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2

说武,

[复制链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2-21 1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2-5 11:12 编辑

《说文》“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段注:武,迹也。此武
之别一義也。

楚庄王这个对武的主观解释赋予了“武”字较多的反战和正义的色彩。客观的中性的解释不是止息干戈和防止战争,因为它的初文里并没有标示战争的对象。见甲骨文“武”如下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九:武
未命名_副本.jpg


在甲骨文中,止这个字是有方向性的。三个脚趾所指向的就是前进的方向。所以甲骨文的武字,从足从戈。从字面上看是一只脚正在奔向武器(戈)。《春秋元命苞》:“武者。伐也。”朱芳圃释卜辞武:“戈,兵器;止,足趾,所以行走,象挥戈前进也。”所以武的本义是武装自己的意思,至于武装以后,可以是对外发动战争(讨伐),也可以是为保卫自己和敌人作战。这两个意义都不是武的本义,只能是引申义。我们常说北方为玄武,这个所谓玄武的本义就是黑色的武装,是龟壳的一种借代用法。

如果按照许慎的注解,“止戈为武”,那么这个武字就应该是一个会意字,但是在甲骨文里,它阐述了一件事:奔向武器,应该是一个会意(指事)字。

殷商有一个王谥号叫做武丁的,这个商王在执政期间曾經發動過很多次戰爭。據《竹書紀年》記載,武丁先後發動了伐鬼方并攻克鬼方,滅大彭和征豕韋的戰爭。武丁死後殷商人給他的諡號是武和丁。這就說明在殷商甲骨文時期“武”的本義並非以戈止武,而是發動戰爭。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兵器的总称,代表了“武”。因此,“武”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
既然武字如此重要,那么就有必要追溯武字的本义。尤为重要的是,每一个汉字的初始字形,代表当时社会对其内涵的普遍认知,因此解读出武字的本义,也有助于了解古人对“武”的定义。
甲骨文出土之后,武字真面目重现天日,人们发现古人对“武”存在重大误解,甲骨文中的“武”并非“止戈为武”,实际本意完全与之相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止戈为武”的来历
公元前597年,晋楚为争取郑国双方云集重兵,由于郑国突然向楚国投降,于是晋国前线主帅与副帅分为退兵与主战两派,互相争执不下。由于副帅先穀极力主战,主帅荀林父不敢退兵,就这样晋楚爆发了“邲之战”。
战争爆发后,荀林父面对楚军突袭,仓促之间下令渡河,利用黄河天险阻挡楚军,结果晋军为争夺船只自相残杀,又面临楚军不停的攻打,于是晋国遭遇一场空前的惨败。
战后,楚国大臣建议建立一座“京观”,以示纪念。但楚庄王认为:“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也就是说,楚庄王认为从武字的字形来看,是由“止”与“戈”组成的,“止”意为停止,因此止戈为武是停止战争。
“止戈为武”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异曲同工,都是表示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是为用武或用兵的最高境界,这一点深得古今文人的推崇。
但问题在于:古人创造“武”字时,是否真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其实基本不可能,甲骨文中的武字本义,与楚庄王的解读截然相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甲骨文“止”之本义
武字是由“止”与“戈”组成,戈字古今字形差异不大,代表的是兵器,争议的焦点是“止”,它真的是代表“停止”之意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小篆止字,由此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许慎认为,止字本义与草木之址有关,后来演化出“足”(脚)的意思。
甲骨文中的“止”有三指(见下图1-2),本义就是足趾。下图A更为明显,就是一只脚的图形,不过上面是三根脚趾。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许慎没能见到初始字形,所以对其起源作出了误判。
由于“止”本义是走路的“脚”,古人根据走路的目的地,引申为“至、到”之意,而到达目的地之后就不走了,于是才引申出“停止”之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之本义是征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释“武”字时,采用了楚庄王“止戈为武”的说法,认为“武”中之“止”代表停止。实际上,尽管止字的确有停止之意,但从甲骨文武字来看,“止”代表的却是行军之意,简而言之即是拿着武器行军。
甲骨文中的武字,上部是“戈”,下部是“止”,两者放在一起不难看到,这是代表拿着武器行军,运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战斗用武的气氛扑面而来,根本就与“止戈为武”毫无关系。
著名古文字学者于省吾说道:“武从戈,从止,本义是‘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动,‘止’即表示行动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从其他文字上也可以看到古人的逻辑,比如“王”是斧钺之形,“我”是手持大戉,背后的含义是掌握凶残武器,进而武力威慑者为“王”、为“我”,而不是仁义道德者为王之类。因此,“武”之本义不可能是“止戈为武”,而只可能是“出兵征伐”。
可见,楚庄王止戈为武之说,只是借题发挥,给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当时晋国国力强大,楚庄王达到目的后,也不敢过分挑衅晋国,因而给出一个“止戈为武”的漂亮理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之,止戈为武之说,虽然富有哲理,却与初始本意相悖。尤为重要的是,后世士大夫过分强调“止戈”,逃避战争行为,让中原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丧失勇武、不敢亮剑、怯于战争,从而留下了无数遗憾。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分“止戈为武”留下了无数深刻的教训,值得今天铭记。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战争还在不停地出现,因此我们不能只抱着“止戈为武”的思想,还要时刻具有武字初始本义——征伐的准备。
隋·虞世基《讲武赋》
    夫玩居常者,未可论匡济之功;应变通者,然后见帝王之略。何则?化有文质,进让殊风,世或浇淳,解张累务。虽复顺纪合符之后,望云就日之君,且修战于版泉,亦治兵于丹浦。是知文德武功,盖因时而并用,经邦创制,固与俗而推移。所以树鸿名,垂大训,拱揖百灵,包举六合,其唯圣人乎!

  鹑火之岁,皇上御宇之四年也。万物交泰,九有乂安,俗跻仁寿,民资日用。然而足食足兵,犹载怀于履薄;可久可大,尚懔乎于御朽。至如昆吾远赆,肃慎奇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贝胄雍弧之用,犀渠阙巩之殷,铸名剑于尚方,积雕戈于武库。熊罴百万,貔豹千群,利尽五材,威加四海。爰于农隙,有事春蒐,舍爵策动,观使臣之以礼,沮劝赏罚,乃示民以知禁。盛矣哉,信百王之不易,千载之一时也!昔上林从幸,相如于是颂德,长杨校猎,子云退而为赋。虽则体物缘情,不同年而语矣,英声茂实,盖可得而言焉。其辞曰:

  惟则天以稽古,统资始于群分。膺录图而出震,树司牧以为君。既济宽而济猛,亦乃武而乃文。北怨劳乎殷履,南伐盛于唐勋。彼周干与夏戚,粤可得而前闻。我大陈之创业,乃拨乱而为武。戡定艰难,平壹区宇。从喋喋之乐推,爰苍苍而再补。故累仁以积德,谅重规而袭矩。惟皇帝之休烈,体徇齐之睿哲。敷九畴而咸叙,奄四海而有截。既搜扬于帝难,又文思之安安。幽明请吏,俊乂在官。御璇玑而七政辨,朝玉帛而万国欢。昧旦丕显,未明思治。道藏往而知来,功参天而两地。运圣人之上德,尽生民之能事。于是礼畅乐和,刑清政肃。西暨析支,东渐蟠木。罄图谍而效祉,漏川泉而禔福。在灵贶而必臻,亦何思而不服。虽至治之隆平,犹戒国而强兵。选羽林于六郡,诏蹶张于五营。兼折冲而余勇,咸重义而轻生。遂乃因农隙以教民,在春蒐而习战。命司马以示法,帅掌固而清甸。导旬始以前驱,伏钩陈而后殿。抗鸟旌于析羽,饰鱼文于被练。尔乃革轩按辔,玉虬齐鞅。屯左矩以启行,击右钟而传响。交云罕之掩映,纷剑骑而来往。指摄提于斗极,洞阊阖之弘敞。跨玄武而东临,款黄山而北上。隐圆阙之迢递,届方泽之垲爽。于斯时也,青春晚候,朝阳明岫。日月光华,烟云吐秀。澄波澜于江海,静氛埃于宇宙。乘舆乃御太一之玉堂,授军令于紫房。蕴龙韬之妙算,誓武旅于戎场。锐金颜于庸蜀,躏铁骑于渔阳。彀神弩而持满,彏天弧而并张。曳虹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镗镗。八陈肃而成列,六军俨以相望。拒飞梯于萦带,耸楼车于武冈。或掉鞅而直指,乍交绥而弗伤。裁应变而蛇击,俄蹈厉以鹰扬。中小枝于戟刃,彻蹲札于甲裳。聊七纵于孟获,乃两擒于卡庄。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振川谷而横八表,荡海岳而耀三光。谅窈冥之不测,羌进退而难常。亦有投石扛鼎,超乘挟辀。冲冠耸剑,铁楯铜头。熊渠殆凶,武勇操牛。虽任鄙与贲、育,故无得而为仇。九攻既决,三略已周。鸣镯振响,风卷电收。于是勇爵班,金奏设,登元、凯而陪位,命方、邵而就列。三献式序,八音未阕。舞干戚而有豫,听鼓鞞而载悦。俾挟纩与投醪,咸忘躯而殉节。方席卷而横行,见王师之有征。登燕山而戮封豕,临瀚海而斩长鲸。望云亭而载跸,礼升中而告成。实皇王之神武,信荡荡而难名者也。

西郊讲武(以「顺时阅兵,俾民知战」为韵。) 北宋 · [url=]田锡[/url]

吾皇帝以品物咸宁,方隅砥平,当北阙之无事,幸西郊而讲兵。万乘天旋,按和鸾之节奏;六师鳞萃,分部伍以纵横。
盖以安不忘危,先王之训;理不忘乱,圣人所慎。虽宝祚之重熙,当昌朝之应运。《礼》称秋狝,法无爽于威加《易》贵师贞,动必遵于豫顺。
于是纶綍宣词,西郊戒期,中谒者传出兵之令,大司马陈讲武之仪,甸人奉职以奔走,军吏宵征而陆离。
观象于天,当太白垂芒之际;陈师于野,协金风肃物之时。
于是驾太一之帝车,出兑方之近甸,声容海荡以川振,扈从风驱而电转。宣传号令,若骊山之阅兵;分布陈行,比滇池之教战。百万之众,如虎如貔;三千被练,如熊如罴。或圆阵以右布,或方阵兮左施;或灵鼍以进矣,或金钲以却之。
喧喧阗阗,天地为之震荡;乍离乍合,山岳为之分披。睿武皇威,詟四夷而尽恐;军般兵勇,肃万里以咸知。
既而臣下山呼,天颜兑悦,罢鹅鹳之行伍,散鱼丽之布列。蚩尤扈跸以遵路,风后陪乘而中节。乃舍爵以赏赉,迨策勋于功烈。古称耀德,我则克己以虔恭;孰可去兵,我则以时而讲阅。
夫武有七德,修之于君;天生五材,用之于民。靖乱四方,必以武而底定;怀柔万国,必用文以经纶。是知武辅于文,若雷霆表昊穹之怒;文经于武,犹舟航济巨川之津。
宜乎仁君纂嗣于丕图,睿德方臻于至理。总兵三百万,括地万馀里。康济黎元,混同书轨。然《春秋》有阅兵之礼,仲尼垂教战之旨。
故神武耀乎区域,天威震乎遐迩。《书》云:「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360截图20241221200649905.jpg 360截图20241221200720798.jpg 360截图20241221200809599.jpg
捻断胡须,无片语只言。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22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25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30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34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35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10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04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20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2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3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44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0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07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1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1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2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3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4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3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60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922_副本.jpg 194252dp54424ypmyhyzqr.jpg 154457mm3z5ob3bizm0pmb.jpg.thumb.jpg
白山黑水
捻断胡须,无片语只言。
徒欲放弃,又心有不甘。
AI强大,作诗只是顷刻间。一首满江红,填闭几秒不新鲜。一阕莺啼序,洋洋洒洒现眼前。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卷起铺盖惧靠边。三国演义,红楼一梦,流传百载;昨日小说,今朝电视,故事缠绵。一夜间作家失业,编剧失联。豆包面世,AI登坛。无人驾驶,无人快递,成出不穷上前沿。机器人,机器狗,机器鹰,机器豹,荷枪实弹,战火硝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盛况空前。人类生存,举步维艰。生存压力,夜不能眠。喜也哉!忧也哉?世界一夜变了天。喜也好,忧也罢,AI一夜成了神仙。

徒欲放弃,又心有不甘。
AI强大,作诗只是顷刻间。一首满江红,填闭几秒不新鲜。一阕莺啼序,洋洋洒洒现眼前。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卷起铺盖惧靠边。三国演义,红楼一梦,流传百载;昨日小说,今朝电视,故事缠绵。一夜间作家失业,编剧失联。豆包面世,AI登坛。无人驾驶,无人快递,成出不穷上前沿。机器人,机器狗,机器鹰,机器豹,荷枪实弹,战火硝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盛况空前。人类生存,举步维艰。生存压力,夜不能眠。喜也哉!忧也哉?世界一夜变了天。喜也好,忧也罢,AI一夜成了神仙。


微信图片_20241221072547_副本.jpg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46

主题

274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51
贡献
2998
金钱
4418
发表于 2025-2-23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杜绝零回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2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翁 发表于 2025-2-23 09:02
欣赏,杜绝零回帖!!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