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随笔) “金” 属 五行之首。位居西方,西方庚辛金。金生水,水生木;土生金,故土里藏有金矿,土里能生出万物,可以变成金子来用。 记得我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登记下我的名字,就顺口出了个字谜叫我猜。老师出的谜语是:“全字有俩眼,长在靠下边”。我爷爷给我做个家教,这个谜自然难不倒我。我也随口回答道:“是‘金’字。”老师夸我说:“还挺机灵的。”其实我生性愚笨,一点就不聪明,还因为命里缺金,爷爷就取了个带“金”字的名号来补上缺陷。名号虽然很大气,人家一听就觉得我很有钱,很富贵,很珍贵,很宝贵,其实我一个乡下农村娃根本不值钱,至今也没有钱,活到古稀年了连金像什么样子也没有见过。莫说没见到过金子,就是纸币也没有见过多少,老了连养命钱都很拮据。我在前四十年就有诗句说:“字号金山身缺钱,做人如铁性含钢。三斤青菜足温饱,一副健体扛雪霜……” 虽然我没有拥有“金”但是我好不眼红人家有金。老天爷不认我得到金子,但是我偏偏喜欢这个“金”字。我喜欢这个金字,弄得老天爷也无法奈何,只好说:“你喜欢你就喜欢呗,反正是个空壳壳!” “金”俗称金子。金属元素。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质性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只是难以成“山”。(一笑)然而人人心中都希望能有“黄金”成“山”的,因为如此便富可敌国了……哈哈,世人都很财迷的。 东汉时期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记录分析的“金”字反映了先民时期的社会文化。冶金术的发明改进在先民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先民们与“金”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就分不开了“金”在先秦泛指金属。但制器多用铜,青铜乐器是我国古代乐器的一部分。因此古代典籍中的“金”通常指的是铜。后来“金”的意义缩小,专指有钱的价值的黄金。《说文》又将“金”细分为赤金、白金、银铜等几类,金部的字有的描写了金属的光泽。
《说文》中还要许多表示农具的金部字,铁质的农具如“铲、锄、镰、锯、铡”等字。还有反映了日常生活交通情况的字,如“锚”。 有表示质量计量单位,如“铢”字,总之“金”与人息息相关。从远古的战争来看,“金”的作用最大: 刀、剑、箭等兵器都与金属相关,“金戈铁马” 就是指的战争生活。 金就砺则利。金做成打击乐器指挥战斗,鸣金收兵 ,金鼓齐鸣。 金子一样的颜色金灿灿,闪亮悦目,人们自古以来就以“金”来比喻尊贵、高贵、珍贵 。帝王的宫殿要金碧辉煌,帝王住的城池叫紫禁城,帝王办公的地方叫金殿,帝王说话叫金口玉言。帝王用的章叫金印,手执的铜制仪仗棒,为帝王司仪的官叫执金吾,帝王发兵符信叫金虎符。连帝王的后宫都要着 金银华美之服,王妃用的首饰叫金步摇,金雀、金粉、金篦儿……缺了牙齿就安装“金牙”来补齐,反正帝王的一切都是用“金”来装饰。如:金象;金缕;金兽;金蚕;金蛇;金蛾;金凤等等。 “金”比喻尊重、贵重 。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 对他人守信不渝的叫金诺; 珍贵、宝重的言辞叫金口、金言;比喻友谊深厚)叫金石之交。 金阵、金城、金汤、金堤比喻堤防的巩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运动员比赛拿了一等奖,就要获得“金牌”。个人出名不说,还为国家扬眉吐气。 我国历史上还有“金”朝。北部民族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于黑水靺鞨。女真靺鞨部落发动侵略战争,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黑水靺鞨女真诸部,在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后”接住带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临安,南宋启用岳飞与完颜对抗,使岳飞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将。在取得胜利之际,赵家皇帝轻信奸臣秦桧的话,向金朝投降,还害死了岳飞一家。至今西湖还有秦桧的铁像跪着请罪,奸臣千古遭人唾骂。 只要你打开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带“金”字的成语词语比比皆是,而且大都是吉祥喜气的好意义。诸如: 金浆玉液、金科玉律、金口玉牙、金声玉润 、金石良言 、
金屋藏娇、金兰之契、金龟换酒、金风玉露、金匮石室、
金相玉质、金玉满堂、金童玉女、金精玉液、金字招牌、金壶墨汁、金瓯无缺、金石丝竹、金榜题名、金风送爽、金刚努目、金闺玉堂、金辉玉洁、金石之功、金石之坚、金玉良缘……“金”字的好词数不胜数。 历代诗人词人都有写“金”的美好诗句。如苏轼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温庭筠有“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戴敏《初夏游张园》有“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晏殊《破阵子》有“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在民间,也有许多带有“金”的俗谚语或歇后语,如:浪子回头金不换,真理比金子更值钱;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金子掉在地上还是金灿灿的。大山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金子总要发光……这些谚语都到出金子还是存在的有价值的。正因为“金”子宝贵,农夫们喜爱家乡时也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金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为什么人们都很尊崇喜爱它呢?金子这种矿物成为人间的宝贝疙瘩,真是人世间一道难以解开的命题。人们辛苦的把金子开采冶炼出来,反过又把它当成珍宝,制成金条、金砖来百般呵护,还极力吹捧拥有它的人,人称为金的奴隶,忠贞不二的拜倒在这种矿物的石榴裙下,唉!这不能不说是万物之灵人的一种悲哀!人们爱金,连妓女也要叫个“金钗客”的称呼。有的明明是中国女孩,偏要把黑油的头发凃染成黄黄的,扭得曲曲的,号称是“金发女郎”,呸!真是羞死人了。 其实也有不爱金的。人们在赞美金的同时,也说“金钱如粪土。”人们诅咒那些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叫“金迷纸醉”。 刘伯温就大声痛斥过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后汉书·列女传》里的乐羊子捡到一块金子,他的妻子马上叫他抛到野地里去。人们赞扬这种“拾金不昧”得金不贪的美德。东汉的杨震为官清廉,有人半夜给他送去金子,他也不收,这样的官就是值得信赖的好官。子罕以“不贪为宝”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品格。就在一些大款,明星要出国定居的时候,也有不少爱国人士回到祖国怀抱。他们说祖国虽然穷点,但“儿不嫌母丑”,说“金窝银窝,还是祖国的老窝温暖……” 我是属于木命的人,因为命中五行缺“金”,注定了我的个人财运很不行,一生中没有得到半分“外财”,也最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施舍和“馈赠”。(也没有人赠。)我的缺“金”命最明显的,就是我事业上很受影响,一生忠贞老实的尽职敬业,都说我个人工作能力也是强的,加上勤奋学习,业绩也还是比较出色的,但就是屡遭小人压制,得不到应该得到的那一点儿养命之物。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金”,也都存不住仅有的那点钱财。而且有的时候还会莫名其妙的破财,所以我这“木”命人缺“金”一辈子都不能富贵,这就是天定的命理。我丝毫不能怨及它人。安贫乐道吧,如今我已经是日落西山,每天稍微运动一下,写一点小文字以自乐! 祝愿祖国繁荣如“金”,祝愿全世界的好人都拥有“金”。我呢,就拥有杜甫老人的那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