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181
金钱496
贡献197
高级会员

威望- 181 点
贡献- 197 次
金钱- 496 枚
|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a 于 2025-1-11 09:49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三十七:《先谈真实再谈艺术》的问题症结在哪儿?
看了门外谈诗的《先谈真实再谈艺术》,就题目,逻辑就是错的。离开艺术谈真实可能吗?离开艺术你谈什么真实?这就好比说,有人在新建小区看好了一套房子,还没有所有权。他便说:“先去居住,再说交钱”。这人如果不是不懂,便是蛮横。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悖论——谬误的悖论。
说到艺术,那自然是源于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而是选择于生活、提炼于生活,高于生活。而进入文学的生活或材料,已不再是生活,而是艺术,不再是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真实。
为何艺术要选择生活?要高于生活?它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因为它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化和典型化。它的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使命,决定了它绝不可能等同于生活和等同于生活真实。如果艺术与生活一样,要艺术何用?搬来生活岂不更省事儿?
门外谈诗说:“在当今诗词与古典诗词断裂的时代,与其谈虚无不见的艺术继承,倒不如先写耳闻目见的实感”。
只要是文学,无论什么时代,尤其实践越久,只有越来越讲艺术规律,只能越来越见艺术功力,不可能倒退。而艺术继承是多方面的,小说、散文、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等等,都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和弘扬。
旧体诗词有特殊,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近百年来有所停滞、有大幅退步。但对于其艺术的认可,是没有异议的。在艺术继承上的得失,也是清晰可辨的。绝非不识不认,盲人瞎马,剜到框里就是菜。问题多在修养、文化、浸淫、实践有限和捉襟见肘而已。而对诗词,需要敬畏。
因为写诗水平大都不高,或者不少是在学习阶段颇多能力还都很低,索性就不管艺术,就等而下之顺口溜或流水账——这,无疑是错的,这会使旧体写作走向更糟!
凡事务求其上,“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为诗旧体,概莫能外,还是要努力学习继承古代诗教,用心领悟古代诗词的妙什佳作,恪守艺术规律,拈紧时代,写出人民性作品。
门外谈诗说:“最早的诗不就是真情实感的呐喊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竭,乃敢与君绝。发自肺腑的真白呼声就是上佳的好诗”。
是的,这是“真情实感”,但它绝非仅仅“真情实感”,要看到它的艺术。最早的诗,不等于没有艺术。“吭唷吭唷”,说的是艺术来于劳动。但并非所有的“吭唷吭唷”,都可以流传下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绝不会是一首好诗。只有那些既表达了时代情感又有完美的艺术再现的“吭唷吭唷”,才会被历史铭记。“上邪”,是淘汰了千千万万个“吭唷吭唷”而脱颖而出,最后被后世认可的“吭唷吭唷”。
门外谈诗说:“纵观当今诗坛,那点可怜的真实都被不着边际的艺术遮盖,这体兴那体灭,全都不知所云,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他自己也不知吟什么,这样写诗还不如从‘吭唷吭唷’开始”。
当下诗坛,旧体写作应该存在很多问题,这没有异议。但对诸多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而不能一概否定,一个方子,推倒重来。这是一种极端,于解决问题无益。
而绝不能因为,有些或是认知的或是情感的或是方法的或是艺术的问题的存在,就用真实这一把钥匙来解决,而这所谓的真实其实就是自然主义和流水账,以至推崇混乱的表达以至于欣赏人文冷漠。
门外谈诗《先谈真实再谈艺术》之所谈,违背旧体诗词传统,违背当代文艺理论基本常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