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准”------格律诗中存在准律句吗 准,有一个义项是“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如~尉。~将。~平原。~女婿。 ~尉,地位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 ~将,军衔低于少将高于上校的军官。 准的义项解释较粗糙,理解上易出歧义。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准是介于两者之间,倾向于后面名称的状态。准是一种游离状态,因此两者中间要有一游离层,没有游离层就不存在准。比如字与语素之间不存在准,词与短语之间也不存在准。再看以下的词语: ~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指在地壳长期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宽谷残丘相间近似于平原的地形。——丘陵与平原之间,或高原与平原之间,倾向于平原的为准平原。 ~女婿,即将成为女婿的意思。——男朋友与女婿之间,倾向于女婿的为准女婿。 还有准新娘,准丈母娘,准掌门等词语。 ~系统,说的并不是操作系统,而是指正规厂家出货,内部缺少一部分核心部件,其余部件皆齐全的笔记本电脑,只需要再装上缺少的部件,就是一部完整的机器,可以直接使用。——部件完整与缺少部件,倾向于完整的为准系统。 在诗词中,也有“准”系统的词语。王力归纳的古风式律诗,可以说是准律诗;入律的古风可以说是准古风。因为它们游离于古风与格律之间。 但是准拗句、准律句则是不科学的,是概念不清的表现,因为在句子上只有古风句和格律句两种;格律诗中只有合律句和不合律句两种。不存在游离于两种句型之外的第三种句型。 ~拗句。三平尾三仄尾。格律诗的句子中只存在合律的格律句和不合律的拗句两种。三平尾三仄尾以前也跟大家一样认为是拗句,但实际不是什么拗句,更不是什么~拗句。命名者大约认为三平尾三仄尾介于小拗与大拗之间,但不管哪种都是拗,用准字要用在是拗和不是拗之间才行,这种游离层不存在。 ~律句,很多专家学者把律句又分为标准律句和次标准律句(也称准律句)。准律句的认定,理论界分歧较大: 1.有人定为仄平平仄仄(●○○●●)及平仄仄平平(○●●○○)二式,也就是平平平仄仄及仄仄仄平平两式的第一字不合平仄(见雨梦《五言句式总例(修订版)》)。 2.B类句式中,B2(●○○●○)和B5(○○○●○)两种句式可以畅通无阻,不但可以当成“准律句”,而且可以当成“黑玉断续膏”这类的好药,专治A类病人。(《诗林学步十四拗救总论》) 3.“●●●○●”第三字拗,属于准律句,是可救可不救。(摘录网文) 4.孤仄调被视为准律句。在宋词里面,三言孤仄和四言孤仄〔特别是四言〕的应用率非常高,其中“平平|仄平|”的旋律点平仄相同,但出镜率丝毫不亚于其它典型律句,被视为很和谐的准律句。 ①三言:全平调、全仄调和孤平调是典型拗句,孤仄调是准律句;
②四言:全平调、全仄调、孤平调和双孤调是典型拗句,三一调是准拗句;孤仄调和一三调是准律句。(《什么是汉语古典诗词格律》未查到作者) 5.王力只承认平平仄平仄这种特拗。五拗六救(五六两处平仄换位,即(仄)仄平平仄平仄),被王力先生称为“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或“准律句”或“特拗”。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 ~律句,一是分歧太大,二是没有统一标准,三是在合格的律句和不合格的律句之间找不到游离层的句子,因为半合格半不合格便是不合格。因此~律句是不科学的称谓,王力对此没有把捏好。称特拗就行了。 有人这么说:“准律句和标律句同属标准律句。”这样说是错误的,是病句。标律句便是标准格律句,简称标准律句和标律句。那么这句话就是“准律句和标准律句同属标准律句。”第一,前后内容不能打等号,第二,准律句是接近标准律句的,但它毕竟是不标准的律句,这就等于说:“不大标准的律句和标准的律句同属标准律句。” 什么是律句?平仄246分明的句子就是律句。因此只有律句和非律句两种,非律句可称为拗句,因此也可说格律诗中有律句和拗句两种。1、2、3都是律句,4/5是非律句(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