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
注册时间2024-10-17
威望87
金钱297
贡献119
高级会员

威望- 87 点
贡献- 119 次
金钱- 29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25 0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江咆哮 于 2024-12-25 08:14 编辑
结合例词的解析: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 “别是一家” 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以及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系统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以下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合理性:
协音律方面
批评苏轼等人不协音律:李清照认为词应协音律,如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而苏轼等人的词 “往往不协音律”。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该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等词句豪迈奔放,但从词律角度看,其在平仄、押韵等方面相对较为自由,与传统词律的严格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自身作品严守音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则严格遵循了词的音律规范。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平仄相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且通过这种独特的韵律安排,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凄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尚典雅方面
批评柳永词语尘下:李清照不满柳永 “词语尘下”,认为词应具有高雅的格调。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虽在情感表达和铺叙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但其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等句,语言较为直白通俗,在李清照看来可能略显低俗。
自身作品典雅含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用词清新自然又不失典雅,通过对日暮、溪亭、藕花、鸥鹭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意境,展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铺叙方面
批评晏几道无铺叙:李清照指出晏几道作词 “苦无铺叙”。晏几道的词多写爱情和身世之感,情感真挚,但在叙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上相对不足。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虽词句优美,意境深远,但在叙事上较为简略,缺乏对事件和情感的细致铺陈。
自身作品善用铺叙: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则是善用铺叙的典范。如词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从天气、饮酒、大雁、黄花、守窗等多个方面层层铺陈,将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愁苦等复杂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
故实与情致方面
批评秦观少故实,黄庭坚多疵病:李清照认为秦观 “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 “尚故实而多疵病”。秦观的词多以情感细腻取胜,但在引用典故和史实方面相对较少。例如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为题材,主要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打动读者,典故运用较少。
自身作品情致与故实兼备: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既包含了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等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又有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等对自身现状的感慨,将个人身世与历史变迁相结合,既有情致又有故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