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13

[词曲赋] 南乡子·冰城旧忆

[复制链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4-12-24 0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24-12-24 03:51 编辑

南乡子·冰城旧忆(双调,冯延巳体)
蓬草 2024年12月23日
腊月旧时光,无事围炉夜话长。晨梦触墙惊睡眼,清凉,回见冰花又满窗。
红日映眉霜,踏雪蹒跚印几行。路上朔风时细语,悠扬,耳畔钟声老教堂。


哈尔滨的教堂

蓬草:
说一说哈尔滨的教堂。
ChatGPT:
哈尔滨市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建筑和独特的宗教文化著称,其中许多教堂是标志性建筑。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教堂:
1. 圣索菲亚大教堂
• 简介: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建于1907年,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它采用拜占庭风格,红砖外墙与绿色洋葱头穹顶相得益彰。
• 现状: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展示哈尔滨的历史与建筑文化。
• 地址:道里区索菲亚广场。
2.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 简介:又称“喇嘛台教堂”,始建于1930年代,是哈尔滨东正教教堂的代表之一,融合了俄罗斯风格。
• 现状:原址已不复存在,仅存部分遗迹和文献记载。
• 历史意义:是哈尔滨东正教文化的象征之一。
3. 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
• 简介: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900年代初,外观简朴,历史悠久。
• 现状:现为哈尔滨市基督教团体使用,仍然开放供信徒和游客参观。
•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
4. 基督教圣安德烈教堂
• 简介:圣安德烈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始建于1930年代,建筑风格简洁而优雅,内部装饰精美。
• 现状:目前用于宗教活动。
• 地址:南岗区花园街。
5. 圣心天主教堂
• 简介: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建于20世纪初,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与中国本土特色。
• 现状:仍然用于宗教活动,定期开放。
• 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
6. 哈尔滨东正教圣母领报教堂
• 简介:建于1900年代,是哈尔滨保存较好的东正教堂之一。
• 现状:教堂虽已被改作他用,但外观保留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地址:道外区南十九道街。
这些教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反映了哈尔滨在历史上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地位。如果你计划参观,建议了解各教堂的开放时间,并尊重宗教礼仪。
蓬草:
哈尔滨还有一些教堂,俗称喇嘛台。以前在革新街(旧称是教堂街)和工人文化宫背后都有,不知现在是否还有。
ChatGPT:
您提到的位于革新街和工人文化宫附近的教堂,俗称“喇嘛台”,主要指的是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和圣尼古拉教堂。
1.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革新街教堂)
• 位置: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44号,靠近果戈里大街与革新街的交汇处。
• 历史:该教堂建于1930年,1935年完工,原为东正教教堂,后改为天主教堂,现称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 现状:目前,该教堂保存完好,仍作为宗教场所使用,并被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2. 圣尼古拉教堂(工人文化宫附近)
• 位置:原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中心,即现在的红博广场一带。
• 历史: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900年,是哈尔滨最著名的东正教堂之一,俗称“喇嘛台”。
• 现状:该教堂于1966年被拆除,现已不复存在。
因此,革新街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目前仍然存在并使用中,而工人文化宫附近的圣尼古拉教堂已被拆除。
蓬草:
原来红军街和大直街交汇处也有一座教堂,全木制结构。
ChatGPT:
您提到的位于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的全木制教堂,是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这座教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以下是详细信息:
圣母领报教堂
• 建造背景:
该教堂建于20世纪初,约1902年,是哈尔滨早期东正教建筑之一。因其全木结构,被称为“木质东正教堂”的典范。
• 建筑特色:
采用俄罗斯传统木质建筑风格,所有构件由木材拼接而成,无钉无铆。教堂外观简洁朴素,屋顶呈洋葱头形,内部雕刻精美,富有宗教艺术气息。
• 历史命运:
教堂在20世纪中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改作他用,最终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拆除。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如今已无教堂踪迹。
• 文化意义:
圣母领报教堂不仅是宗教场所,也见证了哈尔滨城市早期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当时东正教徒重要的精神家园。
尽管教堂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历史与文化仍深刻地影响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参考哈尔滨的历史建筑资料或参观圣索菲亚教堂博物馆,那里可能会有相关文献和照片展示。
蓬草:
原来红军街和大直街交汇处也有一座教堂,全木制结构。
ChatGPT:
您提到的位于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的全木制教堂,是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这座教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以下是详细信息:
圣母领报教堂
• 建造背景:
该教堂建于20世纪初,约1902年,是哈尔滨早期东正教建筑之一。因其全木结构,被称为“木质东正教堂”的典范。
• 建筑特色:
采用俄罗斯传统木质建筑风格,所有构件由木材拼接而成,无钉无铆。教堂外观简洁朴素,屋顶呈洋葱头形,内部雕刻精美,富有宗教艺术气息。
• 历史命运:
教堂在20世纪中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改作他用,最终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拆除。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如今已无教堂踪迹。
• 文化意义:
圣母领报教堂不仅是宗教场所,也见证了哈尔滨城市早期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当时东正教徒重要的精神家园。
尽管教堂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历史与文化仍深刻地影响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参考哈尔滨的历史建筑资料或参观圣索菲亚教堂博物馆,那里可能会有相关文献和照片展示。
蓬草:
圣母领报教堂是在文革时的红卫兵运动中被拆除的,是为了铲除“封资修”而被消灭的。
ChatGPT:
是的,您提到的情况属实。哈尔滨的圣母领报教堂确实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的。文革时期,随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大量宗教建筑、历史遗迹被视为“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象征遭到破坏。
圣母领报教堂的命运
• 拆除背景:
在文革的激进政治环境下,宗教建筑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代表,遭到系统性拆除。圣母领报教堂作为哈尔滨著名的东正教堂,不幸列入了被拆除的名单。
• 教堂的消失:
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的木质结构教堂在红卫兵运动期间被彻底拆毁,教堂的建筑材料和装饰品随之散落无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因此损毁。
• 文化遗憾:
圣母领报教堂的消失是哈尔滨宗教建筑文化的一大损失,也见证了那段历史中对文化和艺术遗产的破坏。
哈尔滨其他教堂的类似命运
与圣母领报教堂一样,哈尔滨许多著名教堂如圣尼古拉教堂等,也在文革期间被拆除或改作他用,导致城市的多元文化印记受到重创。
虽然这些教堂已不复存在,但它们在哈尔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仍是研究和反思那段特殊历史的重要部分。


474

主题

402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81
贡献
4563
金钱
6939
发表于 2024-12-24 03: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前发表了,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三日。

写得感怀

点评

想着要过节,有点儿着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4 0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03: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4-12-24 03:04
提前发表了,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三日。

写得感怀

想着要过节,有点儿着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主题

279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1
贡献
3009
金钱
3942
发表于 2024-12-24 15: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面感很强,叔叔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点评

将近60年前的记忆了。那时的家离革新街的教堂很近,步行三四分钟就到。上学,买菜,找朋友玩儿,经常路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6 0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4

主题

5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646
贡献
61312
金钱
750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2-25 18: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旧时光,诗兄写的生动感怀,赞赏,祝圣诞快乐

点评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小时候没出过远门,并不觉得哈尔滨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后才感觉那时的哈尔滨有明显的异国情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6 04:12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6 04: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4-12-24 15:00
画面感很强,叔叔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将近60年前的记忆了。那时的家离革新街的教堂很近,步行三四分钟就到。上学,买菜,找朋友玩儿,经常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6 04: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24-12-25 18:52
怀念旧时光,诗兄写的生动感怀,赞赏,祝圣诞快乐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小时候没出过远门,并不觉得哈尔滨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后才感觉那时的哈尔滨有明显的异国情调。

点评

诗兄有机会多回来几次,让记忆更加清晰留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6 0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4

主题

5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646
贡献
61312
金钱
750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2-26 05: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4-12-26 04:12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小时候没出过远门,并不觉得哈尔滨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后才感觉那时的哈 ...

诗兄有机会多回来几次,让记忆更加清晰留存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6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东方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767
贡献
3526
金钱
5379
发表于 2025-1-3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你是从小在城里长大,我不知道红绿灯更别提教堂了,六岁从外婆家搬到我爸家感到长了见识,因为我爸家靠公路能等好久看到一辆车,那时看到车和空中的飞机都感觉很稀罕,有人说希望下辈子能投胎到城里去要饭,因为既能看到风景又有可能要到馒头,有一次我妈上街买3一个馒头给我和我弟各分一半,结果鸡太饿一下叨走了我弟的馒头,我弟大哭,我们一起追鸡"终于把馒头找回来了,于是我弟破涕为笑马上把馒头几口吞下肚就放心了

点评

这几个月为其它事情缠身,一直没来这里。 你的童年经历是我所没有。我在11岁之前是无忧无虑的,不为生存发愁。这首词描写的是11岁之前的记忆。从11岁起到16岁,生活在压抑之中,是忧郁的少年;从16岁到18岁,发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6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9:5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 发表于 2025-1-3 20:29
羡慕你是从小在城里长大,我不知道红绿灯更别提教堂了,六岁从外婆家搬到我爸家感到长了见识,因为我爸家靠 ...

这几个月为其它事情缠身,一直没来这里。
你的童年经历是我所没有。我在11岁之前是无忧无虑的,不为生存发愁。这首词描写的是11岁之前的记忆。从11岁起到16岁,生活在压抑之中,是忧郁的少年;从16岁到18岁,发现了读书的快乐,蜕变为孤独的书虫;从18岁到22岁,在田间劳作,幻想着未来能够上大学;22岁到31岁,赶上了最好的时光,心无旁骛,一心读书,只关心专业问题,以为不用再想社会问题。以后就是在美国生活。在美国才有过两段为生存而忧虑时光,每次5-6年的时间。熬过最后一段艰难时刻,也靠诗词帮忙。因为写诗,才感觉需要更宽广的视野。由此甚至改变了思维方式。到了40多岁,互联网兴起,能接触到各种信息,才回过头关心社会,重新体验到众生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552

帖子

55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2
贡献
1014
金钱
2710
发表于 2025-4-9 0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也想到在哈市郊区生活的短暂时间,五六十年代,那短暂的时间真是太美好了,无忧无虑的少年。

点评

我们大致是属于同一年龄段吧。六十年前半有,过两三年美好的时光,对小孩子更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10 0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552

帖子

55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2
贡献
1014
金钱
2710
发表于 2025-4-9 07: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腊月旧时光,无事围炉夜话长。晨梦触墙惊睡眼,清凉,回见冰花又满窗。
红日映眉霜,踏雪蹒跚印几行。路上朔风时细语,悠扬,耳畔钟声老教堂。
——————————
很见功夫,引发共鸣!

点评

谢谢!回想那段时光和经历,正值少不更事的年龄,所闻所见所行都很简单纯净。这算是简单纯净的诗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10 0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4-9 07:5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也想到在哈市郊区生活的短暂时间,五六十年代,那短暂的时间真是太 ...

我们大致是属于同一年龄段吧。六十年前半有,过两三年美好的时光,对小孩子更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2: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4-9 07:54
腊月旧时光,无事围炉夜话长。晨梦触墙惊睡眼,清凉,回见冰花又满窗。
红日映眉霜,踏雪蹒跚印几行。路上 ...

谢谢!回想那段时光和经历,正值少不更事的年龄,所闻所见所行都很简单纯净。这算是简单纯净的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