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精华285
注册时间2015-3-17
威望6765
金钱36306
贡献29169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威望- 6765 点
贡献- 29169 次
金钱- 36306 枚

|
玉斗赋(以他山之玉琢成宝器为韵) 唐 · [url=]敬括[/url]
玉以至宝见珍。斗以至平为器。
聚圭合而成量。莹瑜瑕以表义。
蕴石而山谷增辉。握枢而春秋定位。
秘以重璞。攻以他山。
中虚有待。旁达无閒。
内倍殊璧。外圆若环。
用之则称物平施。运之则含照自閒。
燕石既分。楚圭未剥。
平准献度。良工就琢。
剡则为璋。合而成瑴。
口应吐纳。柄随把握。
有异击刁汉营。进缀赵幄。
议其远迩。曾是悠邈。
特达垂名。切磋有成。
炯光月皎。洞澈冰清。
揣摩律度。比较权衡。
法帝车之杓。如轩如轾。
较嘉量之趾。不缩不盈。
至若刘项争帝。龙蛇起陆。
楚塞瞻乌。秦原逐鹿。
羽轻灞上之敌。汉厄鸿门之酷。
亚夫按剑。张良献玉。
虽碎斗以棱威。终拔山而取辱。
比德者何。邀功则多。
佩服惟允。关石用和。
既执契而不远。谅求仁而靡他。
尔以至公秉彝。我以不贪为宝。
扣之则清越流响。秘之则含宏守道。
光照庑以如虹。价连城而无考。
岂徒玉卮无当。冰壶见杲而已。
是以在天成象。在物可师。
立身而温润无匹。应用而盈虚有时。
当为国器。藏诸有司。
若暴新之所执。吾何以则而象之。
黄龙见赋 唐 · [url=]潘炎[/url]
景龙二年秋九月五日。黄龙见于上党伏牛山之南冈。迟留久之。表彰圣人之德也。赋曰。
龙之来兮乘其阳。跃于泉兮临高冈。
龙之至兮归有德。符于黄兮土之色。
精曜曜。光雄雄。
上不在天兮接于物。下不在田兮蟠于空。
列四灵智称其首。居五位色表其中。
将衒甲以无比。与负舟而不同。
明皇家之王气。符历数于圣躬。
飞烟喷雾。若动若顾。
声虽虩虩。非同三尺之剑。
色乃煌煌。下映五花之树。
诚帝王之嘉兆。宁朝夕之可遇。
何蛇螾之足言。谅腾黄之匪喻。
同翠龟之荐绿图。彰大人兮告元符。
览史墨之言。未之闻也。
验登殷之祀。不其然乎。
黄龙再见赋 唐 · [url=]潘炎[/url]
景龙三年六月十五日。黄龙再见于牛山。天意汲汲于圣人。赋曰。
龙之见也。春分而登于天。
龙之潜也。秋分而入于川。
假崇山而再见。应元圣而通元。
蜿蜒孤蟠。云雾四发。
目中精耀。光飞列缺之火。
颔下珠悬。色夺蟾蜍之月。
方将游彼池囿。岂徒止于郊野。
非同上天之五蛇。有异渡江之一马。
孙权象之而置于军中。魏帝范之而在于殿下。
永言于此。我皇是宜。
秦王之梦。立乎鄜畤。
汉后之时。见于成纪。
彼皆一至。此则重光。
采色炫耀。文明焜煌。
错甲镂鳞。既以成乎字。
分官纪号。可以表其祥。
超紫凤于丹穴。越青鸾于女床。
龙德相承而无悔。天家久久而蕃昌。
秋雾赋(以轻散长空寒飞迥野为韵) 中唐 · [url=]谢良辅[/url]
有物混成。阴阳之精。
腾而为质。晦而为名。
游尘未足方其细。纤縠不能揣其轻。
度水凌乱。从风半散。
表银山之美。素色增鲜。
沐元豹之姿。奇文独焕。
若乃暑退朱方。时惟白藏。
空濛大泽。郁郁崇冈。
始经夫少昊之野。终遍于无何之乡。
含草木而功大。混山川而气长。
浮我极浦。霭我层穹。
如雨如霰。自西自东。
倏而来比。君子之道广。
忽而逝侔。至人之性空。
奚水土之同致。俾阴阳之异观。
秋何雾而不起。雾何秋而不寒。
至德发祥。杂非烟于北极。
皇居瑞圣。伴佳气于南端。
及夫丙火方驰。腾蛇欲飞。
三辰被汨。五星霏微。
道不虚行。来集黄公之咒。
神其有感。去解白登之围。
则知因时舒卷。与物动静。
资于坱圠。变态俄顷。
兴非塞望。雄鸣之路不迷。
冒且有闻。彦辅之天自迥。
露游兮月之下。霞敛兮风之假。
俟一扬于飞尘。同秋空于迥野。
五丝续宝命赋 中唐 · [url=]仲子陵[/url]
半夏生。
木槿荣。
时五月。
鵙始鸣。
楝叶结。
䌽丝襭。
祭彼三闾。
蛟龙不窃。
祭之水曰汨罗。
祭之日曰端午。
情既本乎楚俗。
奉又告乎寿缕。
寿缕其娜。
色丝五紽。
色丝何始。
金闺之子。
画嘉嚬于青蛾。
发宜笑之皓齿。
国风既哀其窈窕。
家事讵忘乎丝枲。
则有恩从天上。
飞入宫中。
二八春日。
十五玉童。
谁其尸之。
奉蘋藻于清庙。
何彼秾矣。
司衣裳于圣躬。
洎天子御絺之日。
后妃献茧之时。
颜似渥丹。
对回鸾之十字。
手如振素。
盘续命之五丝。
其五丝也。
蕙绿轻重。
兰红浅深。
皎皎而有莺其领。
采采而亦翠其衿。
既比方而一色。
又条畅乎数寻。
观其发齐万计。
花柔四赩。
宛委虬盘。
张皇虹直。
植其鹭羽。
杂之而夺其鲜。
对彼凤毛。
久之而寡其色。
别有金华别殿。
钩弋靓妆。
褰开筐笥。
贡奉君王。
懿寿丝之礼大。
续宝命之天长。
衮冕绂珽。
萦寿丝以成锦。
游缨锡美。
比寿丝以无疆。
错以五采。
准日以符节也。
综以万绪。
盈数以尊寿也。
龙烂蛇伸。
光气腾腾。
以禦邪也。
瑞等乾坤。
拜启献也。
汪濊沾止。
其兵辟也。
不待万岁蟾蜍。
其理疾也。
岂藉单衣龙子。
四海销夭札之疠。
百姓登仁寿之祉。
微臣敢问天宝之建元。
则曰甘露黄龙之年纪。
汉武帝射蛟赋(以省括能中清除水害为韵) 唐 · [url=]独孤授[/url]
有汉武彻。惟时巡省。
穷楚之望。极江之永。
舳舻塞川。旗甲荡景。
汹汹旭旭。虬盘龙骋。
驻清跸则洪波可遏。赫皇灵则潜怪可怛。
何彼蛟之夭矫。据积水之空阔。
谓佽飞之剑莫前。灭明之璧是夺。
天子乃戒无哗于羽卫。思有用于弦括。
命舟牧回青翰而上。诏弓人奉乌号以登。
肃天仪以山立。将亲发以抗棱。
阴察变态。雄猜跨腾。
古冶之伦。眦裂不敢擅其勇。
逢蒙之党。技痒不敢专其能。
我矢则直。我弦斯控。
持满而英气顿飞。命处而幽姿必中。
歘飙飕其电霍。卒颈亸而胸洞。
赞获者鼓殷天之雷。称庆者跃如熊之众。
始乎发若神兵。爆其有声。
洪波雪涌。白羽月倾。
突紫肉。裂素缨。
馀怒蚴蟉。上浮泓澄。
踣质已靡于巨舰。流血方走乎东瀛。
介以鳞莫能捍七札之劲。神之化不能保重泉之生。
万灵震骇。九派徐清。
然后海若扈跸。阳侯洗兵。
山川肃其晏如。云雾廓其四除。
涉者利乎涉。渔者安乎渔。
于是左史趋进。执简以书曰。
天子幸浔阳也。亲射蛟而获诸。
遂翻龙旆。韬象弭。
篙工奋。棹歌起。
威厉乎断白蛇。气雄乎絙青兕。
隘秦皇之观日。追夏后之勤水。
且夫君以胜残为大。臣以反德为害。
亦将制于彀中。静此宇内。
俾贯革之艺息。垂衣之道泰。
岂徒与射夫渔父。较勇而论最。
太史奉灵旗指蔡赋(以国家兵祷建兹神物为韵) 唐 · [url=]独孤授[/url]
旗昭戎容。武备天讨。
上蔡干纪。惟圣后之克诛。
南越徂征。穆汉皇于肇造。
仰垂象以徼福。洎有司而请祷。
封疆乃俟于指明。寇虐方期于荡扫。
详其效虞典之舞羽。体周官之祃牙。
九仞屹以特立。三星粲其增华。
分野高标。象指麾于帝力。
光耀旁发。形耳目于兵家。
矧乎天飞龙而载图。北有斗而上献。
当我师之欲勇。乘彼众之胥怨。
上宣其意。将同乎十手所临。
人授其踪。必在夫六斿之建。
至乃直指遐举。申严叶时。
且殷祭以诚若。视凶徒而蠢兹。
小蝥弧之先登。令斯行也。
奉郅偈以东向。神乎尊之。
匪曳珠而极侈。谅悬首而为期。
懿夫从人谋而罔咈。则异于九旗之物。
摅皇怒以不宾。取贵于八方之神。
故能杀敌启灵。伸威定国。
蟠喜气以将远。扬胜风而自北。
仪在端表。始令于师贞以出。
人知向方。用符于我战则克。
奚必彰翠凤以崇丽。法元蛇而辨色。
适足以计其功庸。未可以靖乎氛慝。
睿略无敌。宸心有征。
侔制胜于左杖。聿称材于牡荆。
方旗指以神辅。俾蔡溃而功成。
蹈道不昧。谋谟孔明。
徵太史于往制。备唐年之主兵者哉。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中唐 · [url=]李逢吉[/url]
皇唐之与伊唐也。
浚哲文思。
异代同时。
咸进善以钦若。
又建旌以求之。
不进善焉。
何以延侧陋之士。
不彰别也。
何以嘉谠正之词。
是宜式创宏模。
聿陈令典。
缀析羽以藻耀。
植修竿之偃蹇。
相其地以崇树所宜。
因其人以康庄是践。
即之者有以翊圣。
瞻之者于焉迁善。
忠謇之徒。
风驰云趋。
毕效臣节。
同膺帝俞。
犹金砺而君臣合契。
类土圭而形影相符。
回立岧亭。
而克同国柄。
直行劲挺。
而自陟天衢。
由是悉索草茅。
罔资介傧。
高悬垂逮下之德。
仰视知不言之信。
咸策足以员来。
思捐躯而自徇。
同于舞羽。
至诚之感必臻。
异彼弨弓。
非礼之招不进。
大哉求仁。
其必有因。
懿此标表。
本乎咨询。
制其事者。
上惟允恭之帝。
集其下者。
众皆可封之人。
是必随谤木以用舍。
与谏鼓为等伦。
若夫容卫繁多。
制度奇诡。
元蛇始务其厌胜。
翠凤式崇乎侈靡。
熊虎之示勇则那。
日月之比崇徒尔。
宁有裨于启沃。
且无取于率俾。
伟夫有台有宫。
胡为乎途中。
所以阐于圣聪。
使无不通。
爰树爰揭。
岂惟乎人悦。
所以尊彼隽杰。
使皆就列。
然后朝廷迈德嗣于羲轩。
得贤方于稷契。
躬好问之裕。
有知人之哲。
固以日奏于嘉言。
矧斯旌之攸设。
披雾见青天赋(以莹然可仰无不清心为韵) 唐 · [url=]王起[/url]
郁彼宿雾。
蔽乎远天。
雾晻霭以气彻。
天清泠而色鲜。
仰之弥高。
五里始分其杳尔。
积而能散。
三光忽映其粲然。
昔人引之。
以喻见贤。
奇姿允叶。
美质相宣。
岂徒卷冥冥之净绿。
觌昭昭于上元。
始则杂氛昏。
掩高朗。
霏微有色。
散漫无象。
文豹去之而退藏。
螣蛇游之而来往。
将欲纵遥睇。
涤烦想。
则苍苍大圆之色。
愿豁其清明。
英英上德之容。
亦如其瞻仰。
及夫收地表。
歇天衢。
启晨光之有耀。
辟丽景而多娱。
于是碧落如迩。
青冥若无。
既仰之而不及。
将觏止而岂殊。
且欲盖而彰。
人与天而合契。
不言而信。
天与貌而相符。
则知贤为众夥。
人不知兮蔽之孰可。
天实悠久。
雾不披兮睹之则不。
故将通显于幽情。
配美于高明。
空蒙既同于席卷。
寥廓乃喻于冰清。
惟人也。
玉立斯映。
惟天也。
管窥莫竞。
既遐迩之无氛。
自心神而可莹。
状烟消于幂幂。
始露澄潭。
凝尘洗之濛濛。
自开朗镜。
所以彰风采之异。
见光仪之盛。
异哉一言之美。
万祀攸钦。
陋决云而观剑。
小披沙而见金。
有美人兮。
青阳是仰。
藻镜斯临。
自然比天于霄漠。
卷雾于沈阴。
亦何必观乐广之容。
始钦重器。
信卫瓘之说。
方获明心者哉。
汉武帝游昆明池见鱼衔珠赋(以题为韵) 唐 · [url=]王起[/url]
汉武帝出咸京。游昆明。
觌潜鱼之跃。吐灵珠之英。
珍不藏川。是获媚川之色。
仁苟及物。必能动物之诚。
先是拨刺巨鳞。傍畔水裔。
或詹何所中。或任公所制。
利钩贯鳃而错落。长丝萦岸而掣曳。
残瘁不振。沉浮未济。
是用脱其锋。解其缀。
索于枯肆。初同患于波臣。
衔以图书。终乃小于轩帝。
他日择良辰。镜清流。
舍銮辂。登龙舟。
不徐不疾。以遨以游。
于是傍临桂棹。远映珠旒。
或衔或戏。似骊龙之颔将吐。
若明若灭。比琼蚌之胎未收。
光芒稍逼。辉赫难俦。
实有意于丰报。固无情于暗投。
含幽育明。转煌煌于画鹢。
振鬐掉尾。时熠熠于牵牛。
既而千官动色。百辟咸睹。
且曰修其文。耀其武。
泽之广。恩之溥。
虽彼池中之物。亦怀天下之主。
报德而入于隋掌。此类蛇衔。
感音而失于晋庭。彼惭鹤舞。
况乎烛龙夺艳。石鲸独吐。
泣鲛人之目。固不可伦。
缀神女之躯。曾何足数。
由是俨天仪。俯洪池。
映噞喁而未出。炫的皪而方施。
然后得廉寸之彩。失圆折之规。
则皎皎驹来。自掩白狼之美。
翩翩鵻至。徒称赤雀之奇。
是知人能博施。物亦幽赞。
无烦罔象之索。讵假阑干之贯。
向若安其忍。弃其难。
俾颁首长逝。劫灰未散。
安得此乐于江湖。见托于河汉。
则玉殿之侧。谁缀其玲珑。
金舆之傍。莫矜其照烂。
以言于鱼也。厥道斯存。
以言于人也。如何勿敦。
则受嘉惠。蒙渥恩。
得不效节于当代。而垂名于后昆。
珠还合浦赋(以不贪为宝神物自还为韵) 唐 · [url=]陆复礼[/url]
珠行藏兮。与道为邻。
政善恶兮。感物生神。
私以务贪。必去土而匿耀。
光之崇俭。则还浦而归淳。
我政无累。匪求而至。
宛若中流。昭然明媚。
对三光而分色。契一德而潜致。
盈虚无眹。不随月魄以哉生。
往返有孚。殊异奔星之出使。
徒见其表迹。罔知其奚自。
睹映水之新规。谓沈泉之初弃。
为人利也。且一贯以称珍。
与众共之。虽十斛而不匮。
然知此珠之感。惟政是随。
当政至而则至。偶俗离而则离。
人而无道兮不去何以。人而有德兮不复何为。
止旧浦而可采。同暗投而在斯。
质若累累。疑点缀于霄汉。
色仍皎皎。终炫耀乎涟漪。
且夫彼邦政悖。我则为不居之物。
彼邦政闲。我则能应道而还。
岂专巨蚌是剖。实惟无胫而走。
将不贪以共存。非甚爱之能守。
浦之不吝。任变化以往还。
珠之员来。辩政理之奸不。
诚可以孚。明可以久。
处沙泥而有光。知进退而不苟。
利用溥博。何必取之于龙颔。
报德宏多。奚由得之于蛇口。
其来也所以辅正。其去也所以戒贪。
警循良之夕惕。俾傲很以知惭。
勿以珠为蕴蓄。勿以珠为珍好。
且还浦而难期。且离邦而难宝。
将守之而勿失。在闲邪以存道。
黄赋(以平上去入为韵) 唐 · [url=]张阶[/url]
堪舆之内。偫象茫茫。
均四时之辨物。列五色以居方。
名可大者。其惟中黄。
吹律成音。考定宫商之韵。
丽天为则。遥分日月之光。
石在谷城之下。气流华阙之傍。
云瑞命官而共治。星见知芒之莫当。
恒发挥于奕奕。宁见混于苍苍。
黄之为用。时义大矣。
揣称之功。请言其始。
土德载物。首更王之五行。
河水流谦。恒曲成于千里。
鹤拂羽于太液。龙弄鳞于成纪。
悲哉秋之为气。岁将暮止。
菊花可折。凝晓露而含光。
木叶既零。拂凉风而乱起。
夫惟色有其变。用无不遍。
染素丝之正色。映飞尘而不见。
合氛昏而暂隐。向晴暾而复见。
汉雾塞而呈灾。秦蛇梦而命奠。
乃有虢国穷士。非圣不述。
务本于三。学道于一。
虽观色而托赋。犹守中而靡失。
希执念而见升。愿启心而就日。
愚公移山赋 唐 · [url=]邱鸿渐[/url]
止万物者艮。
会万灵者人。
艮为山以设险。
人体道以通神。
是知山之大。
人之心亦大。
故可以议其利害也。
昔太行耸峙。
王屋作固。
千岩纠纷。
万仞回互。
蓄冰霜而居夏凝结。
联源流而飞泉积素。
爰有谆谆愚叟。
面兹林麓。
怆彼居之湫隘。
惩祁寒之惨毒。
激老氏之志。
且欲移山。
当算亥之年。
宁忧就木。
乃言日月无私照也。
山则蔽之。
春夏无伏阴也。
山则藏之。
倾阻我比屋。
拥隔我通逵。
我将拔本塞源。
使无孑遗。
得则为功之美。
否则为身之耻。
终当诒厥孙谋。
施于翼子。
于是协室而一乃心力。
荷担而三夫杰起。
畚斲斯备。
其功聿修。
于涧于沼。
爰始爰谋。
一之日土垦石凿。
二之日崩崖陨㟧。
三之日夷峰弥壑。
云林催以盖偃。
火石迸而星落。
尔其洞突堙塞。
阴阳交错。
飞禽走兽。
魄褫气慑。
而不复巢居穴托。
王乔偓佺。
低徊频蹙。
而无所骖鸾驾鹤。
山神操蛇闻之。
乃壮其功。
深其计。
将惧不已。
先谒于帝。
命夸娥二子。
发神威。
振猛厉。
始将怒目决眦。
终欲飙举电逝。
遂乃斡砀莽。
挟崔嵬。
下拔乎三泉。
上冲乎九垓。
突兀云动。
磅礡天回。
遽投雍朔。
而不复来。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
未可测已。
夸娥之神力。
何其壮哉。
傥若不收遗男之助。
荷从智叟之辨。
则居当困蒙。
往必遇蹇。
终为丈夫之浅。
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
河冀之地又以平。
则愚公之道行。
客有感而叹曰。
事虽殊致。
理或相假。
多岐在于亡羊。
齐物同于指马。
我修词而忘倦。
彼移山之不舍。
吾亦安知夫无成与有成。
谅归功于大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