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5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994
金钱8977
贡献6367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994 点
贡献- 6367 次
金钱- 8977 枚

|
《奇诗图谱》前言 蒋远翔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品繁多。从形式看,有诗、词、曲;从地位看,有正体诗和杂体诗;从手法看,更是千奇百态。最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它既可为诗、为词、为曲,也可为正体、为杂体,它依借于某种外在的图式来表达,这就是图形诗。
所谓图形诗,是一种用诗词的文字组成图案或在图案上将文字组成诗词,借以表情达意、展才增智、出奇益趣的特殊的诗歌形态。又因象迷宫一样,布满机关,故又叫“璇玑诗”。这种诗歌形态,它具有语言美、视觉美、趣味美的艺术特性,并以其独特形式,超迈的想象,瑰奇的手法,成为中国诗歌长河中、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最香艳的奇葩。
中国的图形诗,历史久远、图类繁多、手法多样、作品丰富。从汉代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肇始,晋苏若兰《璇玑图》的锐锋,至唐宋白居易、苏轼等推动发展而成熟,因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编辑而留青史。到了明代,众多的文人参入,或仿作,或新创,作品洋洋可观,也为清代的图形诗繁荣鼎盛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清代的图形诗,除留下了许多文人、无名氏零打碎敲的散作外,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文人才子的图诗专著。这些专著中,首推万树的《璇玑碎锦》,是后人模仿与创新的典范。其后万斯同的《回文诗》、张潮的《奚囊寸锦》、华彬的《兰湄幻墨》、李旸的《璇玑碎锦》等,它们构成了图形诗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汉语言文学的奇观,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超级的趣味诗歌文学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审美享受。
那么,对这宝贵精神财富,在超级的享受之后,我们又如何地继承和发扬呢?这里不得不先介绍下当代的“奇诗派”。
“奇诗派”是网络时代独树一帜的诗歌派别,是以网络为阵地,以奇诗怪词为对象,集收集、整理、研究、创作于一体的杂体诗流派。主要代表有:刚刚(许传刚江西)、对对(蒋远翔湖南)、小草儿(叶萌北京)、吟龙天骄(郭振东吉林)、姜祚正(湖北)、李凡(香港)、王大沐(上海旅美)、春江月(姜书荣北京)等。他们互称“怪友”,结诗社,办论坛,编书籍,挖掘整理、研究创作杂体诗。几年耕耘,成绩斐然,影响巨大。其中悲喜、苦乐、是非、成败,难以言表,他们的工作,一切化为许多令人喜悦的成果,而本编《奇诗图谱》只是这些成果中的一朵小花而已。
身为“奇诗派”的一员,我是怀着仰慕、敬畏的心来编《奇诗图谱》的,虽基于对图形诗的酷爱,但因图诗个体较多而异样,每每难以下手。我在08年编印了本《图形诗词类赏》,那是按图形诗的创作手法来分类的,虽然很不错了,但后来总觉留存遗憾,一则因条件所限,许多诗图未能选入,二则按手法归类,只偏重于欣赏。于是想啊,能不能按图形的样式来分类,为图形诗编个图谱,既对前人创作成果做个总结,又对今人依仿和创新有个借鉴?这就是我最初的动力。
大家知道,诗是吟的,词是填的,史上就有柳永“奉旨填词”的典故。而词一出现后便有词牌,有词牌,则有词律;有词律,当有词谱,清万树《钦定词谱》,当为词家宗依。清代还出现了《回文词谱》著作(抄本),今人许传刚(刚刚),编出更大的《回文词谱》一书,为回文词创作提供了谱依。那么,图形诗词以前有没有图谱可依呢?有一次不经意间在网上孔夫子旧书店发现了清抄本《廻文诗馀图谱》,让我激动不已,知道了古人原来早就做过这个工作了,尽管只是数量不多回文词的图谱而已,尽管我的《奇诗图谱》已经成型。后来又想,清代万树开创性的图诗专著《璇玑碎锦》,不也是一本璇玑图谱么!其后有多少人在模仿,在创新,把图形诗词创作推向高潮,走进繁荣。但万树的《璇玑碎锦》毕竟还不是谱书,而《廻文诗馀图谱》虽为图谱,可只限于回文词,加之谱数有限,为人少知,它们都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如今网络奇诗怪词创作如火如荼,图形诗词奇花异放,一本供人们参考的大型的齐备的图形诗谱书的编纂,就很有必要了。经过十几年的收集,五年的整理、编辑,便有了这本《奇诗图谱》,也算是我对奇诗、“奇诗派”的一点小小的贡献吧。更多的希望是图形诗藉此能得以继承和传扬,是目的,也是我的初衷。
《奇诗图谱》一书编成了,一部关于图形诗图谱的书。而所谓“锦”者,小也,巧也,美也,故借前人之意以入书名。那么,全书又是如何将近600幅不同的诗图分类编排的?又是按什么体例来介绍的呢?这是我以下要说明的。我曾与刚刚先生讨论过,认为图诗的手法就那么多,分类易;诗图多种多样,分类难。后来又想,万物皆有类,图样再多,还是可以分类的,只要找到分类的依据和角度。经过反复斟酌,本书综合诗图的内容、性质、形态等,将图谱分为五个大类:一、自然风物类,包括植物、动物、景物三小类;二、人文器具类,包括日用、工用、文用三小类;三、几何图案类,包括几何、构图、织锦三小类;四、文字形态类,包括字符、神智、其它三小类;五、其它杂象类,包括人体、建筑、杂汇三小类。每小类又分若干细类,这样通过三级分类,条理清楚,便于比较,参阅。
本书的体例,是以历史首先出现的诗图为例子,每一图谱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1、出处:以历史第一个为准,鉴定作者及出处。2、图形:简要说明诗图性质、构成、特点。3、诗体:指出本图的诗题、诗体、词牌及含诗歌数量。4、手法:分析诗词运用的的杂体元素、创作手法。5、读法:附加图中诗词的读法,以便破解。应该还要说明的几点是:(一)分类出现交叉或不合的情况,只好酌情处置,而难以入类者,皆归杂象之中。(二)仿作之图,除非有创新可嘉的,一般不做谱例,只附带说明。(三)图例所读出的诗限于篇幅,除篆体等难认的外,恕不附读内容。(四)或限于资料,漏例是肯定的,况将来之创新图在不断增加,增补有待来人了。(五)书后附录了些古代图形诗的资料,既是本书的参考,亦可供阅者参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江南,这日子,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编成这本《奇诗图谱谱》。尽管会有某种不足,但在写这前言之时,心情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而过去的艰难、辛苦、迷惘,又算得了什么呢!释怀了。书虽然不能出版,让更多的同好共赏,但我相信,心血,不会白费的,将来总有一天,它会化作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于文学百花园的花丛中。那时,自己不也会笑得像朵花么?——是的,一朵奇葩。2014年春 翔子于味斋
|
|