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6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暗香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569

主题

138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7
贡献
1619
金钱
41106
发表于 2025-1-14 2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毕业论文

0

主题

60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45
金钱
230
发表于 2025-2-7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绿蓝 于 2025-2-7 20:35 编辑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毕业论文
文/红绿蓝
首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您们辛苦了!
  咱课堂每天有基础训练,又有对句接龙(由联道高深的老师点评),使学习稳步而不乏情趣,这种教学方式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每天都徜徉于学海之中。
  下面我对所学谈谈几点浅解!
  对联,就是言简意赅,语言高度缩减,既生动又漂亮的两行文字,当然必须遵循六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当,节奏相应,结构相谐,意脉相连)。
说起六要素了我要着重谈一谈其中的词性,结构,还有意脉。
咱课堂首先练对词,并让标明词性结构,这一点我很喜欢,因为这样更让我们学的扎实,不管学什么要扎根基吗,一步一步的来,如果单个词的词性结构都不知道,那么整句的就更迷糊了,所以我是津津乐道的。虽然我时间少,也都是努力去做的!词性,结构,这两兄弟往往是连着的,所以我就一起说说吧。下面举例子:比如听风这个词,你如对个暖日,听动词,风名词,看整个词的意思是动宾结构;暖风,暖在这里形容词,日在这里名词,整个词语应是定中,所以这个词语对的结构不同,但同时暖对听,是形容词对了动词,所以词性也没对上。再举个例子,斟空对独立,斟是动词,空在这里是形容词,形容斟后的结果,这个词是动+形,动补结构;再看独立,独在这里形容词,立动,形+动,是状中结构,所以这两个词没对上,结构不对,但同时呢,独对了斟,立对了空,词性也没对上;再看一个例子,望月对轻叹,这个好辨认,一看月对叹,名词对动词,肯定不对,但也不要潦草一过完事,再看看它的结构问题,望月动宾,轻叹应是状中,如此结构也不对,望对轻词性也不对,如此仔细的去推理揣摩,你才能学好词性,学好对联,否则对的不工,不好看。这是词语的相对,再看看整句的相对,单个词语入了句子词性就可能有所改变,就像你在娘家是闺女,到婆家人家就称你媳妇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不同的作用。例:
雪里梅花香暗发
香,在这里名词,香气的意思;
邻舍开花香我院
那么这里的香字应是动词吧,也就是把我院给香了
所以同样的字换个地方,又或者换换位置都会变词性的。再看看词语位置的变化词性随之变化。
就拿相思这个词来举例。
相思夜里滴滴泪
相思,在这里是什么词?相思的夜,是不是定语啊,定语是什么词性?在这里是形容词吧!
一捧相思和月煮
相思,在这里就跟东西一样了,用了量词捧,那么这相思这个词在这里是名词吧!
镇日相思人渐老
相思,在这里是什么词性?不难看出是动词吧
这就是词语在不同位置词性的变化。还有结构在不同位置也会随之变化,还有词性活用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充分理解句意是懂得词性的关键,这就跟活学活用一样,不能把一个词看死了,我说它动词它就是动词,我说它名词它就是名词,这是不对的;应该是这个词在这个地方该是什么词性它就是什么词性,这才对。如果定性词性我觉得放对联中没法学了。现在的语法公然把词性定性,动词就是动词,名词就是名词,我觉得这个语法不能运用到对联当中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的请不要跟我抬杠,我也只是说说看法,不能左右他人,有意见个人保留就好!
  下面再聊聊意的相联。
对联对联,就是既对又联,只对不联,不叫对联。
例:但得红尘留一梦【相忘】
对句8:何须古寺伴青灯【兮】
借用两位老师的对句说一说,上联说,但能在尘世上留有一梦,这个梦可以是事业、爱情,等等,总之你想要的,能成功的,但留一梦,会怎样呢?
只说了半句,下半句留给对句人,
下联的意思是不用在寺庙里独对青灯了,也就说不用出家了,兮兮老师的梦是爱情。
上下联连起来:(我)但能在世上有红裙相伴,又何苦跑来做和尚呢?看是不是读起来很通顺的一段话,这属于流水对,上流下接,意脉相联。再看一联:许是怯寒花未放【兮】
不如搁笔酒先温【相忘】
上联:可能是害怕寒冷花没没开吧?
下联:既然花还没开那就先不题诗了,喝两杯酒遣兴又或者等待花开!看是不是读起来很联贯合理!
再举一个:
茅庐独赏三山雪【红绿蓝】
盛夏清吟几亩荷【红绿蓝】
看这句上联是冬天,下联是夏天,是不是景隔了?联意连不上了,属于病联
所以对联一定是意脉相联的,不管是正对,反对,流水对,上下联一定要有联系,否则不称对联。下面发一下拙对:
他乡几载难由己【如风】
别绪三千总念亲【红绿蓝】


瘦月栖枝秋夜寂【如风】
伊人滴泪一灯昏【红绿蓝】


闲心恰似山中鹤【如风】
清骨有如雪上梅【红绿蓝】


春郊兴步寻芳野【如风】
晴照疏林遇故知【红绿蓝】


霞染千山描锦绣【如风】
客行万里享悠闲【红绿蓝】


来生若可同君遇【如风】
是处依然携手牵【红绿蓝】


愁对杯中求一醉【如风】
今凭梦里享清欢【红绿蓝】


回乡路上同君遇【如风】
慕你情怀由腑生【红绿蓝】


羞遮粉面偷抬眼【如风】
暗念郎君难启唇【红绿蓝】


章章尽是相思句【如风】
夜夜皆为寂寞人【红绿蓝】


以上都是说的对句,下面再聊聊出句。
出句一开始我觉得比对句容易,认为这范围比较大,可以随意去组,去找素材,可等我学完以后才发现出句比对句难度大,要出一个好句着实不容易,首先要通顺,平仄还得理对,用词要清雅,最主要的是,意义要深刻,还有一点是不能出的太满,让对句人无从下手,要做到这几点可不容易啊!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看着人家随随便便的一个句子,好像很好出,但是到自己出了,却怎么也弄不一句来,要不顺序弄不好,要不想不出合适的词,漂亮的词,还有在意上总是平淡,怎么办呢,只能是勤出多想了。下面是我的几个拙句,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雪舞轻身雕玉树【红绿蓝】
客中忍看秋花瘦【红绿蓝】
帆拖落日逐波急【红绿蓝】
那知最是人间苦【红绿蓝】
溪亭沉醉忘归路【红绿蓝】
嫰绿伸腰懒【红绿蓝】
山深唯听松花落【红绿蓝】
何堪客遇衡阳雁【红绿蓝】
芸窗未掩期春入【红绿蓝】
风起云消散【红绿蓝】
过眼浮华终是梦【红绿蓝】
琵琶声里缠绵起【红绿蓝】
一曲心弦弹破指【红绿蓝】
何堪对镜鬓毛改【红绿蓝】
云叠丘山妆碧落【红绿蓝】
寒风一再欺贫屋【红绿蓝】
洒脱莫过轻悲喜【红绿蓝】
楼头可是儿时月【红绿蓝】
若是人间无疾苦【红绿蓝】
琴音自可开心境【红绿蓝】
红陨香如故【红绿蓝】
几欲圆清梦【红绿蓝】
徜徉春色归家晚【红绿蓝】
百草返青人未至【红绿蓝】
织就蚕房新蛹出【红绿蓝】
种下良根收好果【红绿蓝】
雪梅相拥描清绝【红绿蓝】
无痕岁月寻常过【红绿蓝】
何堪梦断情归处【红绿蓝】
堂前不见旧时燕【红绿蓝】
织梦千千全赖己【红绿蓝】
浊醪难抵寒风急【红绿蓝】
梧雨声声心滴碎【红绿蓝】
十里春光无意赏【红绿蓝】
游春镇日不知倦【红绿蓝】
舞罢春风同一醉【红绿蓝】
收春几片妆心境【红绿蓝】
一杯饮尽愁千缕【红绿蓝】
时疫猛如虎【红绿蓝】
孤心独对千层浪【红绿蓝】
功成名就迎霜鬓【红绿蓝】
人生自是多羁绊【红绿蓝】
坎坷人生难举步【红绿蓝】
一把黄沙难握紧【红绿蓝】
抛开一切心恬静【红绿蓝】
众里千寻人不见【红绿蓝】
病痛来时千念毁【红绿蓝】
画朵梅花充旧雨【红绿蓝】
茅庐独赏三山雪【红绿蓝】
一瓣馨香飞我盏【红绿蓝】
窗前时过吟哦客【红绿蓝】
不闻檐下呢喃语【红绿蓝】
每将俗累兑茶盏【红绿蓝】
一怀愁绪凭风寄【红绿蓝】


出句和对句都说了,接下来是赏析,这赏析学的是用长短句赏析,长长短短,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一开始我赏析用了绝句,老师们说太齐了,读着不好,在意上也会死板,于是我就学着用长短句。赏析平仄要安排好,读的要通顺上口,最重要的还是意,不能偏离,表达思想感情丰富强烈,有意境,如果有留白会更好,给读者留有想像空间,跟写词一样。我考试的赏析给大家看看,还请多多指导。
出句:安居草舍拥诗酒[朵朵]


对句:闲种梅花忘姓名[东风]
红绿蓝赏析:
小隐青山得逸闲,安居草舍酒诗阑。梅花择日种,野鹤每同玩。一忘名姓赛神仙。


最后是到高级阶段了,学了成联。成联我可以说是学的不太理想,我对于其格式变化,领字的运用,迷迷糊糊的,这跟我的底蕴有关,也跟我的懒有关,我有点懒学懒钻研。论坛作业上就有两联还稍稍好点:
题西湖岳王庙
文/红绿蓝


观碑廊精忠柏,似英雄犹在;


看民迹名士词,知过客深怀。


母亲


文/红绿蓝


晓出行,晚归来,整日辛劳何说累;
育儿女,持家务,一身疾病不言疼。


好了,论文就论到这,再次感谢古风的各位领导、老师们的无私付出,愿联业悠远深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6

帖子

22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4
贡献
560
金钱
835
发表于 2025-2-24 0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毕业论文
暗香宁静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的学习时间接近尾声,我的学联生涯又增添浓重一笔。从一个对楹联一无所知的纯小白到现在略懂一些平仄格律,真的是很大的进步,这与古风各位老师悉心教导分不开,在此对老师们表示感谢,深鞠躬。老师们逐字逐句引导,不厌其烦,无私奉献;学友们互相交流指正,学习氛围浓厚,这正是古风能发扬光大的缘由,从师友们身上受益匪浅。下面粗浅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学习对联首先要明白平仄规律,犹如学联大门的门槛,必须要跨进去。联的平仄规律中诗律、马蹄律、意节律要分辨清楚,其中的正格和变格中的平仄规律要牢牢掌握。变格在不犯忌的情况下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对联中还有两种情况可以放宽平仄,一种是领字,位于句子最前头,带领句子的;另一种是文言虚词之、乎等,这些平仄要深深印刻于大脑中,对于其他学友来说比较容易,而对我是下很大功夫才弄明白,反复记忆,现在写起来总算是能顺畅了。附上作业
蕉雨又添愁一味【非初言】
家山已入梦三番【宁静】
落花更惹泪三千【宁静】
二、老师们总讲流水对就是上下联意思相承,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如何对好出句,别院听琴老师给了很好的诠释: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工、稳、贴、切、新、奇;一个好的对句,可以与一个好的出句相得益彰,也可以为平淡的出句增色添彩;对出句要找准节奏,把握风格,体会意境。具体方法是:1.先找主语,有的主语在句中,有的隐藏,找出主语才能理解联意。2.上联远景,对句可写近景;出句描色,下联可绘声。3.上联如果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下联也应该用相应的手法。这些都是如我一般初学者最基础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练习中,收获很大。例如:
红药题诗谁解意【小魔女】
绿杨沽酒我倾心【宁静】
出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红药题诗,对句也运用这种方法:绿杨沽酒。
一帘花雨诗中近【相忘】
半盏清愁酒里藏【宁静】
出句景,对句情,上下联相衔接,联贯而下。
三、学习对联过程中,我最感到无从入手的就是填空题,常常看到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怎样填入联中。经过老师讲解和练习摸索知道怎样去准确完成,首先看句意猜测可能填的字,其次看字的平仄,或者是出句还是对句,最后按东风老师说的,练习填空,把字填好之后,连起来读一读,一是看意顺不顺,二看意深不深,三看逻辑成立不成立,这三点缺一不可。还记住达意是词组的首选,认真地想每一字,认真对每一个意,还要多留意古诗词中的诗眼、词眼,会对我们学习对联有很大帮助。例如:
(喧)(春)莺舌巧
  (穿)(柳)燕身轻
一路但凭(三)(尺)剑

(万)(山)不阻(九)(天)心
四、二十三期大咖云集,从师友平常出对句可看出都是高水平,常常看到他们精彩的出对句,很是喜欢。班内的酬唱活动更锻炼自己出对句,每天查找资料,与搭档研究出对句,向老师求教,经常到深夜,但也是乐此不疲,因为我们都有着一颗对楹联的喜爱之心。下面摘几个出对句作为本文结束,学联路上,还需更加努力,不停歇。
出句5:东风不解柳丝意【宁静】
对句5:巧手闲描两岸春【非初言】
出句5:东风不解柳丝意【宁静】
对句5;鸭子深知江水温【晷逸】
出句11:一行雁字云天外【爱丽丝】
对句11:几缕乡愁烟水间【宁静】
出句12:满架藤花妆小院【爱丽丝】
对句12:一双彩蝶舞庭前【宁静】
出句15:红梅点点春初醒【爱丽丝】
对句15:翠柳青青风未觉【宁静】
出句19:霜染层林红似火【爱丽丝】
对句19:天成景色美如诗【宁静】
出句20:夜半昏灯温旧稿【爱丽丝】
对句20:当年小字暖人心【宁静】
出句21:细雨悄然开画卷【宁静】
对句21:小园依旧醉春风【爱丽丝】

出句22:品若梅花风骨傲【宁静】
对句22:交多隐士利名轻【爱丽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23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3
贡献
436
金钱
1289
发表于 2025-2-25 2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园如诗 于 2025-2-25 21:06 编辑

毕业论文--田园如诗
  这次写毕业论文还是非常惭愧的,因为二十一期的时候来过古风学习,因为生活上的事情半路退出了。退出后一直对古风楹联念念不忘,感谢小魔女老师给我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各位师友的帮助与勉励,让我颇有收获,感到在古风的楹联之旅是不虚此行。
翻了一下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初级
  从对对联的初步认识,到对词性、词组结构的进一步学习;从对律句的运用,平水韵的学习,到包括入声字、古今通用字、古仄字的认识与把握;再从析联到对句的一步步练习,流水对的学习。我感觉肚里有点基础垫底了,以下记录几个知识点。
一、对联形对意联六要素: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二、词性方面
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
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其中非常有趣的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形容词 3.名词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 2.形容词作名词 3.形容词作数词
三、词语的结构类型分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动补结构,并列结构,介宾结构。
四、析联部分:
  意境联就是指意和境在一个句子里的和谐统一。所以对于出句,我们不仅要理解,有时候还要去升华出句,提炼出句。
升华就是赋予物象一个寓意,读懂物象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个很平常的出句,作了升华以后,往往对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 工、稳、贴、切、新、奇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2.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
5.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6.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六、对联禁忌八点:
1.忌合掌【即上下联一个意思
2.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4. 忌联意隔阂
5.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6.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7.忌上重下轻
8.虽然现在的《联律通则》里取消了关于孤平孤仄的禁忌,但是, 在五七言的四种句法中,(中仄)仄平仄仄平,这一种现象我们在实际运用当中,也应当回避这一种用法。

七、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典型的流水对八大逻辑关系:附例句
1连贯关系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2递进关系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3条件关系
1:出句提出条件,对句说出结果。
例如:苏振民赠李必才联:
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炼得一段香
2:上联说结果,下联则说行动。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4.假设关系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5转折关系
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6选择关系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7因果关系
例如:
春种千颗籽
秋收万担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8目的关系
欲呼樵子说山事
便煮春茶到竹林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知识点太多了,就简单记录这些吧,打好基础就可以开始实战了。

第二部分中级:
  到了中级的思路、炼字炼句炼意、出句打磨等等这些形而上的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觉得主要靠实战了。最后的长短句赏析还是很引人入胜的。
  我的出对句还写的不行,目前还是力求工稳,摸索着贴与切,思想内容上一步步都是步前人的窠臼,难做到有出新出奇的地方。以下收集几副自己看着相对好的,并赏析。

雨后谁怜花楚楚【相忘】
宵深我自梦依依【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风微醺,雨轻狂,
春花带泪香。
宵深独自语,谁怜别梦凉。


犬吠柴门知客到【田园如诗】
炉温老酒唤夫迎【相忘】
田园赏析:
柴门临雅客,黄犬发声清。红泥炉火温美酒,唤夫到庭迎。


花事已随蝴蝶去【田园如诗】
故人徒向旧亭来【相忘】
田园赏析:
翩翩去蝶过篱墙,花事共春老,台榭空寂为谁伤?却有故人重来,独自吊斜阳。


闻娘欲返梦犹笑【相忘】
叹子常孤天可怜【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留守常孤倩谁怜,有母迢迢隔远川。方值幼弱无怙侍,伦常颠倒,人间深恨。含泪问苍天。


春草春泥香四野【田园如诗】
晓莺晓树待游人【田园如诗】
田园赏析:
春雨如膏润泥酥,清香芳草气,望中有还无。不耐晓莺啼嫩树,啁啾充耳,声声唤我游春足。

  对句、赏析更加暴露出一直让我非常苦恼的问题,就是这个赏析出来跟原来的联句相互之间就像没有情意的,冷冷的。就好像我是被孤立起来的,明明是在赏析那个联句,意思好像也说对了,但是就是够不到。对句的时候也是那种感觉,明明是在对上句,但就是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那里,永远是那种孤立 孤独的感觉。自己看着自己的对句、赏析都好生尴尬,这个问题一直拷问我的心灵。这其中还不在于句子用语是华美还是朴素。



归来唯有山如旧【联友】
醉后不知我是谁【东风】
田园赏析:
历遍红尘千万劫,归来剩有青山陪。
把酒千万杯,
任涛走云飞。
姓名都忘却,不知身是谁。

  这一联,虽然我用文字还表达不好。但是这联的格调绝对是提上去了。上联应该是说历经浮沉以后,惟有青山矗立,我初心依旧。下联大概意思就是把浮名都抛下,获得自在。
初心不变,浮名抛却,获得自在。上下联完美融合。


飞鸥点点云间逐【眉弯】
似我天天世外闲【东风】
田园赏析:
   钓秋水,沐晨烟,欸乃声入水云间。飞鸥相逐身左右,与我同做世外仙。

  以上赏析了东风校长对的两个联句,感觉舒服的多,也可能是太崇拜校长的缘故。物与我相融,人天合一。以后有时间了一定多赏多学。
  通过赏析自己的联句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对句子的再提炼打磨。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秀联句,能够更通透的学到汲取到别人句子的精华,以沉淀自己的底蕴,让自己的句子更上一层楼。而且经常做赏析也会使自己的文采越来越好,文字越来越温润,增加耐读性。是一个顶好的求得进步的学习方法。爱上赏析!


第三部分高级阶段:成联
以下罗列一些成联习作:

  这联《忆旧》因为偶然重温到21期中级班升级试卷,脑海中忽然就浮现出了当时老顽童老师授课时的音容笑貌和与同学们相聚一堂的那种其乐融融,让我倍感温馨。只是岁月匆匆,白驹过隙之快,转瞬间已两载余,亦颇增慨叹!偶题。
忆旧
--温旧卷忆二十一期联班师生
/田园如诗
经年旧卷重温,春风忆里师朋,融融往事盈胸臆。
是日花香犹馥,桃李那时园圃,秩秩流年伤物情。

  下面两首《菊花》《秋风》的练笔,严格说应该是我学多分句成联的初次练笔,心中就记着剑煮茶老师的话,写物就是写人,咏物为了咏自己。写下来,感觉有些心得。
菊花
田园如诗
霜白九秋时,鸿远跫悲,但篱畔寒花香故故。
庐贫三径处,尘隔嚣绝,只阶前瘦影思依依。

秋风
田园如诗
风翻处香寒黄菊,山燃枫火,硕果缀枝丫,望里秋情唯烂漫。
神畅时露湿红埃,柳息蝉歌,郁热流西兑,个中爽意尽淋漓。

  石鼓书院这地方没有去过,全靠神游了。写的勉强,句式搭配的也不大好看。
题石鼓书院
/田园如诗
神游到此,湘江环拥间,闻石鼓清音袅袅,院内先贤留圣迹。
潮响千年,楼观高峙处,看白云黄鹤悠悠,境中仙子没芳踪。

  《题北京园外园》这一联写北京三山五园园外园那里的骑行绿道,春天里的北京真的是一座花城,那种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让人目不暇接,扑面的香风暖暖的。真的是美,美在天堂的感觉。
题北京园外园
/田园如诗
胜地据西郊 有旧迹湖山 造池修榭园相续
单车行绿道 乘春风香暖 堆翠积红目不暇

  《尘埃》这一联自己也觉着写的不好,想把喧嚣中漂浮的尘与缠敷于红尘中痴男怨女的贪嗔痴的情融合起来,但是没有做到。
尘埃
/田园如诗
缘起繁华胜处,漫入三界中,每因嚣闹蔽于目;
情殇歌舞歇时,附于六根上,还为痴心幻作红。

  《鱼》这一联我绞尽脑汁的想,扯了俩典故。上比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并引申。下比用了涸辙之鱼的典,并进行了引申。我觉得这样还可以吧,成功的地方就是至少算是出新了。
/田园如诗
观子濠梁,喜今出游畅乐,是得遂江湖之志。
忆前涸辙,痛昨困守贫寒,愿相忘濡沫之情。

  以下《红豆》篇,小小的红豆实一经从唐人诗佛王维的笔尖跳跃而出,南国春来,柔条摇曳处萌生了多少旖旎情思。87版红楼梦一经放映,随着神瑛侍者贾宝玉的一支荡气回肠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红豆曲》的传唱,那一颗颗的红豆,时时的闪烁在绛珠仙草的茎叶间,滴落在佳人面上。至此这红豆连同那枕上的胭脂泪窗外的桃花雨,还有那题在一幅幅鲛人帕上的诗,幻化出了庭中丛生的湘妃竹上的痕。

题红豆
/田园如诗
南国春生,一枝笑语风前,摇曳凭君撷取;
痴人面泣,几许滋萌别后,贪嗔任血熬煎。

红豆
/田园如诗
南国初逢,生无边旖旎心期,向柔枝满缀;
春风远别,滴不尽相思血泪,纵彩线难穿。

红豆
/田园如诗
相逢南国春时,红果柔条轻入目;
别后佳人面上,愁云玉露却因谁。

红豆
/田园如诗
相逢南国春时,柔条红果经卿目;
别后佳人面上,玉露愁云动妾心。

  《枕头》联,邯郸一梦,人生事业情缘,尽在这方寸之间。
枕头
/田园如诗
合目安身尝一瞬,富贵穷通,百年事业魂游处;
怀人浸泪每深更,悲欢离合,三世情缘梦断时。

  《自挽》练笔到最后了,还是凑的痕迹很大,文底不厚实,笔力就不够。
自挽
/田园如诗
昨日形存,朝谋粱稻,暮寻书卷,从知苦短人生,莫放春秋闲散去;
今时念散,心远红尘,身绝粒炊,终得相安片土,却收昏晓永恒来。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学问是要日积月累的,厚积才能薄发。楹联班毕业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启。学问呢也不是只在书本上,或者说书本上的学问也不是真的学问。学问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最后用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与诸君共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联有所进步很得益于年前班内酬唱中,忘校不辞辛苦的陪练,以下两个分句联是后来写的,感觉是发自心底的文字了,应该是进步了的,期待以后的自己再有所提升以后再续上。

出句:一路花开,回首来时春色好;【田园如诗】

出句:莺唱滑耳,为报晓窗春睡足;【田园如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4
金钱
22
发表于 2025-2-26 0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留言! 于 2025-2-26 00:44 编辑

古风23期楹联班毕业感言暗香23~夏天

——风雨同舟,共赴联海

一、感恩相遇,铭记师恩

光阴荏苒,转眼间,古风23期楹联班的学习之旅已至终点。回首往昔,我们在听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于平仄之间探寻古韵之美,于对仗之中体味诗心匠意。感谢听雨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班主任与副班主任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在联海泛舟,收获满满。更感恩诸位同窗,彼此切磋,共同进步,在这片诗意盎然的天地中,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二、学联之路,步步生辉

最初步入楹联的世界,我只是个懵懂的学子,平仄、对仗、意境、对题……这一切皆是陌生的符号。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明白对仗之道,窥得联章之妙。从最基础的工整对仗,到“流水对”八大类别的深入研习,楹联的艺术渐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流水对,作为楹联中的瑰宝,意象生动,气韵贯通,尤能展现古风之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领略了并列对、递进对、因果对、承接对、主宾对、条件对、假设对、分合对等八大类别,每一种皆有其独特的韵味,也让我在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析联之美,字字珠玑

在学习楹联的过程中,析联是一项极富趣味的功课。赏析经典之作,不仅能领悟联中的精妙构思,更能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例如,“满案新诗入卷来”,以“满案”点明诗书盈盈之景,“入卷”则形象描绘了诗作落笔成文的过程,流畅自然,画面感极强。其下联**“幽人横笛自寻欢”**,一“幽人”勾勒出隐士雅人的形象,“横笛”与“寻欢”相辅相成,展现了闲适超然的意境。此联不仅对仗工稳,且意境清雅,别具韵味。

再如,“白鸟几双蓬岛飞”,此句用“白鸟”描绘出蓬莱仙境的静谧之美,“几双”既点明数量,又使画面更具动态感,“飞”字更添灵动,使整句充满仙韵,与古典意象相契合。

四、实战对句,砥砺前行

学习楹联,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对句训练。从生涩到熟练,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的阶梯。在练习中,我逐渐掌握了遣词造句的技巧,也收获了一些满意的对句:

题西湖岳王庙
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
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这一联以“爱国尽忠”写岳飞精神不朽,“旧容新貌”则点出西湖岳王庙焕然一新的景象,对仗自然,立意高远。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曾作得如下对句:

云开画卷千峰翠;

月落琴弦一梦遥。


此对用“千峰翠”衬托“云开”的壮阔,“月落”对“琴弦”则写尽夜色下的幽雅与静谧,意境悠远。

五、成联心得,砥砺前行

从初识楹联,到逐步掌握对仗技巧,再到如今能够独立成联,这一路走来,虽有困惑与挑战,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成联之道,贵在勤学苦练,既要锤炼语言,也要深悟意境。每一次的构思推敲,都是心灵与古韵的交汇,每一幅对联的诞生,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如今,古风23期楹联班的课程已近尾声,但楹联之路仍在继续。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研习古风,琢磨对仗,让这份诗意长存心间。

愿诸君笔耕不辍,吟风弄月,共赴诗酒年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4
贡献
330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5-2-26 2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二十三期毕业论文
暗香02-兰如兰

     春暖花开又一年,转眼间,对联的学习已近尾声。首先感谢古风学院的各位老师,是您们的无私奉献和悉心教导,让从没涉及过楹联的门外汉渐渐懂得了一些平仄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给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下面简单说一说我的学习感受。  
一、初识平仄
         学习对联首先要学习平仄规律。对联的格律有马蹄律,诗律以及意节律。一般来说,符合马蹄律诗律的句子,就不再以意节律来处理了。对联的六要素所要求的那些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是基础,必须遵守的。
       一个联,除了对仗基本工整、词性相当、结构、节奏一致以外,在内容与意境上,更应该密相连,不能各说各的。内容相关,不仅表现在色调的一致性,还要在联意内容上的紧密关联。如果一个联上下句,仅仅是有工整的对仗、一致的词性、结构,节奏,那么这样的,也只能是各自为营的两句话,而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对联。
对联的应对手法,除了流水对,还有正对,反对,等等。

二、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流水对有典型的八大逻辑关系:
   连惯关系(也叫顺承关系)、递进关系、
    条件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
   

三、学习析联对句
    初级学习了那么多基础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为对句和出句服务的。对句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懂出句的意,这个过程就是析联。析联就是要正确的解读出句人的想法、立意,以及它话外里的意。而析联的深度决定你对句的高度。把自己作为出句人,融入到出句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在脑海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在正确解读了出句的意之后,我们就开始对句了。
    当我们看到一个句子的时候,首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仔细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分析文字间、文字之外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然后,运用我们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组成组句,继之对开始的粗糙组句进行打磨,反复推敲,进而组合出自己独特立意的对句。
附上作业
坠叶随风翻旧忆(听琴)
飞花带雨化新愁(兰如兰)
一膏喜雨携春至(非初言)
万朵桃花带笑开(兰如兰)

    五、成联
     从平仄到成联,翻遍练习,没找到满意的作业,本想放弃这次最后的作业,但看到老师们满怀深情地呼唤及学友们的鼓励,赶鸭子上架,整理一下这一年来的学习心得,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
题图
新芽带露迎风醉(兰如兰)
细柳含烟向水欢(兰如兰)

题李清照
同戏兰舟,满腹才情写尽轻盈美梦(兰如兰)
独斟淡酒,一身风骨凝成婉约清词(兰如兰)

题西湖岳王庙
铁血丹心,正气长存昭日月(兰如兰)
精忠报国,英魂永驻凛乾坤(兰如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1

帖子

25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99
贡献
590
金钱
996
发表于 2025-2-27 0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分校楹联23期毕业论文

          学联碎碎念
暗香10-小雨
    二十三期楹联又临近毕业,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踉踉跄跄,至今还是一个门外汉,所以我不敢谈毕业,不敢论心得,只能说一点零零碎碎的记忆而已。

一、初识对联
从开学那天起,我就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多难都要坚持,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通过听授课老师的讲解和参阅有关资料,我粗略地认识到: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不仅上下句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大多是短句,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做到文情并茂,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认识了,掌握入声字是个难点。在《平水韵》中,除了平声仄声外,又多出了一部分入声字,也就是仄声。比如"白  竹  笛  蝶  合  盒  德 "等字,在《中华新韵》都是平声,但在《平水韵》都是入声字。子龙老师说:"我们学的是平水韵,就按平水韵来要求。"
1. 对联的平仄规律
知道了什么是对联,首先就要了解对联的平仄规律:
诗律、马蹄律、意节律。知道两种正格的平仄格式。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他格式都是由此衍生出的变格。
2.音节的划分
在音节的划分上,五个字的格律形式是基础,七个字的格律形式是在五个字的格律形式前面加一个音节(即加两个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两个字为一拍,找出相应的节奏点,感受韵律美。符合领字和意节律的联,领字和意节自成一个音节。
比如: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3.对联六要素词性析联和对句
其实学联没有捷径,基础知识最重要。记住东风老师总结的"三多四心"和"六字箴言",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多看多想多练"在学习过程中还得要做到"静心恒心细心和信心"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到一个出句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
对联的前五个要素讲的是对联的对,大家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讲的都是对,实对实,虚对虚。比如:
出句:月映/梨花/千树/雪;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名动 名名 数名 名
         主谓 偏正 偏正
大断句结构: 前四后三
         主谓         偏正

对句:春飞/柳絮/一天/云。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名动 名名 数名 名
         主谓 偏正 偏正
大断句结构: 前四后三
         主谓     偏正
从这副联里可以直接看出,对联只有第六个要素"内容相关"讲的是内容相联,也就是对联的联。所谓内容相关就是找到关联点对出精彩,而这个关联点就是必须正确解析联意,找到切入点和关联点。正确解析字面和内里的联意才是对联的关键。
比如:吟到情深无一字~秋雨

解析:为什么吟?是情到深处,爱得心疼。那么关联点就是因人而心伤,找到关联点就可以围绕这个人立意了。人带来的是什么?是情深,情深会怎样?会心痛。概括起来就三步:一是解读出句找准主题。二是构思对句确定主题。三是运用文字表达主题。框架有了,开始对句。
出句:   吟到情深无一字~秋雨
对句:   斟空老酒为何人~小雨
  
一目了然都是冷色调,和谐统一。对联的后三是前四的延伸,明白这个就能检测自己对的句子是否有断痕。
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工、稳、贴、切、新、奇。
记得相忘校长说过一句话:"流水对的对句一般不需要自己立意,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别人的意去补充去拓展,将出句之意表达完整。"说实在的我还不太会对,羞于见人。

出句:诗笺尽染烟霞色~蝶儿
对句:春意早来山水间~小雨

出句:青山不似儿时绿~千山衲僧
对句:故里再无昨日容~小雨

出句:清风识字翻千页~杰瑞
对句:明月无心照一人~小雨

出句:拈束花香醅小字【再嫁东风】
对句:邀轮月影诉芳心【小雨】

出句:吴刚挥玉斧(京南)
对句:玉兔捣神丹【小雨】

出句:一缕茶烟添静谧【风清扬】

对句:半窗竹影透清幽【小雨】

二、成联
成联的创作和对联完全不同。对联是你顺着别人的意去丰满去润色。而成联的立意谋篇必须自己独立完成。立意是你要写什么,谋篇是你怎么写,上联起承下联转合,前四是铺垫,后三是转折,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你到底要说什么。

成联的立意有多种途径,可以是睹物思人,可以是触景伤怀,或歌或頌,或赞或勉,言之有物,有感而发。看了很多成联,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东风老师的一副上坟成联:
一纸幽怀燃到痛;
经年苦楚立成崖。
他说:"像我去给我哥哥老屈上坟的时候,给他点了一支烟,而我静静的站在他的坟前,内心那种痛无以言说。"每次读来眼泪瞬间上涌。
成联我还没学会,试着写过几副也不是太满意。

1.
题草     
草青妆寂寞;
风疾显精神。

2.高级班第二讲作业,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为意成联一副:
趁年少青春,上进拼搏为学早;
待霜华满鬓,伤悲追悔读书迟。

3.一日,有朋自远方来,少不了吃饭喝酒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学联的话题了:
   一壶闲酒邀君饮;
   半日接联笑我痴。

4.一次成联练习
       题 回顾   
激昂入校苦钻研,承蒙师教,一年联拙入门浅;
留意谈资勤上路,拜谢师恩,半百才疏寻梦深。
5.赠知己
潘安貌,子健才,回首当年不识面;
声誉佳,德行善,相逢半载论知音。

对联是惜字如金的,成联更是浓缩的诗,精美的词。它的创作源泉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

三、对联禁忌三十六
有了成联创作的基础,那么在创作的时候,还要注意对联的禁忌。
       动力禁忌:
      1.忌无决心无恒心。
      2.忌贪快。
      3.忌贪长厌短。
      4.忌贪奇贪异。
      5.忌贪多。
      6.忌骄。
      句式禁忌:
      7.忌句子长短不一。
      8.忌节奏不相称。
      9.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
     音韵禁忌:
    10.忌音步平仄不协。
    11.忌同声落脚。
    12.忌三平尾。
    13.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
    14.忌邻音字安排不当。
    15.忌不突出读音重点。
     字词禁忌:
    16.忌同位重字。
    17.忌异位重字。
    18.忌把字词机械分类。
    19.忌字眼模糊。
    20.忌不明语法成分的用词。
    21.忌把词和词组混淆。
    结构禁忌:
    22.忌不学语法。
    23.忌事物结构随便。
    24.忌主次颠倒。
    25.忌长联结构呆板
    内容上的禁忌:
    26.忌上强下弱。
    27.忌前后重复。
    28.忌合掌。
    29.忌风马牛不相及。
    30.忌奢华浮躁。
    其它:
    31.忌庆典联用字色素。
    32.忌无创意撰作。
    33.忌口号式。
    34.忌创作不注入情感。
    35.忌错用标点。
    36.忌古今声调混用。

这一路走来,我要深情感谢长风联校的老师们,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做陪伴,我没有理由不努力。我还要感谢携手同行的学友们,答疑解惑快乐分享。如果把对联比作我的爱人,那么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

             2025年2月2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