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园如诗 于 2025-2-25 21:06 编辑
毕业论文--田园如诗 这次写毕业论文还是非常惭愧的,因为二十一期的时候来过古风学习,因为生活上的事情半路退出了。退出后一直对古风楹联念念不忘,感谢小魔女老师给我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各位师友的帮助与勉励,让我颇有收获,感到在古风的楹联之旅是不虚此行。 翻了一下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初级 从对对联的初步认识,到对词性、词组结构的进一步学习;从对律句的运用,平水韵的学习,到包括入声字、古今通用字、古仄字的认识与把握;再从析联到对句的一步步练习,流水对的学习。我感觉肚里有点基础垫底了,以下记录几个知识点。 一、对联形对意联六要素: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二、词性方面 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 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其中非常有趣的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形容词 3.名词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 2.形容词作名词 3.形容词作数词 三、词语的结构类型分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动补结构,并列结构,介宾结构。 四、析联部分: 意境联就是指意和境在一个句子里的和谐统一。所以对于出句,我们不仅要理解,有时候还要去升华出句,提炼出句。 升华就是赋予物象一个寓意,读懂物象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个很平常的出句,作了升华以后,往往对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 工、稳、贴、切、新、奇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2.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 5.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6.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六、对联禁忌八点: 1.忌合掌【即上下联一个意思】 2.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4. 忌联意隔阂 5.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6.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7.忌上重下轻 8.虽然现在的《联律通则》里取消了关于孤平孤仄的禁忌,但是, 在五七言的四种句法中,(中仄)仄平仄仄平,这一种现象我们在实际运用当中,也应当回避这一种用法。
七、【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典型的流水对八大逻辑关系:附例句 1.连贯关系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2.递进关系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3.条件关系 (1):出句提出条件,对句说出结果。 例如:苏振民赠李必才联: 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炼得一段香 (2):上联说结果,下联则说行动。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4.假设关系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5.转折关系 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6.选择关系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7.因果关系 例如: 春种千颗籽 秋收万担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8.目的关系 欲呼樵子说山事 便煮春茶到竹林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知识点太多了,就简单记录这些吧,打好基础就可以开始实战了。
第二部分中级: 到了中级的思路、炼字炼句炼意、出句打磨等等这些形而上的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觉得主要靠实战了。最后的长短句赏析还是很引人入胜的。 我的出对句还写的不行,目前还是力求工稳,摸索着贴与切,思想内容上一步步都是步前人的窠臼,难做到有出新出奇的地方。以下收集几副自己看着相对好的,并赏析。
雨后谁怜花楚楚【相忘】
宵深我自梦依依【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风微醺,雨轻狂,
春花带泪香。
宵深独自语,谁怜别梦凉。
犬吠柴门知客到【田园如诗】
炉温老酒唤夫迎【相忘】
田园赏析: 柴门临雅客,黄犬发声清。红泥炉火温美酒,唤夫到庭迎。
花事已随蝴蝶去【田园如诗】
故人徒向旧亭来【相忘】
田园赏析: 翩翩去蝶过篱墙,花事共春老,台榭空寂为谁伤?却有故人重来,独自吊斜阳。
闻娘欲返梦犹笑【相忘】
叹子常孤天可怜【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留守常孤倩谁怜,有母迢迢隔远川。方值幼弱无怙侍,伦常颠倒,人间深恨。含泪问苍天。
春草春泥香四野【田园如诗】
晓莺晓树待游人【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春雨如膏润泥酥,清香芳草气,望中有还无。不耐晓莺啼嫩树,啁啾充耳,声声唤我游春足。
对句、赏析更加暴露出一直让我非常苦恼的问题,就是这个赏析出来跟原来的联句相互之间就像没有情意的,冷冷的。就好像我是被孤立起来的,明明是在赏析那个联句,意思好像也说对了,但是就是够不到。对句的时候也是那种感觉,明明是在对上句,但就是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那里,永远是那种孤立 孤独的感觉。自己看着自己的对句、赏析都好生尴尬,这个问题一直拷问我的心灵。这其中还不在于句子用语是华美还是朴素。
归来唯有山如旧【联友】
醉后不知我是谁【东风】
田园赏析:
历遍红尘千万劫,归来剩有青山陪。
把酒千万杯,
任涛走云飞。
姓名都忘却,不知身是谁。
这一联,虽然我用文字还表达不好。但是这联的格调绝对是提上去了。上联应该是说历经浮沉以后,惟有青山矗立,我初心依旧。下联大概意思就是把浮名都抛下,获得自在。 初心不变,浮名抛却,获得自在。上下联完美融合。
飞鸥点点云间逐【眉弯】
似我天天世外闲【东风】
田园赏析:
钓秋水,沐晨烟,欸乃声入水云间。飞鸥相逐身左右,与我同做世外仙。
以上赏析了东风校长对的两个联句,感觉舒服的多,也可能是太崇拜校长的缘故。物与我相融,人天合一。以后有时间了一定多赏多学。 通过赏析自己的联句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对句子的再提炼打磨。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秀联句,能够更通透的学到汲取到别人句子的精华,以沉淀自己的底蕴,让自己的句子更上一层楼。而且经常做赏析也会使自己的文采越来越好,文字越来越温润,增加耐读性。是一个顶好的求得进步的学习方法。爱上赏析!
第三部分高级阶段:成联 以下罗列一些成联习作:
这联《忆旧》因为偶然重温到21期中级班升级试卷,脑海中忽然就浮现出了当时老顽童老师授课时的音容笑貌和与同学们相聚一堂的那种其乐融融,让我倍感温馨。只是岁月匆匆,白驹过隙之快,转瞬间已两载余,亦颇增慨叹!偶题。 忆旧 --温旧卷忆二十一期联班师生
文/田园如诗
经年旧卷重温,春风忆里师朋,融融往事盈胸臆。
是日花香犹馥,桃李那时园圃,秩秩流年伤物情。
下面两首《菊花》《秋风》的练笔,严格说应该是我学多分句成联的初次练笔,心中就记着剑煮茶老师的话,写物就是写人,咏物为了咏自己。写下来,感觉有些心得。 菊花 田园如诗 霜白九秋时,鸿远跫悲,但篱畔寒花香故故。 庐贫三径处,尘隔嚣绝,只阶前瘦影思依依。
秋风 田园如诗 风翻处香寒黄菊,山燃枫火,硕果缀枝丫,望里秋情唯烂漫。 神畅时露湿红埃,柳息蝉歌,郁热流西兑,个中爽意尽淋漓。
石鼓书院这地方没有去过,全靠神游了。写的勉强,句式搭配的也不大好看。
题石鼓书院
文/田园如诗
神游到此,湘江环拥间,闻石鼓清音袅袅,院内先贤留圣迹。
潮响千年,楼观高峙处,看白云黄鹤悠悠,境中仙子没芳踪。
《题北京园外园》这一联写北京三山五园园外园那里的骑行绿道,春天里的北京真的是一座花城,那种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让人目不暇接,扑面的香风暖暖的。真的是美,美在天堂的感觉。 题北京园外园 文/田园如诗 胜地据西郊 有旧迹湖山 造池修榭园相续 单车行绿道 乘春风香暖 堆翠积红目不暇
《尘埃》这一联自己也觉着写的不好,想把喧嚣中漂浮的尘与缠敷于红尘中痴男怨女的贪嗔痴的情融合起来,但是没有做到。
尘埃 文/田园如诗 缘起繁华胜处,漫入三界中,每因嚣闹蔽于目; 情殇歌舞歇时,附于六根上,还为痴心幻作红。
《鱼》这一联我绞尽脑汁的想,扯了俩典故。上比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并引申。下比用了涸辙之鱼的典,并进行了引申。我觉得这样还可以吧,成功的地方就是至少算是出新了。 鱼 文/田园如诗 观子濠梁,喜今出游畅乐,是得遂江湖之志。 忆前涸辙,痛昨困守贫寒,愿相忘濡沫之情。
以下《红豆》篇,小小的红豆实一经从唐人诗佛王维的笔尖跳跃而出,南国春来,柔条摇曳处萌生了多少旖旎情思。87版红楼梦一经放映,随着神瑛侍者贾宝玉的一支荡气回肠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红豆曲》的传唱,那一颗颗的红豆,时时的闪烁在绛珠仙草的茎叶间,滴落在佳人面上。至此这红豆连同那枕上的胭脂泪窗外的桃花雨,还有那题在一幅幅鲛人帕上的诗,幻化出了庭中丛生的湘妃竹上的痕。
题红豆
文/田园如诗 南国春生,一枝笑语风前,摇曳凭君撷取; 痴人面泣,几许滋萌别后,贪嗔任血熬煎。
红豆 文/田园如诗 南国初逢,生无边旖旎心期,向柔枝满缀; 春风远别,滴不尽相思血泪,纵彩线难穿。
红豆 文/田园如诗 相逢南国春时,红果柔条轻入目; 别后佳人面上,愁云玉露却因谁。
红豆 文/田园如诗 相逢南国春时,柔条红果经卿目; 别后佳人面上,玉露愁云动妾心。
《枕头》联,邯郸一梦,人生事业情缘,尽在这方寸之间。 枕头 文/田园如诗 合目安身尝一瞬,富贵穷通,百年事业魂游处; 怀人浸泪每深更,悲欢离合,三世情缘梦断时。
《自挽》练笔到最后了,还是凑的痕迹很大,文底不厚实,笔力就不够。 自挽 文/田园如诗 昨日形存,朝谋粱稻,暮寻书卷,从知苦短人生,莫放春秋闲散去; 今时念散,心远红尘,身绝粒炊,终得相安片土,却收昏晓永恒来。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学问是要日积月累的,厚积才能薄发。楹联班毕业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启。学问呢也不是只在书本上,或者说书本上的学问也不是真的学问。学问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最后用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与诸君共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联有所进步很得益于年前班内酬唱中,忘校不辞辛苦的陪练,以下两个分句联是后来写的,感觉是发自心底的文字了,应该是进步了的,期待以后的自己再有所提升以后再续上。
出句:一路花开,回首来时春色好;【田园如诗】
出句:莺唱滑耳,为报晓窗春睡足;【田园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