

0

主题

74

帖子

8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189
金钱
314
发表于 2025-2-1 18: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瓷2023 于 2025-2-1 20:06 编辑

                      浅谈成联的立意
                              青瓷

      一年来,对联的学习让我真切的认识到国学文化的魅力。虽然从小就知道对联的样子,可是对联的内在学问却是在近两年多的学习中才稍有了解。在我的意识中一直觉得成联是对联的终极表达形式,是三观和文化积累的综合体现。为了写好成联,我们经历了基础语法和出对句的练习。最终独立完成一副对联的设计和雕章琢句。作为初学者,成联的设计最容易掌握的思路就是:

◆上下两条线,立意是关键

       今天就成联的立意,我将分如下几个部分分别来阐述我设计成联时的思考过程。

一、题人

例1:
题李清照
文/青瓷
也曾二八无忧,醉卧藕花,只道绿肥红瘦;
不想中年堪乱,流离江左,梦归晓雾云涛。

立意:李清照的人生可以南渡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且生存状态差别很大。对比强烈。
脉络:上联,春春年少的妙龄才女。
            下联,中年后的颠沛流离。

        生活优渥的年轻时代与战乱后的颠沛的人生反差如此强烈,不论是谁都会感慨万千。联中引用了李清照的俩首词作《如梦令》《渔家傲》,恰是她前后不同的人生状态的真实写照。

例2:
题西湖岳飞庙
文/青瓷

云覆栖霞,风擂金鼓,永夜银珠千树泣;
心昭日月,生为家邦,一门忠烈满江红。

立意:题庙宇就是题人,岳飞的人生意义在抗金的过程中最能体现。
脉络:上联,栖霞岭岳王庙的环境描写。
            下联,满门忠烈,千古冤魂。

       这副成联上下联立意相对完整,但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于是我稍作改动。
       拉人作衬---西湖三杰都是历史上与西湖有不解之缘的忠臣。放在一起更显厚重。


云覆栖霞,风擂金鼓,永夜银珠千树泣;
节庵粉骨,苍水埋名,诸门忠烈满江红。

二、状物

(一)名胜古迹

      对于名胜古迹,我们一般都选取两条线分别描述。

★地理+地位
例3:
南迦巴瓦峰   
文/青瓷
处世界之巅,立星月之前,静伫苍穹听梵唱;
浴佛光之圣,仰万民之敬,捧持碧带映菩提。

立意:南迦巴瓦是藏民心中的神山,雅鲁藏布江第一峰。
脉络:上联,地理位置。
            下联,藏民心中的圣山。

★历史+感怀
例4:
沧浪园   
文/青瓷
曾经野水荒湾,如今曲径幽篁,高亭雅筑川三面,明月清风钱四万;
亦或踞台仰啸,间也观鱼同乐,旧国紫宫存几朝,斯园逸韵越千年。

立意:沧浪园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园林。
脉络:上联,苏舜钦修建时写下《沧浪园记》,欧阳修也有题文。这些都是历史与环境描写的素材。
            下联,这园子的主人的故事让我感慨。

★渊源+事迹
例5:
南禅寺   
文/青瓷
铜铃响盛唐,圣像自敦煌,妙光千载玉龙降,此处丛林最胜;
梵呗环金殿,沉香盈地藏,古佛三尊水患平,今朝万众皆安。

立意:历史悠久的南禅寺被誉为南朝最胜丛林。
脉络:上联,始建于唐代的南禅寺有着敦煌的风格。
            下联,保一方平安的慈悲事迹。

★历史+传承
例6:
题石鼓书院  
文/青瓷
魂踞两江,历千载沧桑,几番兵燹今犹在;
学承正脉,传五经义理,数代先贤道永存。

立意:石鼓书院是儒家文化的传播地。
脉络:上联,地理位置与历史经历。
            下联,儒家文化的思想传承。

(二)自然之物与象

      自然界中的物与现象是我们写的最多的内容。通常采用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摹状+精神升华
例7:

文/青瓷
翠叶对开犹倚剑;
素心独守自成芳。

立意:兰花被人们赞为四君子之一,自然有其精神特征。
脉络:上联,兰花的叶子如剑一样挺立。
            下联,它的花素雅芬芳。

例8:

文/青瓷
凭风一去天涯远;
斩浪唯期壮志酬。

立意:帆在人们心中代表远行,引申表达完成理想。
脉络:上联,凭风去天涯。
            下联,远行为酬壮志。

★对比+感悟
例9:
同枝
文/青瓷
新芽已出,青绿腰身亲旭日;
老叶不离,金黄腠理眷斜阳。

立意:新叶已出老叶不去令人感慨。
脉络:上联,新叶青春靓丽。
            下联,老叶枯黄,为何不去?

★特征+修辞
例10 :
秋风
文/青瓷
青女挥毫,尽染丹枫千嶂醉;
蓐收规尺,遍开金穗嘉音传。

立意:秋天的意可悲伤可欣喜。我选后者。
脉络:上联,秋天的颜色绚烂。
            下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这里引用两个与秋天相关的神来引出秋风给人间带来的状貌。同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同角度联想赋义
例11:
尘埃  
文/青瓷
六朝宫阙终为土,兴衰相替;
一世凡心易染尘,冬夏勤清。

立意:不同角度赋予尘埃不同的意义。
脉络:上联,曾经的辉煌经过历史的沧海桑田最终化为尘埃。
            下联,身为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个主题不好写,我就想到把它放到更大的背景下赋予更深刻的含义。

例12:
鱼 (20241209)
文/青瓷
跃龙门,方晓天高地阔;
居静水,当图岁好身安。

立意:鱼的人生也可以看成人的一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有不同的生活选择。
脉络:上联,鱼跃龙门代表积极地进取精神。
            下联,选择安居静水并非消极,是历经奋斗和挣扎后的觉悟与平和。


三、抽象及命题联

(一)题画联

例13:
茶客
文/青瓷
翠竹深深,煮茗浮香期客至;
啸声隐隐,朝山诵偈有僧临。

例14:
暮色
文/青瓷
落日殷殷犹不舍;
春芽切切盼重逢。

例15:
大榕树
文/青瓷
嘉木成阴,葱茏翠叶遮清梦;
前生有约,叠绕苍枝到白头。

例16:
江叟
文/青瓷
千嶂澄岚一镜湖,高天作衬;
春桃夹岸两渔叟,碧水为家。

(二)题诗句联

例17:据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
文/青瓷
何因亭畔流连久;
醉入荷花嬉笑欢。

例18:据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思
文/青瓷
美景嘉晨,遥知故里亲齐聚;
他乡冷驿,久望篱旁菊自开。

例19:据徐元杰《湖上》
游春
文/青瓷
红树乱莺,平湖溢美游人醉;
夕阳箫鼓,晚棹不归白鹭惊。

(三)题抽象事物

       对于情志等抽象事物的描写,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物象将其具象化。

例20:
乡愁
文/青瓷
又是一年风雪至;
不堪桑梓万山遥。

例21:
重逢
文/青瓷
重逢噙热泪;
痛饮话从前。

例22:
分别
文/青瓷
桥畔轻吟红豆曲;
他乡难见意中人。


       经过一年的学习收获了很多。感谢古风的老师们每一点每一滴的殷殷指导。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坚持不懈的学习下去。不忘初心!

     青瓷
20250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8
贡献
86
金钱
134
发表于 2025-2-12 06: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判断平仄】
疏影21-采苓

     无意间在好友空间看到古风招生慕名而来,在二十三结识各位老师和同学,期间与大家朝夕相处情同家人,从不懂平仄到能够对句让我受益匪浅。感谢这一年来给予我帮助和鼓励!
    下边是我对对联六要素中平仄对应一点粗浅的理解,如有错误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指正!

    我们知道对联六要素中平仄对应是对联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平仄就是汉字的声调,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韵律美,写出的诗文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现代汉语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把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今音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古音中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入声为仄声,但古人把入声字都分散到普通话中四个音调里,从而有了今平古仄字,在对联实战中经常会遇到,同时也给我们对句子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今平古仄字,那么如何来判断呢?

一,从今古音判断平仄
我们先看例句:

例1.
    家山何忍别【联友】
这个句子是今音还是古音呢?咱先标注一下平仄,如下:
家山何忍别【联友】
平平平仄平(今)
平平平仄仄(古)
从平仄看出不论是今音还是古音都是合律的,“别”古音入声字仄声,如按今音,可当此句为下联,如按古音,可当此句为上联。

试对:家山何忍别【联友】
           大梦几时圆【采苓】

           往事不堪忆【采苓】
           家山何忍别【联友】

例2.
    空有豪情耽俗世【联友】
    平仄平平平平仄(今)
    平仄平平平仄仄(古)
出句“俗”今音平声,古音仄声,如果按今音此出句失替,不合律,所以此出句古音。
试对:
空有豪情耽俗世【联友】
直教病骨老青衫【采苓】

例3.
    垂纶闲钓一江月【联友】
    枕石惬听两岸风【采苓】
对句“石”今音“石”“听”失替, “石’‘纶”失对,古音合律,但是孤平了。
改:
    垂纶闲钓一江月【联友】
    从此远离那纸名【采苓】

例4.
    繁华落尽空余叹【联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今)
    平平仄仄平平仄(古)
    风雨归来已白头【采苓】
    平仄平平仄平平(今)
    平仄平平仄仄平(古)
出句今古音都合律;对句“白”今平古仄字,如按今音“白”“来”失替,“白”“余”失对,所以“白”按古音仄声字合律。

例5.
    门外桃花开别院【联友】
    平仄平平平平仄(今)
    平仄平平平仄仄(古)
出句“别”今平古仄,如按今音此出句失替不合律,古音合律。
试对:
    门外桃花开别院【联友】
    心中人面在何方【采苓】

从上边例句可以看出来,了解今平古仄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看到句子时不要着急对,先判断出句是今平还是古音,对出来的句子是否有古今音混用。还有就是要记住一些常用的今平古仄字,因为我们在平时对句中是经常碰到的。

二,从通用字来判断平仄
我们再看一个例句:

例6.
  厚爱不能忘【联友】
这个句子是今音还是古音呢?再看平仄:
  厚爱不能忘【联友】
  仄仄仄平仄(今)
  仄仄仄平平(古)
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今古音都合律,如按今音,此句为上联,如按古音,视此句上下联均可,上联不用论孤平,因为“忘”古音平仄通用字。
失对:
   厚爱不能忘【联友】
   此情皆可还【采苓】
什么是平仄通用字呢?
平仄通用字:在古音中可读平声也可读仄声的多音字,不管读平声还是读仄声字义不变的字叫平仄通用字。
通用字的意义就是在诗词联中不管在哪个位置都不会出律,换句话说格律要求它平声它就是平声,要求它仄声它就是仄声。

例7.
    岁月诗中过【联友】
    仄仄平平仄(今)
    仄仄平平仄(古)
    风云笑里看【采苓】
    平平仄仄仄(今)
    平平仄仄平(古)
出句今音古音皆合律,对句今音“看”仄声不合律,古音平声合律。所以对句用的是古音。
还有就是“看”也是平仄通用字。

例8.
    欲寄相思无一字【联友】
    忍看白发已三千【采苓】
这里“看”在句子中是平声还是仄声呐?看看节奏点:
出句:寄 思 一
           仄 平 平(今)
           仄 平 仄(古)
对句:看 发 千
           仄 仄 平(今)
           平 仄 平(古)
可以看出“看”此处今音仄声出律,按古音平声合律。

例9.
    客醒三更雨【联友】
这里“醒”通用字,在句中是是平声还是仄声呐?
    客醒三更雨【联友】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显然“醒”在句子是仄声,平声失替不合律。
试对:
客醒三更雨【联友】
枕湿几道痕【采苓】
“湿”古仄,所以按今音合律。

三,多音字来判断平仄

例10.
    春舟犁起千重碧【采苓】
    平平平仄平平仄
句中“重”量词chong平声。

例11.
     双肩担起千斤重【采苓】
     平平平仄平平仄
句中“重”形容词zhong仄声,“担”动词平声。

例12.
    闲云一担樵歌起【采苓】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中“担”量词仄声。

例13.
     雨后小荷初吐蕊【采苓】
     仄仄仄平平仄仄
句中“荷”名词平声。

例14.鸡鸣野叟荷锄去【采苓】
     平平仄仄仄平仄
句中“荷”动词,背着的意思,仄声。

从上面几个例句可以看出多音字平仄是随着它们的词性改变而变化的。

以上是我初识平仄浅显的学习心得。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因为喜欢所以执着,虽然累,但快乐着!

学联心得  采苓
偶遇古风,平仄不知,诗词难懂,时常熬夜忘昏晓;
幸逢师友,春秋相伴,解惑耕耘,亦可临屏咏古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9
贡献
92
金钱
151
发表于 2025-2-18 06: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影不晚


论流水对


流水对是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叫串对。它不同于一般对仗上下句在意义上相互对立或并列,而是上下句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如同流水顺势而下,一气呵成。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句写想要达到的目标,下句写实现目标的方法,两者是连贯的关系。

流水对的特点

语义连贯:上下句语义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可分割。像“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穿巫峡”到“向洛阳”,行程连贯,展现出归心似箭的情绪。

逻辑关联: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春风”所以“又生”;条件关系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在”是“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条件。

形式灵活:在对仗工整的基础上,相对更灵活。有时上下句字数可略有不同,词语结构也并非严格对应,更注重语义和逻辑的连贯流畅。

深化意境:通过上下句的连贯和逻辑推进,能拓展诗歌意境,使诗歌蕴含更丰富的内涵。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由“海内”到“天涯”,拓展了空间意境,深化了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主题。

流水对的使用

立意明确:创作时要先确定表达的主题和逻辑关系,使流水对能准确服务于诗歌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

自然流畅:上下句衔接要自然,逻辑过渡要顺畅,避免生硬造作。

注重锤炼:虽形式相对灵活,但仍要注重字词的锤炼,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达成语义连贯和逻辑严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0

帖子

12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0
贡献
330
金钱
474
发表于 2025-2-23 0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二十三联班学联体会                                                         
  ——无名草
     时间如白骥过隙,转眼一年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望过去在凝炼学习的点点滴滴,一路艰辛,学习虽苦,但我还是走过来了,因为我喜欢文字,喜欢对联,更喜欢这里的老师们,他们默默无闻的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无私的奉献,耐心的引导,令我感动。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下面写一下自己一年来在凝炼学习的几点体会。
第一、认真听课,打好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从最基础的学习,每周按时听课,落下的找资料学习,我是学生,一边学习,还要一边网络学习,每天虽然很辛苦,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不觉辛苦,苦中有甜,在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1、我知道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一种文学裁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字数虽少,却内涵深刻,对联是动人的两行字,上下两句既对仗又意思有关联,对联是一首诗,对联是一幅画。
2、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3.对联的禁忌有哪些?
对联九忌是:
一忌合掌   
二忌失替   
三忌失对   
四忌乱脚(指必须仄起平收)  
五忌不规则重字   
六忌孤平孤仄   
七忌尾三平   
八忌头重脚轻   
九忌拗救
想对出真正意义上的联,以上这些规则一定要遵守。




第二、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年来,每天坚持早读晚读,爬楼学习,必不可少。每天给自己规定读天河900对,每天读10个。讲义反复的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记的东西如果没有规律,我们是记不住的。不懂就问,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同学支持和帮助,给我无情的力量。坚持每天做练习,每天对几个句子,坚持就是胜利!由于自己不断努力,也有了很大进步。


第三,要知道如何对句
(1)析联
(2)断句
     在析联和断句的时候有几点必须把握:
一,把握节奏点;
二,把握词性;
三,把握语境。
下面分享几个出句对句


醉卧花田生晓梦(无名草)
醒来双蝶落衣襟(无名草)
花田一醉眠春梦(无名草)
彩蝶双飞动我情(无名草)
那日花田曾错过(无名草)
如今彩蝶各东西(无名草)
归来已是霜添鬓(无名草)
对望不知君是谁(无名草)


第四,成联
      
无名草自题
河畔青青,喜水护堤侵古道;
墙隅默默,甘心求露伴身边。




题秋山
文/无名草
看南山菊绽,北岭枫红,潺潺秋水人家绕;
羡陶令诗题,杜公自赏,代代文豪青史传。


题鱼
文/无名草
腹部可藏书,传故事万年仍在卷;
胸怀亦有志,跃龙门一步可登天。




       辗转反侧,来到古风,也许我是怀着那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吧,有过心酸,也有过欢乐。心酸是我感觉自己啥都没学到却要毕业了,欢乐是有幸来到古风,这里有好师友,他们都因为热爱楹联而相聚。也不多说了,感谢在长风的日子里,老师们任劳任怨,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祝古风联班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