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1

[转载] 余光中评现代文学大家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发表于 2024-12-30 17: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4-12-30 17:40 编辑

余光中批:沈从文钝拙,鲁迅难当大师,朱自清根本就是学生水平




说到余光中,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创作的《乡愁》,用邮票、坟墓这些实在的东西,把看不见的乡愁变成了看得见的,让人想很多,满满的都是厚重的历史感。

除了是出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余光中还是个充满浪漫的诗人,他真是个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
看看余光中给老婆写的情书,你就能感受到他有多浪漫了。而且,他还有很多动人、文采飞扬的情话,让不少恩爱的情侣抄来抄去,当作宝贝一样。

这位充满浪漫情怀的大诗人,对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也可以说他有一套不容置疑的文学评论观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余光中在香港的大学里教中文系。在那段时间,他写了很多文学评论,评论的对象有好多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作家,比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等。

1979年,余光中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聊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鲁迅的《苍蝇和战士》、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点评。
评论的话不太客气,相当刺耳。不过,真正让一些人恼火的是,对那些大家公认很棒、值得细品的作品,余光中竟然用了像“像嚼蜡一样无味”、“文句杂乱无章”这样非常严厉的批评词汇。

把这些词用到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身上,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能大家会想,余光中是不是想吸引眼球,故意去靠知名作家的名气,又或者是他年轻时候太过冲动。
其实,当余光中写下这些评论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正是一个男人成熟稳重的时期。那么,大家可能会好奇,余光中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容易得罪人的评论呢?他的文章里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直到现在,大家还在争论个不停。

文章里说起沈从文,你猜怎么着?余光中直接给他贴上了“不够灵巧”的标签。他主要是看了沈从文《边城》前面的题记,然后得出了这个看法,觉得那篇文章写得有点啰嗦,思路也不清晰,读起来挺费劲的。

聊起鲁迅,咱们就拿他的杂文《苍蝇和战士》来说事儿。余光中觉得,鲁迅在写“苍蝇们”的时候,有时候用“他们”来称呼,有时候又用“它们”,这在写作和用词上显得不够严谨。

光中评价朱自清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对《荷塘月色》的评论相当于是给了个“差评”。
余光中觉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没啥好夸奖的,甚至还听说朱自清的水平就跟中学生似的。像里面“美人出浴”这样的比喻,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有点俗气。
另外,余光中也点评了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他觉得那些文章水平一般,就连中学生也能写出那样的作品。
不得不承认,余光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有的。

不过,这篇文章其实是在说,余光中真正想讲的是“中文化”存在的问题。他选了这些大家都熟悉、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来举例,就是想让大家多关注、多想想这事儿。

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的书都会被大家广泛阅读,并当成经典和好榜样。连这些有名的作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那些不太出名的作者就更难避免了。
因此,余光中并不是有意去找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的麻烦,而是想让大家正视并思考这些问题。
有些人觉得,余光中毫不留情地挑出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这些大咖作品的毛病,做得有点过了,也不够尊重作为老前辈的鲁迅。因此,他们对余光中的评论不感冒,甚至因为这事儿,从路人转成了他的黑粉。

要真正理解余光中这句评论背后的深意,得从他热爱并赞美中国传统文化这件事谈起。
余光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台湾和香港生活,但他心里特别挂念大陆,非常热爱并致力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自2016年蔡英文当选为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余光中衷心期盼教学活动能摆脱文言文与白话文争议的束缚。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摒弃文言文,我们的民族将会失去历史的记忆。

余光中清楚指出,文言文在国教课程里非常重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记录了中国语言好几千年的故事。现在的文学作品创作,也都需要文言文的基础。

余光中曾写文章指出,现在我们离正宗的中文越来越远了,反而学英文和英文对我们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余光中说,现在很多作者在写作时,越来越喜欢用西方的表达方式,就连一些很有名气的作家也难以避免和抵挡这种西方化的趋势。

说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人们各有各的看法,有的称赞不已,有的却也提出批评。
《荷塘月色》里写进了朱自清的好多生活情况,还有他心里的感受。写这篇文章那会儿,咱们国家正碰上内忧外患的时候,外面有敌人盯着,国内共产党人也挺难的。

朱自清心里也盼着能拯救国家,让国家存活下去。他明白,要想救国,自己就得加入到革命里面。这样一来,面对那时候的两个大党派,他就得好好挑个边站了。
朱自清心里乱得慌,这就是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就说“这几天心里挺不踏实的”。虽然他晚上跑到荷花池边,但根本没心思去瞧那月色。
有些人觉得,朱自清的这篇文章像是在躲避真实的状况和时局,他缺少直接面对混乱的勇气,可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做,光看着。

结语:
不得不说,余光中的点评有点走极端了,或者说过分严厉,有的地方还只看了片面
就下结论,显得不够宽广和接纳。

100

主题

27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0
贡献
3241
金钱
476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7: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光中新诗写的好,尤乡愁。
但对于这几位文学前辈的评论,余光中有些偏激片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