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
注册时间2021-2-25
威望558
金钱2885
贡献1813
金牌会员
 
威望- 558 点
贡献- 1813 次
金钱- 2885 枚
|
发表于 2024-12-31 14: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汪其一生,当然不是全盘否定。
其生长在书香门第,儒教熏陶颇深,有儒家思想。早期刺杀过清摄政王,追随孙中山参与同盟会、国民党。有过“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气。这可以肯定。
但其性格因为父母早逝,有柔软自卑心理。又在刺杀不果在监狱时,在封建官员“引导”下已经有了恐惧、犹疑之心,那些少年的雄心,已经被软弱代替。所以后来在日寇来犯之时,其逐渐接受了禽兽要求,一步步在汉奸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民族败类。
离开其性格本质,不顾中华之最大耻辱,远离最后结局,奢谈什么“精卫情结”,这是不顾实际不看历史的一厢情愿,是回避人物个性及其影响而只看几句豪言壮语的思维肤浅,更是对中华文化和人民大众情感的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