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5|回复: 2

[鉴赏品评] 思无邪漫谈之三十六:我看《空村》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56

帖子

1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1
贡献
197
金钱
496
发表于 2024-12-14 15: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a 于 2024-12-26 10:38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三十六:我看《空村》

       有诗《空村》,为七律,诗曰:
        小小孤村近碧峰,楼空人去尽愁容。
        鹃啼风雨花成血,泪滴岩泉春到冬。
        此地无银三百两,前途有雾几千重。
        山家故事凭谁纪,问取祠边一老松。
        ——《空村》,绘出了一个偏远山村的荒寂面貌和所居这山村人家的辛劳以及施展无奈:大山之上一个孤零的老村,很多房屋都空着显得凌乱荒芜。尽管呕尽心血,终是泪眼时空。这里奇缺赖以致富的土地,前景象重雾一样令人迷茫。有谁见证?可以去问祠堂旁边那颗斑驳的老松树。
       之所以空村,是因为贫穷,在于所居之地为山区,与那“悬崖村"有共同点,没有多少可耕土地,又交通不便,为农为商都缺乏基本条件。
       之所以空村,当然是时代变了,所居村民在几代生活的山地上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眼见外面的世界变化更快、更多彩、更有用武之地,便带着忐忑和期望纷纷走出偏隅走出老村走向城市。
     《空村》,可以说是真实的记录了一个靠山孤村的现代境况,有时代感亦具典型性。
     《空村》,语言有特点,是诗家语更是自己的老练的表达,既不概念化老干式,又不泥古化所言费解。
       有析说:此诗二三联“逻辑不妥”,“对仗不当”,我以为不尽然。
       颔联两句,词语对仗不够严,但表意相承,无逻辑问题。
       出句“鹃啼风雨花成血”,是化典,表达的是村民们的辛劳(他们在风风雨雨中劳作象杜鹃啼血一样,所付出的心血染红了杜娟花)。次句“泪滴岩泉春到冬”,喟叹的是所付辛劳难以得到回报(惟有泪流从春到冬)。
       颈联两句,一句用典,一句比喻,虽所对欠妥,但表意递进。
       出句“此地无银三百两”,所用典既非用原意,亦非反其意而用之,只是借用了这个成语的字面之意,有几分幽默。它的意思是:这里非宜居宜生产之地,难以生财致富。对句“前途有雾几千重”,接首句,这样的地方自然前景迷茫。
       颔颈两联,逻辑很强,表达充分:
       人们曾经呕心沥血的劳作过,但惟剩苦涩的泪水面对时空;这里的土地难以生存,前面的路令人迷茫。这是之所以空村的原因所在,作者表达的现实感、概括性和说服力,都很强。
     
      《空村》,是一首在表达形式上略有瑕疵,在表意上逻辑严谨,在题材内容上富有时代感的可以再加工的可期望的好诗。
       如果说还要找不足,我倒希望,这是三年前的作品。
       如果是今年的诗作,在本诗中,最好在结转某一句,乐观的给读者们告知一下那些造成空村的人干什么去了。      
       空村不是坏事,当以乐观和时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变迁,这是乡村和社会发展显现的一种必然,其衰有因,图兴有路,此消彼长。人挪活,树挪死。一个不宜人居不宜发展的偏远之地,没办法给鹃啼的人们提供奋斗复兴的舞台,聪明的人们自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去寻找那些更合适的地方去奋斗,践“山海情”。         
   

       当时只在讨论作品,没有注意《空村》作者是谁,现在也无从查找,这里要抱歉没能标上其姓名 。
       (2023-05-01)
      






70

主题

156

帖子

1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1
贡献
197
金钱
49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2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是当时有会员对此诗对仗有否定,说不合逻辑。以为逻辑是有的,所以写出此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