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开始,玄奘取经带回《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记录着“十六罗汉”,因此“十六罗汉”在当时特别兴盛。但到了宋代,苏轼笔下记录的已是“十八罗汉”。至今,中国人提的都是“十八罗汉”的概念。 可以肯定的是,“十八罗汉”是中国人创造的,但究竟从什么朝代开始出现,从哪里起源,一直没有可靠依据。 魏祝挺和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一同来到烟霞洞,记录内部的吴越国佛教造像情况。如今洞内的造像,保留下来的有十尊,三尊是明代复建,还有一尊门口的弥勒佛是1979年重塑的。 魏祝挺和黎毓馨走在阴暗的山洞里,冬季的石壁很干燥,没有水的反光,黎毓馨打开强光手电筒从侧面看去,随意一瞥居然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刻字,仔细再看,居然有八处从未发现过的吴越时期造像题记! 后来,魏祝挺和其他调查队员又来洞里勘察了不下十次,和现有的文献史料反复核对,最终确认烟霞洞内确有十八尊罗汉,并且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十八罗汉”造像实例。可以说,“十八罗汉”的起源,就在烟霞洞,就在吴越国时期。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