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8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5866
金钱106801
贡献94416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5866 点
贡献- 94416 次
金钱- 106801 枚
 
|
【原创】写诗应该有的讨论
huge 发布于2019-12-07 09:06 点击:213 评论:2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写诗图是何,以艺表心窝。曲直居首要,焉能不切磋。
写诗应该有的讨论
——与诗友在拙作《七律·诗之识》下的互动
道和一:2019-12-03 19:58
诗之批判,批判也成诗。学习了!
huge回复:2019-12-04 09:47
提不上学习,本来就是:诗无不写。
道和一:2019-12-03 19:29
好也一天孬亦是,空吟枉把鬓梢焚。
huge回复:2019-12-04 09:46
朋友摘了这两句,显然有想法,那么写诗是不是这个理?不知朋友是不是这个意思。
道和一跟评:2019-12-04 11:00
先生若以诗人而论,为尚不可。若以“横也斯来直也斯”的“斯人”而言,则讽意过了点?个见!
huge跟评:2019-12-04 18:02
想想看,滥竽充数的讽刺,对南郭处士们是不是过了点?
道和一跟评:2019-12-04 19:48
哈哈—— 一假吹如滥竽之辈,是可憎,但不明究里鼓足勇气日夜“学舌”的童孩,似乎可网开一面?即:一天未必好即孬,须断不是尽空呤?
huge跟评:2019-12-04 20:10
有道理,但近于抬杠了,比如,有人引用俗语说,“好也一天孬也一天,还是别虚度,往好处过吧。”朋友就说,“一天未必好即孬,…”,想想,这话还怎么谈下去?
道和一跟评:2019-12-04 20:15
真无抬杠之意。也知先生是“有教无类”之心、之情,一时凑趣。学习了!
huge跟评:2019-12-04 20:39
多亏朋友理解。朋友说的是初学写诗过程中的事,初学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形都是正常的,无所谓讽刺不讽刺,讽刺反 倒不应该,谁都打这里开始,这个阶段再不好也是本,是扎根的过程,忘了这就意味差不多忘本了,忘本的人再怎么从这里出来也要走歪。
但是,不管怎么说,初学阶段也不能有小成炫耀之心,不能还没走出来就已经忘本了。从这一点讲,初学虽没的讽刺,忘本还是该讽刺的。这就是朋友说的地方:“但不明究里鼓足勇气日夜“学舌”的童孩,似乎可网开一面?”
不过,还不可认为:若以“横也斯来直也斯”的“斯人”而言,则讽意过了点?毕竟此“斯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缺乏理性的。几句,--
做人总要凭颅脑,岂与猪头一样材。横竖不分槽上货,糊涂虫子究堪哀。
道和一跟评:2019-12-04 21:22
学诗,还是觉得应宽容一下!
huge跟评:2019-12-04 21:50
朋友抱宽容之心,当然可嘉,这没的说。不过,尚不知朋友怎么解释“宽容”二字,我先表我的看法。
如果是没有原则的宽容,则是伪宽容,所谓“物极必反”,对自己是这样,对别人亦没有好的结果。宽容是与人为善,不是看着变坏,否则又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不仁,或居心悱恻的幸灾乐祸。
辩证来看,宽容不是单单看着而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做,就等于观众,又无所谓宽容与不宽容了。宽容是一定合理范围内的坚强作为,既能容纳,也不失曲直,实际上宽容就是一种灵活性。
以上这几句,算与朋友沟通。下改以诗说话,--
是是非非不好分,赖从辩证拨迷云。察查两用皆无苟,方见从中出大昕。
道和一跟评:2019-12-04 23:51
诗之道,或学做诗之艺,宽则有容,容则强、则发、则远。当然宽容,不是菩萨心肠,何况菩萨心肠,还行霹雳手段呢?!算是与先生求同存异吧。
huge跟评:2019-12-05 22:57
嗨,朋友这个“求同存异”够宁的。分明彼此仅仅是言语表述不同,怎么把一家话硬往两家存呢?
朋友说“当然宽容,不是菩萨心肠,何况菩萨心肠,还行霹雳手段呢?”与我说‘如果是没有原则的宽容,则是伪宽容,所谓“物极必反”,对自己是这样,对别人亦没有好的结果。’实质是一个意思,怎么成了“求同存异”了?这完全是100%相同,弄成同中扯异,不好。
如果非得扯异不可,我来扯,倒是朋友说“宽则有容,容则强、则发、则远。”我看应加点限定。
宽容不是抽象的“宽则有容,容则强、则发、则远”。所谓“强、发、远”,凭的是实力,有实力,才说得上宽容,没实力,宽容不宽容算得了什么?且不是“宽则有容”,而是“有容则宽”,后者是辩证说法,禁得起推敲,前者是通常的形象说法,易于理解,但容易被人利用,形成狡辩。
例如,官僚主义们就好把懒政说成:“凭什么说我啥都不关心,那是对你们的宽容,发挥你们的才干,要你们干什么的?”这话听起来是不是耳熟,是不是很有理?
其实这是偷换概念。要手下的人干,不代表当领导的就可以做老爷,这就是伪宽容,要不得。这样的“宽容”,也难以“强、发、远”。
换句话说,只有领导先干起来,才算得上有容,也才能够带领一班人共同前进,这才是宽,然后才能反映出实力,并走向“强、发、远”。
说这些,就是与朋友“求同存异”了。欢迎朋友常来说话。几句,--
大路空修白有宽,海无聚水赛枯坛。人凭充实方言纳,仅靠呵呵是苟安。
道和一跟评:2019-12-06 11:06
先生所言,大处相同。或仅有'和而不同”?另“宽”或是指客体即外部环境如政策之类,“容”或主指主体如个体心态之类吧?没有客体或语境的词意,易起歧义,较真或深入探讨,是属难得,特别是在公共平台上。先生的不含糊,侮人不倦,让我学习了。
huge跟评:2019-12-06 11:30
我倒乐意看成同途同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