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撰写成联的体会 新月-20云中朵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结束了在古风的楹联学习之旅。感谢各位师友给予的帮助。将近一年的学习,体会很多,在这,我想谈谈我自己对于成联创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于成联,我认为,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宗旨的,它给予创作者最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刚接触对联不到一年的我, 开始对成联是充满了畏惧的。我记得我的第一幅成联。 题 锤子 文/云中朵 看平时独坐闲窗蜗角,闷如牛犊; 得一日堪为重任龙头,猛若神兵。 说到锤子,我的体会就是,平时都丢抽屉角落,闷不做声不起眼,偶尔用一会倒排上了用场。巡着这个思路过去,我是“战战兢兢”的写下了这幅对联,当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然,我理解的是,老师的鼓励。但是,当时老师说了一点,你是一个字一个字逐一写的吧?没有事先谋篇布局。我当时听了,才开始意识到,哦,原来其实成联也是和以前写作文一样,需要谋篇布局,也就是先立意,设定一个主题,才开始创作的。 所以今天,我想从立意开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 第一,首先一幅成联的立意太重要了,可以说,是决定一幅成联水平高低的灵魂。确定好立意,作者就可以客观、主题鲜明的确定好自己需要表达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 如我的一幅成联,题人到中年。 题 人到中年 文/弱水三千 不惑悄来临,看浮华于世,虚名懒问沏清茶,得三分简静; 人情寥领略,教佛系在心,学友闲聊书小字,留几许从容。 我的构思是,要表达经历风雨人生人生,看淡虚名,佛系在心,从容淡定的状态。所以,我先从自己过了不惑之年开始,上联写经历,浮华于世,虚名懒问。下联提到佛系,书小字,于是结局有了从容二字。 第二,确定好主题,构架谋篇。 整幅对联必须脉络通顺,有层次感。我的体会是,可以由景入情,或者时间顺序铺开叙述然后主题升华。 面具 文/云中朵 身在江湖,人前常笑容满面; 心牵生计,腹内多烦忧千般。 上文作了铺垫,人在社会之中,必须时常保持状态,人前笑容满面。但是下联就转到人心里的各种牵挂和烦忧,只有自己能够解决与消化了。 题 人到中年 文/云中朵 不惑悄来临,看浮华于世,虚名懒问沏清茶,得三分简静; 人情寥领略,教佛系在心,学友闲聊书小字,留几许从容。 我的构思是,要表达经历风雨人生人生,看淡虚名,佛系在心,从容淡定的状态。所以,我先从自己过了不惑之年开始,上联写经历,浮华于世,虚名懒问。下联提到佛系,书小字,于是结局有了从容二字。 题 逝去的爱情 文/云中朵 前尘回首,缘我多情,已是人千里,惜承诺幻成故事; 今日怆怀,为谁等待,方知梦一场,叹时光老去红颜。 从初相遇说起,多情、承诺,下联再说梦一场,时光老去。 第三,推敲文字,组织语言,注意诗家语运用,适度用典。 我认为,成联一样还是遵循联律通则,工整的对联达到我所喜欢的审美。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根据文章的结构去不段推敲文字,从表现力、工整度、美观度等方面去调整,还需要注意诗家语的运用,适当用典会增加一幅对联的内涵和观赏性。 题 桃花 文/云中朵 丽影夭夭,香风十里,崔护诗中生眷念; 芳姿灼灼,红雨漫天,唐寅扇里落相思。 这里“拉人头”,用了崔护诗,唐寅桃花扇,用典。 题 匆匆那年 文/云中朵 跋涉千里,还是那条路,那座桥,却经已行人变换; 遥思往年,纵然这阙歌,这般景,又为何热泪连绵 创作的时候,我语言比较匮乏,阅读积累的较少,导致好多时候语言不够精美细致。 在学习对联的路上,我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大,以后还要继续向各位师友继续努力学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